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鳥人牽線 集結50多國人士
〔記者李文儀、吳為恭、曾鴻儒/綜合報導〕一隻藍腹鷳牽線,促成了二千多位專家的大型國際會議在台灣舉行!
加拿大賞鳥專家彼得(Peter Wart)五年前來台賞鳥,不經意看到台灣特有鳥類藍腹鷳,被其美麗的深藍身軀吸引,愛上台灣生態,也向太太蕾芭(Rabab)強力推薦台灣,進而促成國際電子工程訊號處理學會下週在台北市舉行年會,將有五十多國的二千多位專家與會,生態旅遊不僅提高了台灣能見度,更帶來「錢」景。以每人停留四、五天計算,估計商機至少上億。
賞鳥已四十七年的彼得是加拿大俾斯大學機械系教授,昨天偕妻子蕾芭來台。蕾芭是國際電子工程訊號處理學會前理事長,因彼得的遊說,在她任內決定了今年年會於四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在北市舉行。
夫妻倆昨天先到彰化市與國際台灣觀鳥協會理事長廖世卿碰面,接下來將到大雪山、阿里山及南部深山去賞鳥。
當年奇遇藍腹鷳 感動至今 彼得表示,二○○三年他跟加拿大電視台人員到台灣賞鳥,在大雪山林道,他因內急而脫隊,一隻公的藍腹鷳突然出現,他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深為感動,後來,不管到台灣哪一處賞鳥,都令他好生驚奇。彼得說,二○○四年時蕾芭正苦惱於五個國家爭取二○○九的年會地點,他於是建議選在鳥類生態最豐富的美麗國家台灣舉行。第一次來台的蕾芭指出,當時她看到電視台不斷播放彼得在台灣賞鳥的快樂畫面,讚歎不已,於是盡力促成。 彼得之後又於二○○五年來台賞鳥,對於藍腹鷳、帝雉、深山竹雞等台灣特有鳥類特別鍾情,這次趁著年會舉行前,邀妻子來台一起賞鳥。 世卿表示,當大家都在關注中國觀光客有多少人來台灣,卻忽略還有其他更多型態的國際旅客,賞鳥等生態旅遊雖是小眾市場,但台灣的鳥類生態在世界首屈一指,可創造更大的會議觀光商機。
廖世卿說,台灣賞鳥已在國際打出名號,除英國因有當地旅行社包裝力推外,最近他也接到很多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及歐洲的散客,像最近有個來自丹麥的大學教授,一人來台賞鳥,就訂下四天、每晚高達七千元的飯店。
真的國人也要好好的教育一下.. 這些文物和大自然的產物都是破壞後再怎樣都無法修補.. 再多的錢都換不回的.. 什麼都破壞了..台灣就只是個有住人的地方而己...
是阿,但是傷害己經造成.那個趙先生也己經回去了. 也說對不起了,但是,也只是這樣而己. 以後如有人破壞,好像也只是罰1w2(我不太記得,但是我記得很少) 老實說,就算罰10w,夠彌補古文物的破壞嗎! 現在能做的,是以防之後的人為傷害. 希望他們有把台導的話聽進去.要不然 他們也一樣會抱著實女王蜂拍照. 我們讓有錢的大陸人來台灣振奮經濟 卻犧牲掉我們的文化資產 而且罰的金額也少的可憐 最好笑的...只要他們離境台灣..罰都罰不到.. 連6千都沒有... 開放大陸人來台 一定要有相關的教育和嚴謹的文物保護配套措施 要不然 鐵定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