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Happy family are all alike)
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剛接觸到這段話時, 一方面感覺有點深奧, 不易理解, 但另一方面卻又覺得隱藏在這段背後的意義十分令人誘人,這是托爾斯泰中年之後對家庭觀念的結論, 不論是否能完全理解托爾斯泰所想要表達的全部意涵,
但就個人可以理解的部份, 其實就有相當多的感觸與警惕.
幸福其實只是一種很簡單的型式與生活, 並不是只有特殊的人才可以擁有.
幸福不是得要用金錢堆積出來, 所以不會是只有有錢人才可以享受到幸福, 生活富裕的人, 如果眼睛所見的到的, 不是自己手上所擁有的, 而是別人所擁有而自己所沒有的, 那他所追求的幸福便是想擁有別人所擁有的東西, 就算最後追求到了, 快樂興奮了一陣子之後, 幸福感便又消失, 於是得必須再重新再來一回, 如此循環, 個人終其一身, 或許他獲得了絕大多數人所無法擁有的東西, 但卻遠不如一位自給自足的農民來得感到幸福.
幸福要向內追求, 而不是向外尋找, 許多人希望嫁入豪門, 夫妻倆人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外出以高級車代步, 居住豪宅美院, 認為這樣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並不是要排斥這樣的生活, 相反的, 我也想追求這樣的生活品質, 但對幸福而言, 這部份是次要的, 並不是最優先的, 也不是幸福一定要必備的條件, 這是向外追求的幸福, 他所獲得可能是別人羨慕的眼光, 自身榮耀的優越感, 別人的肯定, 他人的尊敬與服從, 這確實相當的吸引人, 但我們們心自問, 回到自己家中之後, 大門深鎖, 只有夫妻倆人之時, 這份榮耀感還存在嗎? 彼此還互相尊重嗎? 彼此還深愛對方嗎? 彼此還願意快樂的相互擁抱嗎? 還只是形同陌路, 沈默不語.
真正的幸福是要向內追求, 就像父母親深愛自己的子女一樣, 那是發自內心的喜愛與幸福, 真正的幸福可以發生在一同享受一碗甜美的湯點, 一同享受一段優美的音樂, 一同期待一齣即將上演的電視劇, 有共同的喜好而且相互分享, 這才是幸福快樂的基礎, 在這前提之下, 彼此再向外追求社會地位, 豪宅美車等自我實現的目標, 這樣的幸福才是穩固與長久的幸福.
我們可以從周遭的朋友同事親戚口中聽到各式各樣的不幸生活, 工作不順利, 外遇, 沒有責任心, 沙文主義, 自私自利, 鄙視彼此父母, 濫交朋友............., 不幸的理由何其之多.
向內追求所獲得的幸福其實很單純, 結果也很類似, 而且人人都可以獲得, 從販夫走卒, 農民工人, 山林裡的原住民朋友, 到中產階級, 富豪世家等, 都可以獲得這簡單而相同的幸福, 就端看每個人怎麼去思考定義自己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