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祝你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是2005年的電影,刻意使用灰階的畫面,呈現出濃濃的歷史感。在這部電影中,主要是描述艾德華‧蒙洛(Edward R. Murrow)於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面對面》(See It Now)節目中評論時政,以堅定的新聞信念對抗「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
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又被稱作「白色恐怖」,是從英文的「White Terror」翻譯而來的。「白色」代表著「保守」及「反動」,其名稱源自於法國「波旁王朝」(House of Bourbon)。當時路易十八在復辟之後和其弟夏爾十世整肅異己、廢除了許多傾向於「自由主義」(Liberalism)的政策,最後在1830年推行一項鎮壓法令時引發叛亂,史稱「七月革命」。由於該王朝的徽章為白百合,從此這種恐怖統治便被稱作「白色恐怖」,指掌權者「運用國家機器中的直接暴力手段,針對反抗現有體制的革命或革新勢力,所進行的超制度的摧毀行為。」
1950年代初,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Raymond McCarthy)煽起一場美國全國性反共「十字軍運動」。他原在威斯康辛州擔任律師,1942年任巡迴法院法官,1946年被選為參議員,1952年連選連任。他任職參議員期間,大肆渲染共產黨侵入政府和輿論界,促使成立「非美調查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Un-American Activities),在文藝界和政府部門煽動人們互相揭發,許多著名人士如演員查理·卓別林和「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等都受到迫害,被指控為向蘇聯透露機密和為蘇聯充當間諜。
當時的氛圍是聞赤色變:《這就是明天嗎?共產主義下的美國!》(Is This Tomorrow? America Under Communism!)—一本1947年出版的漫畫書,向民眾鼓吹共產黨掌權後的「恐怖」;他在1950年2月,公開指責有205名共產黨人混入美國國務院,但未能提供任何具體的人姓名;同年6月,一個開列黑名單的團體發表了《赤色頻道:共產黨在廣播電視中的影響的報告》(Red Channels: The Report of Communist Influence in Radio And Television)—列出了150多位廣播電視僱員的名單,建議不要相信他們是忠誠的美國人;聯邦調查局逼迫紐約市攝影聯盟解散…。隨著開列黑名單成為尋常做法,出於恐懼和怯懦,做忠誠宣誓之風盛行一時,甚影響到了大學校園。同時《時代雜誌》、《生活雜誌》、《芝加哥論壇報》以及赫斯特國際集團一些報刊也大肆鼓噪「赤色」問題。
1953年,德懷特·艾森豪擔任總統,麥卡錫與共和黨領導人決裂。1953年6月19日,科學家朱利葉斯與艾瑟爾·羅森堡夫婦為此被判上電椅死刑,造成了美國的白色恐怖。在廣播電視、電影和廣告業內,很多人屈從壓力同意將某些作家、演員、製片人和導演列入黑名單,只因有人指稱他們跟共產主義有「某種關聯」。根據20世紀末解密的文件,其時控制演員工會的隆納·雷根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並威脅華特·迪士尼也揭發迫害部分演員。1954年,他指控軍隊和政府官員從事顛覆活動,為此舉行了長達36天的聽證會,同時向全國進行電視直播。美國國內外的輿論開始指責他是「蠱惑民心的煽動家」。1954年8月的一項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只有36%的民眾對麥卡錫有「好感」。1954年11月,美國中期選舉,共和黨失去參議院的多數,麥卡錫被免去非美調查委員會主席的職務。1954年12月2日,參議院以67票對22票通過決議,正式譴責麥卡錫「違反參議院傳統」的行為,從而結束了「麥卡錫主義時代」。
卡錫主義結束了,但如同納粹主義的幽靈,總是肆機而作。例如ACTA(全美董事暨校友協會)就在911事件發生後不久公布了一份報告,點名許多批評美國的教授,隨即被指為「反恐戰爭中的新麥卡錫主義」。他們在受到輿論的壓力之後刪除了這些姓名。此外,社會上也有更多的事件與現象,極需要媒體的報導來加以披露,使其得到大眾的公評。媒體不僅僅只是傳達消息而已,同時也使得公眾更加關心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因此報導時的公正與客觀是不容忽視的。
(改寫自網路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