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丶抽水站
本村每逢雨季來臨,經常會淹大水,有人在Fb寫民國60年本村被洪水淹沒。可看和安回憶錄27,但最大的水災仍是民國58年非民國60年請查之。
因此雲林縣政府往經濟部水利局(現在改水利署)提報,經專家會勘北港溪,本村可以興建堤防。
本來可以不必一部份遷村,只因本村的對面竹仔腳(嘉義縣六腳鄉竹本村)已做好堤防且靠近北港溪旁。
本村的堤防如要靠近北港溪旁做堤防,就不必部份遷村。但專家說這樣河床太窄,一旦大水來臨恐怕會堤防潰堤。故如要做堤防必須堤防往北移,這樣河床就很寬大。
所以在堤防外的村民必須移入堤防內。政府也有補助所遷村的村民。
小時候的我,有如金庸小說“笑傲江湖"裡的日月神教教主名字“任我行"。全村走透透,從莊頭到莊尾,東邊到西邊。木公到謝媽,北港溪丶農溝(新街大排)及公墓,無處不去。
所以在興建堤防時,我好像是工頭似的。三不五時就跑去看,卡車一車一車載土來,推土機將土墊高。
完工時,經過幾年覺得當年做得堤防不夠高,因此又加高。再經過幾年怕不夠堅固,又改鋪水泥。
因本村村內有農溝(新街大排)故湏做水門(防北港溪水進本村)。大水來時水門必湏關起來。但農溝的水及村裡下雨的水無法流出去,村裡也會淹水。鄉公所即派大型抽水機來抽水。但經常這樣也不是辦法。後來再蓋抽水站。
要蓋抽水站,部份農地須徵收,故有辦公聽會,後學也曾參加過。
在蓋抽水站時,前立委陳劍松提議在抽水站旁加建公園,可惜立委落選提議無效。
以上是做堤防丶水門丶抽水站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