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28565
 su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詼諧中全是道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力負擔的奢華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做自己」是成功的理由 不是失
作者: su 日期: 2012.11.21  天氣:  心情:
2011王者大獎入圍者:王堅志



商業週刊的商周茶館最近11/13有關小志的報載:



「做自己」是成功的理由 不是失敗的藉口

·



▲福彰汽車新車銷售部經理王堅志(攝影者.楊文財)



與久違的友人午餐,保險業務不是個容易上手的工作,面對幾個月來業績低檔,友人倒淡定自得:「我很不愛做業務那套,什麼一頓飯就讓對方牢記你一輩子,在名片背後小抄客戶紅酒嗜好家族圖譜,以便下回見面便讓人覺得你揪甘心的招數…,說實在,我只想做自己。」......友人吸一大口氣,緩緩說道。



「做業務VS.做自己」喝完餐後咖啡互道珍重,回辦公室的路上,我腦中浮起這一組命題。



當然,這組命題也可以是「做記者VS.做自己」,或者「做官員VS.做自己」等,但之所以特別對「做業務VS.做自己」有感,主要是參與了今年的《商業周刊》「王者大獎」選拔作業,全程聆聽汽車業、房地產業和保險業,共十三位入圍決選的超級業務員,說自己如何攻上業務生涯頂峰的故事。



保險業的富邦人壽謝佳芳,是我印象極深刻的一位參賽者,特別是聽她談,為什麼走進保險這一行?原因不複雜,完全出自她生性膽小。



謝佳芳說,從小,自己就是個見蟑螂螞蟻都怕的孩子,小學時,母親去日本批布做生意,前一晚她擔心母親飛行安危,半夜睡不著覺爬到頂樓陽台求天公保庇,因此,長大之後,對於任何能避去風險的事,她不只感興趣,更有常人沒有的熱情,加上數字能力不錯,「保險這一行,是再適合我不過的完美行業」。



也就是說,別人看來在「做業務」,但謝佳芳其實只是在「做自己」。

摘下本屆「王者大獎」汽車業得主,賣福特汽車的福彰汽車王堅志,是另一個想做好自己,成為頂尖業務人才的例子。



「十歲以前我老是考全班最後一名,您不在意我的成績,只要我當個正直的人,凡事相信上帝。二十歲之前,當我成為您煩惱的泉源,白髮是我送給您的禮物,您不在意,總是鼓勵我繼續當一個正直的人,凡事相信上帝。三十歲之後,當客戶和朋友知道我是一個正直與可信任的人,所以大家都向我買車,我拿下從小到大最渴望拿到的第一名…」



這段話是王堅志上台領獎時,對天上母親說的謝詞,台下的我流下入戲的眼淚,被打動的,是一個母親給了孩子「做自己」的寬容與相信,帶來的正面力量。



也是關於談「做自己」。2008年6月,因為製作專題,採訪了《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先生

問黎:你最希望跟孩子分享那一個價值觀?黎答:最重要是做自己,...他不會做自己,就是最大的失敗。每個人只有在做自己的時候,才能為自己負責任,為自己負責任,你才懂得做人。



說實在,聽不同人談一樣的「做自己」三個字,我是越聽越疑惑。

黎的「做自己」論點非常具說服力,我完全認同,但令人困惑的是,若說「做自己」該擺第一,那麼,友人「只想做自己」的心情,當然也應該優先於「做業務」。



不過,話又說回來,為什麼對頂尖超業來說,「做業務」的同時卻又是在「做自己」呢?



似乎,有人因為認真「做自己」,所以職涯成功攀高峰;有人則是因罩上「做自己」這個保護膜,趨樂避苦消磨歲月。「做自己」這道命題,實在弔詭,該怎解好?



讀完了提出「破壞式創新」理論的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汀生,最新力作《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天下文化出版),我終於找到答案,原來,「做自己」根本是一個偽命題。



克里斯汀生教授說,「當我們走完人生,與上帝見面時,祂不會問我們在事業爬到多高,或者在這世上留了多少錢」「在你擅長的領域成功,這也不是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標準」「上帝是依我用祂給的天賦,幫助了多少人,幫他們變成更好的人,來衡量我的人生」「我不再只想到自己,而把焦點移到幫別人解決問題。結果,我終於可以擺脫沮喪,重新嚐到快樂的滋味。」



如果,妳╱你依舊不能忘情於「做自己」,那麼,經歷癌症、心臟病,以及中風煎熬考驗的這位西方管理學界創新大師,他的TED精采演講,錯過可惜。
標籤:
瀏覽次數:118    人氣指數:1418    累積鼓勵:65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詼諧中全是道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無力負擔的奢華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