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070935
 Prinz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神鵰俠侶之東方不敗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夢中毒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最嚮往的年代 (散文小品)
作者: Prinz 日期: 2012.04.20  天氣:  心情:

 


我最嚮往的時代是春秋。春秋也就是東周的前半段,前面是西周,後面是戰國,是一個從大致穩定的局面演變成天下大亂的過渡時期。


春秋大約是「禮樂崩壞」的開始,人們開始不守規矩了。武王伐紂推翻了殷商政權,周公制禮作樂,企圖用森嚴的等級制度規範人心,讓每個人都安分守己的待在自己的崗位。起初做得還不錯,王、諸侯、卿大夫、士人、國人(小市民)、野人(鄉下人),大家都清楚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位置上恪盡本份,所謂「名不正言不順」,連說句話都要講究階級身分。這樣做有個好處,就是安定、穩固,在安穩中求發展,所以相較於殷商在經濟文化上都有很好的進步。這是周禮的貢獻。


然而安定久了也有壞處,就是許多沉痾積習難以改革,政治社會文化都漸漸的僵化了,貴族的活力下降,生活作風腐敗,老百姓當中的能人又難以出頭,因此這套制度漸漸就不合時宜了。


其實破壞禮樂階級制度還是貴族們帶的頭。自從周王東遷後實力漸漸衰微,有些胳臂比較粗的大諸侯開始不守本分,例如鄭國,居然敢與王師對戰,居然還打贏了。還有人「問鼎」甚麼的。這些都讓孔子感到痛心疾首。


孔子是最講究禮教的。所謂仁義禮智信等等美德,其實都是說給貴族聽的。孔子所說的君子、小人不是我們現在所認知的「道德」意義,而是「身分」區別。所謂君子指的就是貴族,包括王、諸侯、卿大夫這幫人,而小人就是一般百姓。因為貴族們不事生產,有時間有經濟能力可以多才多藝,搞修身齊家、搞禮儀、搞政治,所以必須特別講究仁義禮智。小人就是一般百姓,最重要的就是填飽肚子,比較重視利益,重視物質追求。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是階級特性使然,不完全是道德問題。


比方當時貴族最喜歡配戴的裝飾品是「玉」,而不是金銀珠寶,所以玉代表君子。小人是不配擁有玉的,無論你再有錢也不行。這也說明「君子」代表的是身分的品味與格調。比方說,卞和挖到和氏璧幹嘛非要獻給楚王不可?被砍了腳也不死心好像神經病似的,我小時候讀這段一直不明白,後來我才懂了原來他不獻給貴族也賣不掉啊!平民布衣就算再有錢你買了玉也沒用。


但是春秋時代的階級規範開始鬆動了,於是君子也開始不講仁義道德,開始講究「功利主義」。比如法家就是一個代表。法家重視事功,不論階級,只要有才有能即使出身布衣也能成為卿相,平民有機會翻身。呂不韋就是個典型例子。後來秦國就是用這一套吸引了六國賢能之士共同建設強大的秦國,終於成就統一天下的帝業。


到後來,秦漢以後階級更加混亂,科舉制度讓出身卑微滿腦子當官發財的猥瑣鼠輩也有機會置身廟堂,與貴族共論國事,因此貴族也開始逐利也喜歡蒐刮黃金白銀,於是君子小人的概念也就漸漸與身分區隔分道揚鑣了。


 


如果不論現今的民主時代,中國歷史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面兩千年是「封建時代」;後面兩千年,從秦始皇統一天下開始到宣統退位是「帝王專制時代」。當然這不是截然區分的,漢朝初年其實也有分封諸王,到了漢末群雄割據也還有一點諸侯國的味道,一直到宋朝才徹底中央集權,到明朝專制統治的力道達到最高峰。歷史都是漸進的,只是大致上秦以後中國的政體是以中央政府,也就是皇帝的一元統治為主,與秦朝以前的封建制度有本質上的區別。


所謂的封建,意思就是國王將國家分割為許多塊,封給許多諸侯,本質上,「天下」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概念,大概有點像「邦聯」吧!就是許多國家的結盟。以美國為例,美國是個統一國家,她是「聯邦國」而不是邦聯,雖然各州有其自治的權力,但聯邦政府還是可以管轄到美國的每一寸國土,每個人都得給聯邦政府繳稅,各州的「諸侯」也屬於聯邦的一份子。這不是封建制。


