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觀:
「運」既然是一時的遭遇,則該遭遇究竟是「偶然」或「必然」或「未必偶然」、「可能掌控」?每個不同的個體(命主)透過不同的學習成效與環境歷練,自然而然會發展出不同的命運觀,而針對上述相同的成語、格言等就會有不同的解讀。
若認「運」純粹為「隨機偶然」:則命運觀屬於「消極非命定」的命運觀。
若認「運」為「業報必然」:則命運觀屬於「命定」的命運觀。
若認「運」為「未必偶然」、「可能掌控」:則命運觀屬於「積極非命定」的命運觀。
命主每天會「遭遇」的對象有三種:人、事物、環境(環境又分為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命主每天與人、事物、環境遭遇,並透過命主的價值觀經過選擇與之互動,而後造成一些「預期或非預期」的結果(也就是處境)。
命運觀為「消極非命定」的命主,信念中認為遭遇的情境是「隨機偶然」(天曉得會發生啥事),所以他對應遭遇的因應模式中,與人的遭遇互動常常是「渾沌無由、隨興所至」;處理遭遇的事物往往「胸無定則、雜亂無章」;對應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方式亦落入「隨機無序或投機取巧」。
命運觀為「命定」的命主,信念中認為遭遇的情境係「業報必然」(一切都是天註定),所以他對應遭遇的因應模式中,與人的遭遇互動常常是「隨緣順意、消極被動」;處理遭遇的事物抱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心態,「隨遇而安、無企圖心」;對應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方式亦偏向於「隨境順應、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
命運觀為「積極非命定」的命主,信念中認為遭遇的情境「未必偶然、可能掌控」,所以會試圖積極的「安排遭遇、調適偶遇」。所以他對應遭遇的因應模式中,與人的遭遇互動,會留意遭遇對象的「遊戲規則、思維模式與行為習性」;處理遭遇的事物會去尋求合適的「人情世故、條理秩序與法令規章」;應對遭遇的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會去體察周遭環境的「客觀規律、循環週期與多元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