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68,022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960332
雋嶔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受啟靈之緣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怨親投生討報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修子道考魔考
作者:
雋嶔
日期: 2011.12.01 天氣:
心情:
濟世釋疑:修子道考魔考
問:修道子皈依聖門魔考不斷,反遭人譏評為易招冤討,是否是一般人平凡過日,便不會受到魔考或因果清算?
示:並非一般人平安過日子,便不必受考或受到清算因果,乃待緣機,今日福未盡,故殃未至。
不論修道或未修道,均有因果報,只在視事之觀點有別而已,一般眾生未近聖道,縱有不順,亦不會從因果報之角度來看待,
是故一般人在平順之中者,會錯將業債來討認為是接觸聖門之後才會接踵而至。
修道子之無奈總是有之,唯個人緣機,只在牽引,不必在意,盡其在我,緣機至則水到渠成。
問:為何修道人多有受考,如不修道,是否則可不受考?
示:修道人受考,乃為「道不考不成道」,一如玉之為玉,乃愈琢磨愈光滑,如無琢磨則如頑石,何貴之有?
至於為何修道人始有受考,此乃為錯覺也,一般人日常間亦多有考,但因無因果之宗教信念,
乃認為是一般之挫折而已,
而修道者因深為研悟其理,始能明白為考,此理願道子細研味之。
問:「考」與「劫」如何分別?
示:「考」者,有道考、魔考,真修真考,深修重考。
若人以身言修,做非修事,則為魔考虛假設修,魔境感召而成魔眷屬。
「劫」者,乃指人之生命過程中重大干礙生命之事件。
劫以運之數而生,緣之熟而成,故運數、因緣為其最大動力。
運之晦時,以忍辱耐性應對考魔並降,唯劫可以正心誠意,以修身而化劫也,故考必臨,而劫可正心以化,差別在此。
問:承上問。由聖示知,劫可以正心誠意,以修身而化劫也。
一、何以說正心、誠意、修身而可以化劫呢?
二、由聖示知,「劫」者,以運之數而生,緣之熟而成。
此中,「運之數」者,是指世人先天受地府所註定的一生命象嗎?
「緣之熟」者,是指世人後天於人間所遭逢的環境(包括人、事、地、物)嗎?
示:一、「正心」不履邪地,少事端;「誠意」待人處事,免怨隙受陷害;「修身」即具德行,有善福,故有善能量,助強轉化劫數生成之事機。
二、皆然也。
問:昔示,真修真考,勤修勤考,以道考代替業考,道志不真,業考隨身。
一、此中,何謂「道考」?
二、何謂「業考」?
三、何謂「以道考代替業考」?
如何箇代替法?
示:一、此乃每一宗脈不同之用詞。
「道考」簡言之,修道過程中之考驗均是。
道考亦包含魔障,魔又分內外,內魔屬自身心性之偏差,外魔則泛指外力干擾牽引。
二、「業考」即為自身業障顯成阻道之考。
三、「替代」亦屬形容詞,即是牽引事機。
今謂「以道考代替業考」者,即是業障干擾,轉成如家庭、夫妻、子女、事業、婚姻、…等考。
問:一、何謂「以業代考」?
二、即便是非修道者一樣會受到因果報業,今針對修道者言「以業代考」,這那有甚麼特別的意義呢?
而無論有修道與否,是否都可說是「以業代考」呢?
示:一、「以業代考」即以因果報業替代修道之考關。
二、當然有意義,提升圓熟之功果,故無修道即無此說。
之後又叩問:這是否表示,有修者遇因果報業,若能忍辱懺悔,轉念行善,反助提昇;
無修者遇因果報業,常怨天尤人,惡念邪行,無助反墜,故「以業代考」之說僅適用於修子?
示:然。
問:一、承上問。自何天時天運以後,才改成以業代考的呢?
二、在此以往,上天是用甚麼來做修道之考關呢?
示:一、此非吾能作答。
二、這太廣泛,且與此際無關,故不查示。
一男讀者叩問:一、一道親(姓名略)身居道中要職卻屢次住院,是否是業障牽連或冤欠討報?
二、既已擔有天命何以無防護力?
是否是道務上有所懈怠,抑或是心志上有所鬆懈,抑或是此時刻正值道考?
示:一、於道稱之為「病考」,於佛稱之為「業顯」,此乃或多或少擔人之業,併發自身業顯而產生此象,如能多勸眾持念大悲章句,可漸減此現象發生。
二、無防護力,此乃修子皆疏忽於經咒佛名之配合。
多少有傲自宗門之殊,加上道考而引先天業併之。
洪鸞生叩問:今有一貫道老前賢(姓名略)年紀七四,家中既設佛堂又開班,在外則積極成全別人,可謂一生中精修勤行三施,七二歲前身體硬朗少有病殃,此後卻因冤欠干擾病情劇烈,何以功德高卻落如此?
示:修道子須知,佛住世仍須受五行業力所干擾,又佛涅槃前仍須受疾方得坐化,
由此修道子更須確知,因果清算不分階級地位,只要身處娑婆則必須受業力追討,只在於遲急而已。
今因知修,實已轉化不少業愆。
包信女叩問:每每想理出一條心路,卻總是不如意,雖知冤孽重量力而為,但仍多顛倒,不知此是道考還是業障?
示:全然有關。
其一、精修者道考頻仍,心識雜紊,念起能當下察覺而加以降伏,則增一果;
其二、業力則聚合道考加以顯現,能降伏便是造果消業;
如能再加以三布施,藉外行之功增助內修之不足,布施與修心乃相輔相成,內修心性以滅「業顯考關」,外行布施功果以消業增福,
蓋人無消業增福,則人生運中較易失去許多好的機遇,
故而今勉以下程序辦理:一、日行懺悔;二、多聞法閱經;三、多行三布施,以求消業解冤增福田。
(摘錄:拱衡寶庫之濟世釋疑)
標籤:
瀏覽次數:
123
人氣指數:
923
累積鼓勵:
4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受啟靈之緣機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怨親投生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