在封建體制下各國都是獨立的,如果你是楚人,絕不會自稱「周人」。本質上,周天子與各國諸侯都是國王,只是大哥與小弟的區別。周天子是大哥(盟主),小弟們對大哥有朝貢和派兵支援的義務。比方周幽王被犬戎揍了,各諸侯就有義務派兵援助,不派兵不援助就違背了「禮」,就無禮了。周幽王能不能直接派個將軍去齊國,調動齊國的軍隊開赴戰場呢?這是做不到的,也不合「禮」。因為齊國的部隊只能聽齊國國君的命令,而美國總統要在德州徵兵去阿富汗打仗,完全不必問德州州長同不同意。


那時天下的領土不是周天子一個人的,他已經「裂土」分封給了諸侯,他自己只剩下一塊小小的王畿;大哥還是大哥,只不過大哥窮了還得看兄弟們的臉色做人。兄弟們給面子就「尊王攘夷」;要是不給面子那就王室凌夷了。


春秋時代也不只是諸侯不給王面子,卿大夫也同樣不給諸侯面子,大概是有樣學樣吧!就像父母不孝敬爺爺,兒子也不會孝順老子。春秋時代經常發生卿大夫侵蝕諸侯的案例,例如魯國的三桓,居然組織了「八佾舞」的歌舞團在家搞娛樂,非常僭越。因為八佾舞是諸侯專用的,大夫最多只能六佾。又比方鄭國的「七穆」、齊國後來也被田氏所奪、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都是例子。孔子說:「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現代人糊里糊塗,在祭孔的時候也用上八佾舞,這不是陷孔子於不義嗎?


這種情形類似日本人說的「下剋上」。因為諸侯也像周王一樣,將領土分封給卿大夫,一層一層往下封,所以大夫有大夫的領土,在「大夫國」(封邑)之內諸侯也管不著,大夫有自己的兵馬和莊園,自給自足。所以卿大夫也具有雙重身分,一方面是諸侯的家臣輔佐諸侯,負責處理諸侯國小朝廷的政務;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封邑的君主,自產自銷,呈現半獨立的狀態。


春秋是一個奇妙的時代,一方面禮樂崩壞,另方面又維持著封建的體制。這種特殊生態環境成為春秋時代百花齊放的溫床。因為沒有強大的統治力,王管不住諸侯,諸侯也管不了卿大夫,士人國人也沒有強烈的愛國思想,在本國不得志就跑去外國,有點像最近流行的「液態族」,流動性高。甚至也有像百里奚這樣流動了好幾個國家到了七十歲才拜相封侯的。


春秋人無論在思想還是個性上都十分獨立自由,豪邁奔放,沒有一言堂,各國依其需要和風土民情採用不同的治國方式,選擇不同的學說與策略。直到今天,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基本因素幾乎都是在春秋時代形成的,唯一在漢唐逐漸成形的佛家,基本上還是外來思想。為甚麼秦以後兩千年中國不能形成本土的新思想呢?很大的原因就是帝王專制取代了封建制度。


在君主專制下,天下只有一國,海內只見一人,皇上的手可以伸到每個人的口袋裡掏錢。朝廷尊儒則全國學儒,朝廷重法則全國尚法,誰不聽話誰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在皇權統治之下,文武百官沒有自己的封地,全都用來輔佐皇上的官僚;百官沒有實力,只能領朝廷的俸祿不能自給自足,因此必須聽命行事,漸漸就養成奴才性格。就像周潤發對周杰倫說的:「朕不給的,你不能搶!」須知普天之下,就連一根毛的所有權也是皇上的。


好比小孩子沒有謀生能力必須靠爸媽給零用錢,所以得看爸媽的臉色做人;長大了有了固定收入,才開始有獨立人格。正所謂「吃飽飯的人才有力氣講尊嚴」。如果不想當兒子或奴才,不願意仰賴朝廷的餵食,你就必須擁有自己的「地盤」,也就是經濟來源和軍隊。在君主專制時代,擁有自己的財政與軍隊被稱之為「大逆不道」,可以稱為「亂臣賊子」,無論在道德上還是法理上都可以正當的加以剷除。例如韓信、司馬懿、安祿山、吳三桂、張學良等等。


亂臣賊子是當不久的,要不就自己(或兒子)當皇帝,要不就死。大多數的中國人不想當皇帝也不想死,就只好當奴才了。一個奴才怎麼可能有奔放的思想呢?所以兩千年下來,中國的讀書人滿腦子只有一個忠君愛國,只有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的殘廢道德。


