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80410
 就是退了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惜緣種福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妳和他之間的溝通盲點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達摩祖師四行觀》
作者: 就是退了 日期: 2011.09.27  天氣:  心情:
《達摩祖師四行觀》經文簡譯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1

要入〔菩提道〕有很多途徑,間單的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

一個是從〔法理〕而入,另一個則從〔行為、行動〕而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2

從〔理〕入的人,藉著前人的教誨,來覺悟〔根本〕,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3

深信所有的眾生,都有一個真如的本性,

〔含生〕也就是擁有著靈性生命體(人)。

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4

心地原本是光明的,心性本來是清淨無瑕的,
但卻被六塵〔色、身、香、味、觸、法〕應對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念頭、妄想所覆蓋,
以致本性不能顯現了。

若也捨妄歸真,5

如果也能捨棄妄想、執著,使本心能明白人世間的真實意意,
就是...一切諸有皆非永恆;
因為眾生最大的〔妄〕..是認為人世間的一切[有]為實際存在的。

凝住壁觀,6

眾生的心要能〔安住〕不起心動念,用心念觀〔萬有皆空〕;

無自無他,凡聖等一,7

如能明白人世間的真實意意,達到人世間〔萬有皆空〕的心念;
就已經沒有分別心了,所以,不管凡夫、聖人,都是沒有分別的。

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8

洞悉真相的心要堅定不移,不要隨著文章、字面上的意思,它是有其限度的,
文章、字面也只能表達一個理念,無法表達那個不可言傳、必須心領神會的東西。
只能用〔心〕去明瞭、徹悟。

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9

這樣就跟真理相符,當人的心念能正確從真裡走入菩提道時,也會達到沒有分別心的意境,
心念已皆空,就不會隨著〔萬法起舞、起心動念〕,內心寂寂然,無論外境如何瞬息萬變,
心!都不為所動,這樣就是悟真理而入菩提道。

行入者,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10

所謂的〔行入〕就是有四種方法,其餘種種的行為,
也包含在這〔四行觀〕之中。事實上〔四行觀〕以經涵蓋了人生的一切。

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11

那這〔四行〕是什麼呢?
就是以下這四個:一、報冤行,二、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云何報冤行?為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12

什麼是報冤行呢?就是修菩提道的行者,
如果受苦難時,應該如此告訴自己:

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危害無限。13

我從累世以來,捨棄了光明心性,卻去追逐不實、虛幻的慾望念頭,
心性迷失之後,內心則常起怨懟、憎恨心
就會做很多傷害自己以及他人的事情。

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14

今日隨然沒有失當犯過,卻是我們累世以來所累積的禍殃,
如今卻因過去所造的惡業,要去承受,這是必然的〔果〕。

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冤訴。15

不管上天的聖者或是普通的凡人,都是一樣的;
把這些一一想通,心中沒有一絲的抱怨,來接受這個事實。
沒有怨懟、沒有絲毫勉強,心甘情願的面對這些苦。

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16

經典上有說:當遭遇到痛苦的時候,不要過度憂慮,
為什麼呢?天無絕人之路,只要心念明明白白,
意識就已經通達真理了。

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近道,故說言報冤行。17

當識達的心念產生時,就與真理相對應,
契合了就能夠體會,因為過去的冤憎所結的緣所產生的果,
做到能體會、諒解這個〔冤〕的真相時,自然就進入菩提道了,
所以說:今生所受的苦難,就是累世的果報現前。
〔菩提〕就是覺悟。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18

第二行〔隨緣行〕就是〔眾生無我〕跟佛法〔三法印〕之中的〔諸法無我〕相應和,
眾多的生命現象以及生命體中,它只是個現象〔我〕識不存在的。
〔眾生無我〕就是不以自己為中心的處事之道。

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19

這個緣分是隨著人的心念、思想轉換的,
所以時而承受痛苦時而快樂,這些現象都是由〔因緣〕而產生的。

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20

如果有德道這殊勝的果報,是很光耀榮譽的事情,
就是累世所種的因,今生才能得到感招而來的善果。

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
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也。21

等到這些福德的因緣盡了之後,又回到原本〔無〕的狀態了,
還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呢?
得失隨緣,〔心〕就不會患得患失,

