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48094
 merc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馬來西亞冒險之旅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分蘋果的故事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讓音樂走入生命
作者: mercy 日期: 2005.06.09  天氣:  心情:

文/胡蔓莉 



    當「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響遍街頭巷尾,莫札特的CD被搶購一空,大家肯定音樂價值的同時,如何接近音樂,讓音樂真正豐富每個人的生活,更自在快活?


    夏天的台北市松江詩園,聚集了大大小小的孩子,陽光閃爍在一張張臉上。這邊穿著橫條紋恤衫的男孩,點著頭跟著台上的音樂節奏在空中敲擊;樹下小丸子模樣的女孩隨著輕快的音樂起舞。長安里附近的幼稚園師生與朱宗慶打擊樂的表演兒童,一同分享跳躍的音符。


 因為受到李登輝40歲學小提琴故事的鼓勵,過了30歲的章柏松,在留學德國的時候,開始接觸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小提琴。他每週跟老師上課一次,認真的態度和念本行機械不相上下,「見小提琴老師的頻率比見指導教授還高」。嚴肅拘謹的章柏松,談起音樂臉上總會綻放光采,自信開朗起來。往後十多年留德工作期間,因為工作與家庭帶來種種壓力與憂鬱,往往在拉起小提琴之時,化為烏有。


音樂帶來幸福快樂


 音樂可以抒解壓力,帶來快樂,使人瀟灑自在,也使人獲得啟發,自我突破,度過難關。


 積極的愛樂人,例如鋼琴演奏家也是文建會主委的陳郁秀,以及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文龍,進一步把幸福快樂與人共享。


 陳郁秀每月一次到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為癌症病人舉辦音樂會,有病人會跟她說,「不知還能不能等到下一次音樂會?」從他們對下一次音樂會的期待,陳郁秀體會到他們的希望,感受了他們浸淫其中的快樂。


 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文龍,認真經營企業,也認真享受人生。因為在音樂聲中,他得到幸福的感覺,所以他不僅自己欣賞、彈奏,設立免費的博物館,將所珍藏的古董名琴與世界知音分享,還請小提琴家以古琴演奏,錄製CD贈送給全省中小學,讓更多人也能聽懂音樂,享受幸福。


 篤信精緻文化應建構在通俗文化上的許文龍,甚至在全省巡迴舉辦「聽得懂的古典音樂」,讓大眾接近古典音樂。


 推廣精緻文化前輩張繼高先生當年的名言:「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幾經樂器商運用傳頌,人人都耳熟能詳,使得莫札特的音樂不知風靡多少年輕父母。


音樂啟動心靈的奧秘


 音樂為什麼能進入我們的心靈世界,讓我們感覺幸福快樂,獲得支持?


 英國精神科醫師史脫爾在《音樂與心靈》書中提到,音樂讓我們暫離外在喧囂,擺脫外在刺激,進入有次序及和諧隱密的世界,進行心靈重整,使我們重新獲得力量。這是因為人類與生俱來,對於次序與和諧的期望。


 醫學上也證明,人們之所以感受一首樂曲好聽,被它帶動情緒,是因為音樂改變了腦波,也因此改變了我們的情緒和生理功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聽了音樂有時平靜放鬆,全身舒暢,有時慷慨激昂,忘卻疼痛,甚至在半夢半醒間,有歇斯底里反應。


《蘇菲的抉擇》作者威廉史代龍,無意中聽到電視影片裡布拉姆斯女低音,喚起他對親人的依戀,因為音樂啟發了他隱藏的情感,而打消自殺念頭。


 許文龍年輕打拚時會有煩惱,因為做生意要注重市場需求,但他在音樂中找到慰藉,拉小提琴不用煩惱別人聽不聽,既不為生計,也不為討好人,單純做喜歡的事,幸福感油然而生。


音樂提供心靈出口豐富生活


 常常有人說,音樂帶給他美好的感覺,這是因為音樂為心靈「提供了一個出口,」加拿大的音樂家馬修連恩說。我們的心靈在演練樂器、聆聽樂曲中得以釋放。


 從小就是「歌詠隊」的駐美大使程建人,愛藉唱歌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他把這項愛好延伸到工作上,在輕鬆唱歌同樂中與友邦元首及駐華使節建立了友誼。尼加拉瓜總統查莫洛夫人為了讓程建人一展歌喉,曾親自為他彈琴伴奏。多明尼加副總統莫那瑞斯,由於訪華期間和程建人唱KTV非常愉快,就在他訪問多國時盛情設宴,派直昇機接他到家中同歌共歡。


