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課老師講到一個短篇小說, 大意是一個面貌醜陋
長相畸形的人娶了一個盲女為妻, 對她百般呵護; 她也十分愛他,盡力
做一個好妻子. 他對愛妻雙目未明一直耿耿於懷, 遍訪明醫, 希望讓
她重見光明, 那他便可一生無憾了. 妻子知道他的愛意, 可是不願接受
治療;她怕自己無法接受丈夫的外貌. 在丈夫的堅持下, 她還是接受了治療,
也順利地重見天日. 第一件事, 就是看她心愛的丈夫, 並告訴他這個好消息.
她一見到他的模樣, 實在無法忍受和這樣醜陋的人繼續下去;又不願背
叛摯愛的丈夫, 就自殺了.雖然人的外貌不是全部, 可是我們很難拋卻外相
的桎梏. 在乎外表不見得就是膚淺, 誰不喜歡美的事物呢? 他想治好她的
眼是出於愛;她不想接受治療也是出於愛; 她自殺, 更是出於對他的愛. 她
當然知道他的善良真心,可是無法消除對他外貌的嫌惡感, 理智與感情的交
相掙扎下,她選擇結束生命.人性是經不起試驗的. 如果想試驗人性, 通常
的結果, 就只看到華麗的相貌下, 那層醜惡的本性. 也許連我們自己都會
無法忍受自己的醜惡.如果他不堅持治癒她的眼, 他們將是令人稱羨的夫妻.
可是他太愛她了,
至悲劇結束. 正符合亞里士多德的悲劇三要素: 性格、環境、命運.
無法避免悲劇啊, 真的無法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