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 老師主講
《弟子規》每一句經文都有境界高下,我們之前也提到孟夫子的一段開示,「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這就有四個不同的境界,我們當然是往屹立不搖、往通權達變去邁進。比方說「凡出言,信為先」,所以不可以說謊。今天假如你遇到一個獵人,剛好之前跑過一隻兔子,往東邊去了。獵人氣呼呼的跑過來,問你:兔子往哪裡走?你要怎麼說?西邊!「凡出言,信為先」,你們已經過關了,往西邊。很多人就會覺得,那我這樣對這個獵人是不是結惡緣?其實剛好相反,結善緣。確實事事無礙,只要我們是從真誠心出來的,統統圓滿。對兔子來講,逃過一命;對這個獵人來講,少造一個殺業;對我們來講,我們的真誠、慈悲心都留住了,那是皆大歡喜!諸位同修,有佛法就有辦法,而這個辦法都是圓滿,只是我們的境界還沒到那裡,但是一定要往這個方向努力。為什麼戒律裡面有開遮持犯?就是讓我們懂得通權達變。
孔夫子有一次也是剛好離開魏國,要前往另外一個國家的時候,看到一個魏國的大臣正在那裡大興兵工廠,要製作一些叛亂的武器。夫子一看到馬上就聯想到,假如他們叛亂會有什麼結果?一定是民不聊生。這個叛臣看到夫子已經發現了,就把夫子包圍起來,不讓他走。他就對夫子講,他說:你要對天立誓,不把我的事情說出去,我才放你走。夫子就說:好,我答應你。軍隊就撤掉了。撤掉以後,夫子馬上對學生說:走,回魏國,告訴他的 國 君。子路就說:夫子,你怎麼可以言而無信?夫子就跟子路說:在威脅之下的信用,可以不用遵守,而且縱使我去通告,我個人的信譽毀壞沒有關係,只要千千萬萬的人民不免於災難就好。所以夫子可以捨外在虛幻的東西,而去成就人民真實的利益,這都是懂得如何去通權達變。所以我們學《弟子規》,每一句也都要不斷把境界向上提升。
之前在「泛愛眾」,我們也學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那每個人從今以後嘴巴都貼住了。話該說的時候也得說,我們只要抓住一個原則,對事不對人。在共同決策對團體重要的一些決定的時候,應該要把很多情況都反應出來,讓這個決策能夠做對,這也是懂得要權變。當我們是抱持著共同去完成這件事情,這分為公的心,這分真誠的心,相信對方縱使講到他一些過失,他也能夠接受。當離開會議以後,絕對不能再互相批評,而且離開以後,我們也要用平常心,你不要下次看到他就怪怪的,你怪怪的,他也會怪怪的。我們先把心平了,到時候有吃的、有喝的,第一個拿給誰?就拿給他。他就覺得你確實是為公,而不是為私在挑他的毛病。所以,這裡處處我們也要懂得伺機而動去轉化。
在「入則孝」裡面,我們也說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但是假如你爸爸拿起來是這麼粗的木棍的時候,怎麼辦?趕快跑。「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這都是通權達變。我們看下一句經文,我們一起把它念一下: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讀書法』,這是讀書的方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所以讀書、讀經典,甚至於聽經,很重要的一定要專注,專注才能定得下來,因定也才能開慧。老和尚常說,我們不打妄想,靜下心來讀佛經,就是在修戒定慧三學,能夠不散亂,能夠句句分明。當然不只讀佛經,我們在念《弟子規》、在念聖賢經典也都能信守這個原則,也都在修戒定慧。而小孩學習的態度一定要從小就是正確的,當他讀經的時候,頭會搖來搖去,看來看去,這不專心形成,往後就麻煩了。我們看到現在的孩子坐不坐得住?坐不住,這個根源在家長沒有一開始就把正確的讀書態度、方法告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