 在政壇上,程建人多次與重要職務擦身而過。但他的面容舉止從容依然瀟灑自在。他曾說,因為在不同的境況下,總有適合當時心情的歌曲讓他一抒心懷。


 長笛家樊曼儂所說的經驗與他正好呼應,「從音樂中感應到創作者的生命」。


 音樂讓人抒發心懷,音樂也帶給人「發現」的驚喜。神通電腦董事長苗豐強的妻子許愛貞從音樂中意外找到自己會唱歌的才華,進而深入窺探音樂堂奧,領會到攀登音階的快樂。


 許愛貞四十多歲的時候跟朋友參加合唱團,才發現自己有音樂天分。她喜悅地拜師學聲樂,又遠赴義大利追求技巧更上層樓,現在每週還花兩個晚上跟老師練唱。其他有同齡的朋友因為孩子長大離家,常常無聊得不知如何打發時間。許愛貞卻整天為著一個音符、一種唱腔,推敲來,研究去,自得其樂的忙著。生活裡盡是音樂,「覺得時間都不夠用」,她快樂的說。


 在生活中,動人心弦的音樂故事不斷。在研究領域中,音樂對人類生理、心理上的影響,也有一些案例,節奏強烈的音樂讓我們心跳加快,感到活力;節奏簡單輕柔的音樂,讓我們肢體放鬆,心情較平靜。


 還有一種不是處方,而是結合其他療法的整體治療方法──音樂治療正在持續發展。


 在美國,一位阿茲海默症病患的妻子接受音樂治療師建議,為多年患病重度癡呆的丈夫唱歌,她感覺,「他似乎認出了我」。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天,當這位老婦人唱著丈夫最喜愛的聖歌時,她發現他張開了眼,深深地望著她,「我永遠珍惜最後共享的那一段時光,」她含淚回憶音樂帶給她的寶貴禮物。


 蘇格蘭愛丁堡大學與皇家愛丁堡醫院共同研究發現,參加一系列個人音樂治療課程的精神分裂病患,即興演奏時,聆聽能力與合作能力,會有改善。並且病情最重的病患,進步最多。這些病患在樂器彈奏過程,發展了親密非語言的互動,提升溝通技巧。


 音樂也可以安撫暴戾,減少衝突。德州學童湯米是全班唯一的非裔美國人,父親因犯案終身監禁,母親忙著與新男友往來。他每天在學校總準備著要給妨礙自己的同學顏色看,音樂課唱歌或演奏樂器,他老是故意製造特殊聲響來顯示與眾不同。


 湯米的音樂老師茱蒂於是安排他演奏不同的樂器,讓他在演奏時既能感覺自己獨特,又能參與整體演奏,融入大家,後來湯米克服了被拒絕和孤立的心理障礙。當茱蒂離職後再重返學校開課,湯米興奮得從教室中跳出來,用雙手抱住她的腳踝,「好像要把我固定住,」茱蒂說。


 其他還有研究顯示,胎兒在母體中就能聽到聲音,而有胎教音樂的出現;或者音樂能減輕生產時的緊張與疼痛等等,都是音樂對我們生理、心理影響的例子。


音樂不是少數人的專利


 音樂的運用愈來愈廣泛,但是有人因為不會彈奏樂器,擔心自己五音不全,畏懼接近音樂。其實,藝術不是貴族活動,只要願意,誰都可以接觸,許文龍說,不懂音樂的人也能讓它融入生活。


接觸音樂從仔細聆聽開始


 音樂的生活如何開始呢?


