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05981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39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41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40
作者: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日期: 2011.09.02  天氣:  心情:
蔡禮旭 老師主講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掌握綱領,深入,諸位同修,如何深入?怎麼樣才能深入?關鍵在解行相應,解幫助行,行又解得更深,這樣解行相應才能不斷加深我們對於經典的領悟。所以一開頭就講到,「力行」加「學文」就是解行相應。所以在第一次講《弟子規》和第五次講《弟子規》,感受一不一樣?截然不同,隨著自己的領會,這個經文的深度跟廣度都會加深加廣,所以一定要落實才行。後來也有一種深刻感受,《弟子規》每一句經文只要我們消歸自性,都是從性起修。諸位同修,「父母呼,應勿緩」修什麼?修孝心,修恭敬心,修真誠心。你每一句時時從念頭上去觀照,就能夠消歸自性。「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我們是修什麼?修「禮敬諸佛」,修真正的恭敬之心,這樣才能「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是透過我們去解行才能夠深入。
長時薰修,這個「長」是指時時要提起,讀經的時候是提起,處事待人的時候,也是要時時提起來觀照,這樣才能達到歷事鍊心。在歷事鍊心的過程,我們時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要怕境界,只要常常能提起覺照,提起佛號,提起正思惟,就能夠在境界當中長時薰修。而「修」是修正的意思,修正行為,在哪些行為當中修正?在我們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當中去觀照,其實就是身口意三業不斷往純淨、純善的方向邁進。所以「方讀此,勿慕彼」,一定要把這一門好好學紮實。
在學習的過程有兩個忌諱,第一個貪快,第二個貪多,當我們顧此失彼的時候就是貪多。在宋朝初年的時候,有個宰相叫趙普,有一天晚上,趙匡胤來找他,他在看《論語》,皇帝就跟他說:你看的這個是我們小時候在學的東西。但是趙普回答皇上:我是用半部《論語》幫你得天下,往後我要用另外半部《論語》幫你治天下。所以我們不可小看一本經典,因為這一本就已經掌握所有聖學的綱領,只要深入了這一門,就能夠真正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曾國藩 先生也提到,「案上不可多書,心中不可無書」,所以學習不可以雜,但是心上要時時把這些教誨能夠提起來。
我們也會給孩子看些有意義的戲劇,還是卡通。我拿了一套戲劇叫做《牽手人生》,這是大陸拍出來的一個戲劇,拍得相當好。它是敘述到有個殘疾之人,他完全沒有辦法行走,得了一個先天肌肉的問題。但是因為他很好學,又很希望當老師,所以他克服很多的困難,自己辦起學校來。而且確實他的真誠心感動了他的太太,他的太太還從千里之外跑來嫁給他,而且他的太太每天背著他上課、下課,所有的生活細節 都是他 太太在幫忙。我看完那一片也真的感受到,諸佛菩薩確實在各行各業之中示現。
因為他這麼樣的重視教育,也教出很多本來很壞的孩子,後來還有當醫生的,還有在很多各行各業很傑出的。那個當醫生的,當初是整個村落裡面最會打人的孩子,後來被他感化以後,他就想:老師生病,我假如有能力醫治他,不知道有多好!所以這個片子,我們就希望能給孩子薰習這種立志,這種決心,還有利益大眾的悲心。剛好我要拿給他們看的時候,這個孩子正在看,他們晚上已經固定在看一個片子,當我們拿給他的時候,小孩就說了:老師,「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我們也很受教,你看孩子很會用。
標籤:
瀏覽次數:8    人氣指數:208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39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41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