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投資報酬率一詞並不陌生,它廣泛被認為是衡量企業經營績效之有效方法。從相同風險的兩家公司之投資報酬率互相作一比較,可以觀察兩家公司經營績效之高低。然而投資報酬率之於人生呢?是否人的一生總免不了跟投資有關?
姐姐的其他三個姊妹淘裡,其中一個因為前夫在大陸包了二奶,離婚協議書上便將天母的一棟公寓給了她,另外一個呢,則已經經歷了兩次婚姻,兩次的離婚都讓她獲取了一筆為數不小的贍養費及位在信義計畫區的豪宅,姐姐便以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比較,同樣是失敗的婚姻,但後者的報酬率相對而言是比較高的!當下我對姐姐這樣的言論頗不以為然,難道人的一切行為都要在計算利弊得失後才決定要不要投入嗎?那麼情感的因素呢?那些長久以來不斷培植在我們內心對愛的崇高價值呢?難道一段關係的結束便是清算報酬率的開始嗎?還是在關係存續的同時,一方或兩方就不斷的在計算感情的資產負債表?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都變成了投資專家了?!
不能否認的,人的一生或許多多少少跟投資有關,例如;注重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的習慣便是為身體的健康而投資,讀好書擁有一個漂亮的學歷便是為未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投資,女性從年輕時就注重皮膚的保養便是為延緩老化而投資,多充實自己對人文、藝術、音樂等的修養便是為提升性靈的層次而投資,用比較不商業的用語來說則是一種因果關係,要什麼收穫得先怎麼栽,但是感情呢?如何設定回收年數?又如何考量投資風險?如果說投資越久、風險越大,報酬率就越高可以適用在感情上,那麼我們在選擇另一半的同時,是否就必須要具備智慧選擇投資標的,並計算自己的獲利能力是不是經得起時間考驗!
年近四十的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有一方小小的天地,我也疼愛自己,會花一點時間跟金錢充實在自己的內在與外貌上,我仍渴望一份無法用數值去量化計算的情感,有一點像慾望城市中凱莉所敘述對愛的期待:「那是一份真正的愛,瘋狂的,麻煩的,極盡心力的,少了對方就活不下去的真愛...」,卻多一點真實的責任與安全感!
更重要的是,我的他跟我都不會是個計算愛情投資報酬率的投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