 文建會主委陳郁秀認為接觸音樂,首先要破除心理障礙,不需拘泥形式,不懂樂理,不會彈奏樂器,一樣可以親近音樂。


 如同文章有記敘文、散文、小品,餐點也有燕窩、魚翅、布丁或蚵仔煎。每一種音樂都有它的特色,不論是古典或搖滾,台灣民謠或南、北管,任何一種音樂都會符合某一年齡層或族群的個別需要。她主張「音樂不需分級」,鼓勵大眾接觸不同的音樂。


 其次是「接觸音樂應該先從聽開始。」並且,入門最好要有專人引導。國立藝術學院音樂史教授劉岠渭特別強調,不懂樂器、樂理、樂譜,一樣可以進入音樂殿堂。欣賞音樂不需要勤讀與音樂本身無直接關係的作家生平、軼事或背景之類資料。


 「實際的體認比理論重要」,劉岠渭認為,閱讀樂曲解說應該「同時」配合相關樂曲聆賞。單純想透過文字接近音樂,「不只是不實際,根本是不可能的」。


 「聽音樂要聽成習慣」,「就像銀行般儲蓄、累積。」從認識音樂到喜歡,需要時間去投資(喜好),也就是要花時間,多聽,反覆的聽,陳郁秀說。


 當然,「樂曲的選擇很重要,儘量選擇短、旋律優美的曲子聽,聽到熟悉為止。」陳郁秀提議,讓心靈跟著旋律走,疲倦了,不妨休息一下。她的看法是,接近音樂是很輕鬆的事,「高興就好」。


音樂怎麼聽?


 但是怎麼聽,才能聽到音樂對你訴說?


 多年致力推廣音樂欣賞的劉岠渭建議:音樂賞析應先養成每天單獨、專注聽音樂的習慣。很多人常聽音樂,但卻很少人真正聽進去什麼,因為聽的時候並沒用心。劉岠渭不贊成一般人一邊費心讀書做事一邊聽,把音樂當成附加的聲音或背景來聽。他一再強調,欣賞音樂要「專心聆聽」、「用感覺去聽」。


 小提琴家胡乃元也認為,音樂應該「去聽,去感受,而非用腦筋去理解。」也就是在「感覺」中理解。


 音樂中的光影彩度(音色),是開朗或哀傷,平順自然或溫馨親密,都要專注,才能聽出其中的變化與奧妙。愈專心,領會得愈多。即使是一齣歌劇,主要表達的還是音樂的語言。


 「當你體會到音樂『對你一人』侃侃而談時,你的心靈因此逐漸深刻、飽滿,並感到一種無從說起的孤獨或喜悅時,就算是『聽懂』音樂,」劉岠渭說。


 愛樂人邢子青覺得,接觸音樂可以從聽廣播開始。廣播有主持人的聆賞導引,或知性的解析比較,或感性的與文學和事件聯結,是很容易的入門途徑。目前除了中廣音樂網及台北愛樂電台兩個音樂專屬頻道外,教育、復興和漢聲也有音樂節目。


 他建議,「把音樂當朋友,試著去聽。聽一首曲子,就像交一個新朋友。」


 身處生活步調快的社會,邢子青推薦大眾聽優美、單純、無負擔的巴哈、莫札特、小約翰史特勞斯的音樂。他建議一天的音樂這樣安排:


 早上,聆聽清柔、單純的旋律,上班選聽節奏活潑輕快的音樂,下班,適合慵懶的爵士或小品,晚上的音樂可以回到寧靜、單純。


 除了欣賞聆聽,音樂還可以唱。陳郁秀就主張,想唱歌就唱,想聽就聽,音樂自然會融入生活中。她甚至提議將一天的生活用音樂來分段、連結。讓每一個時段有一個旋律,每聽到同樣的音樂,就會感到親切,也提醒了我們一天的作息。


 熱愛唱歌,被張小燕稱做「外交界的劉德華」程建人,更有一套「唱」的理論。他說,用感情唱歌,才會唱得興味盎然。他的方式是:用心唱出創作者的原意,同時也以自己的感情去詮釋。


 任何人有意願、有心,都能享受音樂之美,它決不是音樂家或有錢人的專利。


 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文龍了解用心聽、用心唱,就能進入音樂的豐美世界,所以,他曾在為李登輝及曾文惠策劃的官邸宴會上,為大眾準備了耳熟能詳的世界名曲,來賓人手一冊歌譜。讓全場除了欣賞表演,也能一起開懷高歌。


 生活中享受音樂之美,需要給自己時間,專心的去欣賞、去參與。音樂的世界,是有情的世界,帶著感情去聽、去唱,去珍惜所擁有的美感,生活將因音樂變得更豐盈。

標籤:
瀏覽次數:214    人氣指數:26614    累積鼓勵:132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馬來西亞冒險之旅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分蘋果的故事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