春秋人也強調忠義,有許多復仇的故事可以參考。但春秋人的忠是有條件的,君對臣有義,臣對君才盡忠,一個不仁不義的君主很容易被底下人幹掉。春秋時代「弒君」的風氣雖然還不至於到家常便飯的程度,也經常發生不足為奇。比方楚國的伍子胥因為父兄被楚王屈殺,因此投奔吳國借兵報仇。勾結外國勢力打擊自己的祖國,當時沒有人說他不忠,反而大大稱讚他是條好漢,千古傳揚。孔子雖然是魯國的公務員,只因為在自己國內得不到重用就周遊列國到處求官,在當時的觀念也是很自然的事。管仲本來是公子糾的人馬,後來公子小白打贏了他就投奔小白麾下,也沒人說他失節。總之這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年代,人與人之間必須互相尊重平等對待,只要你對我好,就是吞炭毀容把命都豁出去也要為你報仇,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要是對我不好,當場拔刀子血濺三尺甚麼活都幹得出來。


春秋人是很激烈昂揚的,敢愛敢恨,不像後世專制時代的人,個個都病懨懨有氣無力。我說的不是體力,是指文化上情感上的生命力。春秋人也比較純真率直,講究仁義道德的就是真心的講究仁義道德,不做表面工夫。像宋襄公這樣的人後世都當他是白癡傻蛋,可《春秋》還是將他尊為「五霸」之一,反而在泓水之戰打敗他的楚成王沒能成為霸主。


晉國有個大臣叫慶鄭,他勸阻晉惠公不要攻打秦國,可是晉惠公不但不聽還御駕親征,沒想到開打沒多久戰車就翻了。他摔在泥坑裡大叫慶鄭來救駕,慶鄭不甩他自個兒跑了,意思是誰教你不聽我的話,活該。結果晉惠公就被秦兵活逮到秦國,差點兒被宰掉。後來秦穆公打算把晉惠公放回國,有人就勸慶鄭趕快開溜吧,慶鄭卻說:我見到主公摔車卻不去救是犯了大罪,應該接受制裁的。於是就乖乖坐著等晉惠公回國,晉惠公也不負眾望把慶鄭殺了。像這類堅持原則幾乎到白癡的例子在春秋時代比比皆是,用奇使詐、背信棄義的反而是例外。


專制時代以後,人心變得詭詐了,各種陰謀狡獪、爾虞我詐變成做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因為在專制時代沒有獨立的封邑與世襲爵位可以倚仗,想要出人頭地必須各憑本事。如果是賢君在位,那麼就看誰的才能出眾;要是昏君在位佞臣當道,那就看誰比較懂得逢迎拍馬、結黨營私。無論如何不聰明點兒是不行的,中國人的文化性格在這兩千年變得機巧詭詐、富於彈性,說好聽點───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智慧。


其實這並不是中國人原初的性格,前面兩千年的封建社會(包括夏商的部落社會),人心是質樸的,即使是壞蛋也壞得很直接。戰國時代有個人叫龐涓,他有個同學叫孫臏,本事大,龐涓忌妒他於是把他抓來砍斷雙腳。這人是夠壞了。但同一個典故到了明代的小說《東周列國志》,變成龐涓為了得到「孫子兵法」才陷害孫臏,孫臏被砍腳後他還假仁假義的把孫臏接回家,讓孫臏給自己抄寫孫子兵法。這就反映了明朝人的腦筋比起戰國時代更加陰險詭詐。


文藝作品總是反映一個時代的風氣。去年大陸拍了一部電影《戰國》,也是講孫臏龐涓鬥智的故事,卻把龐涓演成了好人,說他陷害孫臏奪取兵法是為了用武力平定六國,一統江湖才能天下太平。這也同樣反映現今大陸的主流思想,就是從張藝謀的《英雄》以來的一整個貧乏無聊,總覺得統一比分裂好,為了將百姓從水深火熱的戰亂中救出來,多殺些人多滅些國也是可以諒解的,這才叫識大體。膚淺哪!整個反映大陸的流行文化被「和諧」到甚麼程度。


扯遠了。總之,春秋時代是一個燦爛的年代,政治上沒有皇權專制,社會上沒有思想箝制,人們愛恨強烈,剛毅質樸,貴族還沒有徹底腐化,布衣也還不至於唯利是圖。在春秋時代形成的百家之言,到了君主專制時代幾乎都喪失了純粹性,各家學說都走了偏鋒,成了不堪的旁門左道。例如儒家,孔孟的儒家追求的是統治階級的內在修為與仁義道德,對外要以德服眾、王天下;而後世歷朝歷代表面上似乎也都尊崇儒學,甚至成了科舉的官方考試項目,然而實質上「儒家」轉化成「儒術」,忠孝節義只是方便統治者對臣民洗腦之用,把人民洗得服服貼貼。人與人之間講究的不再是儒家的溫文爾雅,反而用道德綑綁,用禮教殺人,甚至表面上滿嘴仁義道德私底下男盜女娼,四書五經純粹是考試用書罷了。