得到或失去心境上不會有任何的變化,此為〔心無增減〕,
當有令人快樂歡喜的事情降臨時,心念還是不會動搖,
身心靈都要隨著菩提道走,不要逆行,
以上所說的,就是隨緣行了。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常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22

第三、修行無所求的行者:
塵世凡夫能徹悟者少,都是恆遠長久的執迷不悟,
處處貪婪、執著,什麼都要,所以稱為求。

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23

一個有智慧的人,能洞悉假相,就是〔悟真〕,
把顛倒執著的心念,再顛倒過來,不就是反轉回歸正向了,
身心靈安定無為的時候,不會與人有所爭執,自然一切隨因緣而運轉。

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24

世間一切的〔有〕其實都是虛幻的,只是暫時借用的,無論誰都無法恆久擁有它,
每一個人都應無所願求,不要有過多的貪著和要求。
功德比喻_光明性、菩提性的習氣;黑暗比喻_一些不正當、無名的習氣,
會常伴左右,轉來轉去、時生時滅,一下痛苦、一下快樂,苦樂則常相左右隨逐。

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生皆苦,誰得而安?25

也就是說思維、意念常常停留在欲、色、無的境界裡,就像住在烈火煎熬的房子裡,苦不堪言。
人,有過多的欲望產生,都是因為色身的需求,才會有痛苦,欲求不滿,〔心〕又怎能得到安頓呢?

了達此處,故捨(一作於)諸有,息想無求。26

如果能瞭解達到徹悟的話,才能捨人世間〔諸有〕,
就能止息所有動念的妄心,就不貪戀執著萬物,就不會再有貪念奢求。

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之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27

佛經中提到:〔人只要有欲望、想要的心念,就一定會痛苦的,沒有欲望、想要的心念就會快樂的〕。
所以,只要了悟無求的心念,才是真正的菩提道。因此稱為〔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之為法。28

第四、要對應合乎〔性淨之理〕的行為,能夠讓人心性清淨的法則,稱之為〔法〕。
〔性淨之理〕就是使心性能遠離塵垢,讓人心性清淨的方法。

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29

性淨的法理,不管有相、無相都是空,即離一切相的意思,可以做到沒有分別心,也不會執著任何人事物。

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30

佛經中說:經過淨化的心性自然就脫離眾生相,就離開眾生塵垢了;
因為〔性淨之理〕沒有〔我〕的執著,所以不會以自我為中心,就不會有我夠的產生。
〔我垢〕是自我為中心的思維也就是一種污垢,在佛經上稱為〔我執〕,執著於自我。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31

有智慧的人,若是能夠相信以及理解〔性淨之理〕所闡述的一切道理與內涵之後,
要與行為模是兩者要互相呼應,而且是要並行的。

法體無慳,於生命財,行檀捨施,心無吝惜。32

要如何才能知道幾有沒有稱法而行,首先必須看看自己,有沒有慳貪的心!
在於身心靈、生命、財物,〔就是塵世的一切〕行佈施,心中不會吝嗇也不會惋惜。

達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33

要達到瞭解三體輪空的道理,佛經雖看多聽多自然能〔懂〕,但不代表〔會〕做得到,
〔懂跟會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自己~ 修、行的部分要以不偏不倚的方式
最主要的是祛除、淨化有污垢的心性不執著〔相〕,來觀照自己修行六度,
除了調整自己,這樣的修、行方式也能夠利益他人,
同時能夠以莊嚴覺悟的心,所走出來的一條到路為〔菩提道〕。

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34

那麼不但佈施必須如此,其他五度的到裡也是相同的,
所以為了要袪除妄想,要修行六度,行到〔無所行〕。
努力不懈的往下做稱為〔無所行〕。

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渡化走入菩提道的方法。

《達摩祖師四行觀》簡譯,到此都已完成,希望有緣的各位,
能更進一步,體會達摩祖師的心意,能因此而開智慧之門,
以《達摩祖師四行觀》的理念和心性去過生活,
大家可以試著做做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標籤:
瀏覽次數:117    人氣指數:1917    累積鼓勵:9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惜緣種福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妳和他之間的溝通盲點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