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好友喬遷到風光明媚的淡水。搬運時委託搬家公司代勞,他的家當種類繁多,『族繁不及備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後總算大功告成。 搬家結束後,留下了八個先前用來裝衣物的空紙箱。朋友決定將它隨車丟棄,卻遭到生性儉樸的丈母娘的強烈反對,理由是:丟掉太可惜了!以後還用得著,到時才不用再花錢。於是老人家便把這八個箱子放在一個空房間裡「集中管理」,不讓別人擅動,結果一放就是一年。 有一天,朋友感覺不對勁了,八個箱子佔據一個房間,實在不合乎經濟效益。以當時的行情來算,把那個房間出租,每月至少有五千元的收入,一年可以進帳六萬元。可是以空箱子來看,一個不超過五十元,八個箱子總體價值不過區區四百元而已。用一個年租收入達六萬元的房間,拿來置放只值四百元的八個空箱子,這代價也未免太大了。 經過他強力的溝通後,丈母娘勉強同意把箱子拿走了。當他們把房間重新整理後,突然有一種截然不同的感受: 整個房子比以前清爽多了! 屋內空氣更加流通了! 孩子遊戲空間變大了! 朋友來時也可以充當客房了! 這個價值與效益突然大大的增加了!
從朋友的案例中發現,我們常常會「因小失大」,為了節省區區的四百塊錢的箱子,而失去創造房間更大的利用價值。這源自於長期固有的心智模式,對我們所產生的影響:「浪費是一個罪惡,節儉就是一個美德」。 我們的人生,一直不斷地搜括與累積「自以為是,其實不是」的寶藏,經過一段時日後,生活空間就越來越壓縮,我們的負擔就越沉重,生命的品質也就一直在降低了! 我們要有適度的割捨,就像平常時所用的電腦一樣,定時清理磁碟的空間,才能容納更有價值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