又例如道家講究個人的靈性自由,追求無為與自然,當然不利於專制統治,因此逐漸流於「黃老治術」、「清談」、「道教」等旁門左道,喪失了精髓只剩下糟粕。


黃老治術說穿了就是一種奸偽詐術,比起春求戰國明刀明槍的爭霸,心機更重城府更深,講求迂迴、偽裝、耍手段、操縱權謀玩弄人心。而清談只是失意文人抽象玄虛的文字遊戲,道教更是愚蠢的迷信,連老莊的皮毛都談不上了。


除了儒道兩家的墮落之外,其他各大品牌也幾乎沒甚麼好下場。在春秋戰國顯赫一時的墨家,其後代末流成了遊俠、祕密結社、暴力團等思想內容空洞貧乏之物;名家的邏輯學在不重視獨立思考的風氣下斷絕了;縱橫家因著天下統一失去了縱橫國際的舞台;農家只留下了幾個象徵性的儀式;小說家在官方一言堂的壓力下也幾乎失去了生存空間,兩千年下來只有少許著作且層次不高。


真正被發揚光大的恐怕只有法家與陰陽家吧!法家的法、術、勢,都是帝王統治的利器,歷代王朝雖然不放在嘴邊卻無一不切實遵行甚至在技術上改良增進。很多人把法家和現代西方傳來的「法治」混為一談,其實是完全兩碼事,說中國傳統重人治不重法治是對的,但這個人治的「治」,卻都是法家之治,也就是絞盡腦汁用盡手段增加皇上的權威,鞏固皇權的威嚴。傳統中鐵面無私的代表是「包公」,包公連駙馬爺的腦袋都敢鍘,他憑甚麼這樣牛逼?是基於憲法對於司法官的身分保障?還是法律在人民心目中的公信力?都不是,只因為包公背後有皇上給他撐腰。那麼皇上幹嘛給他撐腰呢?你想嘛,包公連駙馬都敢鍘,滿朝文武誰敢輕舉妄動?誰敢不服服貼貼的安分守己?這樣皇權的意志才能得到貫徹,皇上的地位才能穩固,這就是法家的終極目標───「民免而無恥」。可以說包公作為一名「酷吏」完全是法家的產物,與近代法治思想無關。


至於陰陽家我就不多談了,舉凡你看得到的一切迷信除了西方傳來的玩意兒幾乎都是陰陽家與道家末流雜交繁殖的後代。


 


再談幾個封建制度的優點。


封建制最大的好處是保留地方文化發展的空間。春秋戰國時代,各國有其自己的文化傾向與風氣,例如齊國的開放、魯國的禮儀、秦國的剽悍、楚國的浪漫,這些地方性格彼此各自發展又相互衝擊、融會,產生多采多姿的社會面貌與人文思潮,這樣的社會充滿了生命力。


中國在近代落後於西方,有些人以為是清朝閉關自守造成的,十八世紀以前中國還是優於西方。這只是流於表面的觀察,大謬矣!中國人落後的根苗從秦朝就已經開始種下了。歐洲直到今天還是各國分立的局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與特殊文化,沒有大一統的帝國來加以制約,各自發展出不同的可能性。所謂「書同文、車同軌」才是文化發展的阻礙。假設當年羅馬帝國統一全歐洲直到今天,西方人絕對搞不出工業革命的。


再舉近一點的例子,日本。這個小島國原本也跟咱們一樣落後,被黑船和洋槍火炮蹂躪,然而人家只花三十年的明治維新就迎頭趕上,與歐美列強比肩成為第一等強國。為甚麼日本能中國不能?中國直到今天還沒追上了日本,更別說歐美列強。要細細地談這其中原因,三天三夜也說不完,但我覺得日本的封建制度絕對是個重要因素。


