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佛道的落實, 您如何看待只有所謂的"證道"沒有所謂的"正道"呢?? 聽言:五教各領風騷. 世間的事情,充滿障眼法,世人凡眼借假修真. 修行的重心在於如何"定",不攀外緣與消除業障, 儒門:儒藏之教 孔子 存心養性 執中貫一 道門:道藏之教 老子 修心煉性 抱元守一 釋門:佛藏之教 釋迦牟尼佛 明心見性 萬法歸一 耶門:耶藏之教 耶穌基督 洗心移性 默禱親一 回門:回藏之教 穆罕默德 堅心定性 清真返一 ????:講義 ????? 光照心性 三體合ㄧ(本體、宇宙光明體、大日光明體) 彌勒古佛云:有道無德-難證果;有德無道-難超凡;有功無果-易生魔,有果無功-難圓融。古聖云:三花聚頂,必得先三綱完備;五氣朝元,心得先五常、五倫俱全。 修行的重心在於如何"定",不攀外緣與消除業障, 每個教主都有方法,有人遵守"三綱五常"得定,有人"禱告"得定,有人"六度"得定,教主的道路方法無非經驗而得證,那麼依教奉行,得定之日,假以時日。所以如何修行,我想在於如何 定 。無須多言。以上是我的主觀,希望有用。
惜福收集到的戒定慧,參考參考 三綱五常 三從四德... ...戒 定 慧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 ...戒 定 慧 八 正 道... ... ... ....戒 定 慧 六度波羅蜜... ... ... ..戒 定 慧 禱告... ... ... ... ....戒 定 慧 【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
網友 李鴻昌:那麼,什麼才是定呢?
惜福: 這個你先別問,當你定了之後,再來下一次程序動作,因為到時候你自然會大覺而大定。會有對照,故而 你會明白的。有假是因為有了真,
網友 李鴻昌:如果不知道什麼是定,還可以修行如何定嗎?
惜福: 是我要定,不是祖師要定,因為祖師已證,所以祖師有道路方法,我與祖師的覺性與定力是平等的,當我定了,我就明白祖師的用意了.
@慧廣法師出書以及上市要護持佛法,惜福有感而發作了以上,慧廣法師認為吾不適當,故而 刪除。
惜福: 如果慧廣法師真的知道何謂:不適當,惜福就安心了,未證言證,少說為妙,以免吾,誤人子弟,可別心虛,我說的是吾。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