蔡禮旭 老師主講 第三個,「存心不善,風水無益」。所謂「命由我造,福自己求」,而福田是靠心耕,當我們念念善心,已經在積累自己的福分、功德了,所以莫向外求。現在的情況是不是這樣?經濟愈不好,算命的風氣就愈盛,甚至於現在很流行改名字,一改還不是一個人改,全家都改。所以現在人不懂道理,很可憐,花了一大堆錢沒什麼效果。而當他這樣花錢的時候,請問給了他下一代什麼樣的榜樣?迷信。六祖惠能大師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不離我們這一顆心,「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所以,我們從根本來經營生命,不要迷信、不要追求這些不實的東西。
其實外在物質確實會影響人的心理狀態,比方說,我們到了一個很亂的房間裡面,你的心情好不好?當然會受影響。但是當我們的心清淨,我們的心恭敬的時候,遇到這樣雜亂的環境,我們會怎麼樣?一定會動手把它弄整齊,那風水當然就隨著人心轉變過來。所以中國話講,「福地福人居」,因為福人居福地的時候,他的心跟一般人不一樣,他懂得惜福,懂得愛惜物品,希望生活能夠乾淨整潔,當然他一住進去整個環境就變掉了。所以風水也是動態的,命運也是動態的,光看我們如何去用心、如何去轉化。
第四個,「行止不端,讀書無益」。當孩子的言語、行為不端正,假如他《四書》都背起來了,會有什麼結果?相不相應?不相應。所以有個孩子他母親批評他,因為他書背很多,他馬上跟他母親講:媽媽,你有孔老夫子的「溫、良、恭、儉、讓」嗎?假如你沒有,你也沒資格說我。「行止不端,讀書無益」,書讀愈多愈傲慢,所以讀書的根本基礎在謙卑、在恭敬,一切的學問都從孝敬心中發芽,這兩個根不紮好,讀的書再多,禍患無窮。所以讀書的次第很重要, 林則徐 先生就求學問,也給了我們兩點非常中肯的勸告,第一個,一定要從孩子的生活行持當中去歷鍊,從生活行持,對長者、甚至於對所有萬物都應該恭敬,然後內化成他的存心。所以,第四點跟第五點都是讀書的正確態度。
第五點提到「心高氣傲,博學無益」,慢心一長,道業即失,所以我們也要觀察到孩子有沒有處處謙讓,處處謙卑,這個就很重要。在海口有個孩子,他也是很早以前也讀了兩、三年的經典,他母親在這些方面就特別謹慎叮嚀,這個孩子見到每個老師都是恭恭敬敬九十度鞠躬,也看得出來孩子這個鞠躬已經內化成他的存心。當他母親經典有什麼不會,都把他找過來,「來,這一段背給我聽」,當孩子背完以後,母親感謝他,他也是很謙恭說「不客氣」,不會產生傲慢。
有一次,我們幾個老師還有這個孩子一起到深圳去,我們去講課,這個孩子也去聽課。剛好有一盒餅乾,裡面有十塊,大家都分完以後還剩下一塊,剛好九個人分掉了。這個孩子吃完,本來在房間裡面,他覺得很好吃,他就走出來,他說:這個餅乾很好吃,還有沒有?我們就看著那塊餅乾,也都沒說話。這個孩子一看剩一塊,馬上趨向前來,把這個餅乾拿起來,然後走到我的面前,說到:這塊應該給 蔡 老師吃。然後他就進去了。第一個,孩子一點都不貪,第二個,他還知道餅乾要先拿給誰吃,他很會去了解到進退應對的分寸。所以說實在的,學中國文化絕對不會學呆,這些禮儀當中都讓孩子非常靈活,懂得怎麼樣去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