日本的歷史比我們短,大約只有兩千年,而且幾乎一直都是封建體制。前半段也就是在平安朝以前,日本天皇就沒有真正實施過直接統治,也就是直接任命各地方官建立統一的地方官制。如同周朝的統治,日本天皇把土地封給有功的大臣,大臣一方面在朝廷當官,另一方面又將自己的封地和莊園委託給地方豪族管理。這些地方豪族(也就是武士)擁有自己的武裝勢力,只要按時向中央進貢,向領主進貢,就能保有充分的自治權,世世代代承襲下來形成許多的「籓國」。後來這些籓國的勢力愈來愈大,愈來愈獨立,甚至架空了中央的朝廷,就像春秋戰國諸侯壯大而周天子式微,日本天皇也變成周天子那樣純粹的裝飾品。後半段將近一千年的幕府時期簡直就是春秋時代的翻版,幕府將軍就像春秋五霸;無論是鎌倉或者江戶,霸主平定天下並不像秦始皇那樣消滅諸國,而是共存共榮各籓自治。那時候的籓國差不多就是一個縣的大小,有的比縣還小,由幾百個大名(諸侯)一起治理天下。這樣的封建日本一直維持到明治維新才變成中央集權。


一旦中央集權就是悲劇的開始,而這場悲劇一直演到1945年被人砸兩顆原子彈才結束。


封建的日本始終保持旺盛的活力,即使在物質上她跟中國一樣落後,一旦面對變局卻能立刻反應尋求出路,整個社會與文化都能夠立刻「動」起來。好比一個人全身的細胞都是活的,拿針戳一下屁股整個人都跳起來。反觀中國這個龐大帝國,快被人拿刀捅死了還不會動,長達兩千年帝王專制的結果,就是紫禁城裡那個老巫婆不死,四萬萬中國人都動不了。


 


再進一步觀察,甚至可以說封建制度才能孕育出「民主」。因為封建的本質就是「共同治理」,不是一個人說話算數。歐洲的民主雖然起因於啟蒙運動,但實際的政治改革與貴族議會密不可分。國王要徵兵要加稅,沒有一大群貴族的支持是辦不到的;這些貴族都有自己世襲的爵位與莊園,甚至擁有私家軍隊能夠與皇家抗衡。在希特勒之前,歐洲幾千年來也不曾出現過真正的獨裁帝王。民主之所以在西方萌芽絕不是偶然的。


以日本為例也可以證明封建孕育民主。明治維新,廢籓置縣,照理講是打破地方勢力將權力集中在天皇手裡,可實際上推動大政奉還乃至於維新仍是「強籓」的力量。因為明治天皇不是秦始皇,不是以自己的實力統一天下,所以「大政奉還」不會將封建變成帝王專制,反倒是立憲、設議會、組政黨,創造了亞洲第一個議會民主國家。從封建過渡到民主,血流得並不多。


反觀中國的民主革命,兩千年的帝制彷彿一夕之間變了天,死多少人?「血流漂杵」一直漂到文革結束。因為帝制文化是不習慣「共同治國」的,總希望由一個人當家作主,天下只容得下一人。那麼誰當家呢?宣統沒了,袁世凱當家;袁世凱掛了,段祺瑞當家;段祺瑞垮了,曹錕、張作霖、蔣中正、毛澤東,一個個都是爭著當皇帝來的。封建的周天子不會以消滅楚國為職志,因為他容得下大家一起治理天下;可無論是諸葛亮的北伐還是蔣中正的北伐,都是一山不容二虎、你死我活之爭。據說中國的民主革命1912年就成功了,可是今天的大陸距離民主還很遠咧!聽說前陣子有個村開始搞地方選舉………


 


說了一堆封建的好處,並不表示封建制度沒有缺點。顯然的,封建制會讓政局不穩定,各自為政往往導致各國交相征伐,不停的破壞秩序與重建秩序,對社會發展也有阻力。物極必反,動盪到了極點自然想追求穩定,活潑過了頭就開始講究秩序。春秋的形勢發展到了戰國時代更加嚴重,為了富國強兵各國都在自己國內大搞中央集權。中央集權行政效率就提高了,便於槍口一致對外;君王在自己國內的地位得到了穩固,就希望把力量延伸到國際,這樣發展下去出現一個吞食天地的帝王也是遲早的事,不是秦就是楚,不是楚就是漢,總之封建是一去不返了。這也是歷史擺盪的悲哀啊!


也因此,在擺盪之間偶然出現華麗綻放的春秋時代,顯得多麼難得,多麼可愛!


我還想分析為甚麼中國的封建這麼早就結束,而歐洲、日本卻能一直封建到近代,可時間有限就此罷筆,來日再敘。


 


 


 


 


 


 


 


 


 


 


 


 


 


 


 

標籤:
瀏覽次數:218    人氣指數:2818    累積鼓勵:1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神鵰俠侶之東方不敗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夢中毒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