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7,551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冒險,是最佳求愛賀爾蒙/羅斯提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戀人不能是朋友嗎?/密絲飄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帶著金剛經的旅行/許悔之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4.01.07 天氣:
心情:
文/許悔之
泰北清邁山區,水氣飽滿略涼,從夢中醒來,披衣走入夜色中,抽菸。
若有想,非有想,我心中浮現了一些句子:
壁虎在唱歌
披衣而起
沾了衣,鞋底也露濕
無意而得的夢,三兩個
有心照亮人間的
星星有七八顆
夜空中,壁虎真的在唱歌;空中疏星隱約,我覺得是有心要照亮人間;天地有諸般聲響、各種生命正在運行。
我是誰?我像一個與諸世間若有關連又不相干的人,夜觀星空,覺得無比虛空並且孤獨。
瞬即明白,自己早已無法棄聖絕智,用純然的本心去應對種種境、種種色。
就像白日裡,右遶無夢寺的大塔而行,大聲的念著六字大明咒;
一圈,兩圈,三圈,走到心靜了,就忘聞了寺裡的鳥叫雞鳴、人語風聲;我以為,自己的腳步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直到赤足之我,踩到了一大片乾枯的落葉,瞬間,枯葉所有裂解的過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想起在法鼓山禪三時的經驗,有幾個片刻,感受到身與心合一時那難以言說的輕安。
枯葉裂解的聲音,次第分明,宛若地裂天崩。
我會聽到,因為那個時刻,我放棄、放掉了「我以為」。
我是跟隨蔣勳老師的文章而來清邁「無夢寺」(Umong Temple)。
近兩年,在《聯合副刊》讀了蔣勳老師好幾篇文章,內容或與古老佛寺、或與《金剛經》相關。
其中一篇,是寫泰國清邁的無夢寺,讀報的那天,我就許下一願,定當去無夢寺一趟,為我自己心中的一願遶塔。
另外一篇,蔣老師寫日本京都永觀寺,當日看到報紙上的文章,我就哭了。
不是垂淚,是發出聲音的哭泣。
這兩篇文章那麼震動我的原因之一,是文章中炯炯而現前的,柔軟心。
長年作為一個編輯,如今作為出版人,我認識蔣老師很早,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遠在識得他之前,他寫的書,我也熟之。這二十多年來,因著編輯的工作,總有一些因緣與蔣老師見面;
讚嘆他書寫中的博知、貫通與文采之外,我總還有一些感覺想不清楚、說不出來。
2003年的深冬到2004年初春,是我第一次比較完整的感知。
那是我此生最困頓的一段時日,我正經歷一次身心大死的可能。整個冬日,我抄經過日,幾乎吃不下任何東西。
初春時分,蔣老師沒有事先告知,突然來到我彼時工作的辦公室。
他走進我的辦公室,沒有說話,給了我一個深深的擁抱,然後留下一紙畫仙板,上面寫著《楞嚴經》句。
「佛說如此知肉身艱難,悔之珍重」,他在其上題記。
十年來,這畫仙板都掛在家中最明顯的地方,我有時一日見之數十回,或百回呢,不知道;
有時就只是過眼了,知道,人間有著祝福。
我到無夢寺,心中有著一願。
所以就來了。
也沒多去哪裡,就是睡醒了,去看蔣老師文章裡提到的那些在時間中殘損而依然微笑的佛像,去遶塔。
蔣老師當時去無夢寺,曾用手機傳來若干無夢寺的照片,包括那些佛像,當時我非常震動。
甚至想到,這些怡然自在而微笑的佛像,多麼像佛之化身在說法啊!
夜裡的聲響是一種微妙的震動,壁虎在唱歌。
我想著夜前,一隻麒麟尾的流浪母貓,帶著兩隻小貓,在我跟前,在我身旁。
我沒有食物可以給他們,所以就為他們念六字大明咒。母貓安安靜靜的蹲坐,良久,眼睛定定的看著我。
不知道是她溫柔,還是我的心溫柔,我就完全無法自制的,想哭。
但這一次,我並沒有哭出來。我知道這次的無夢寺之旅,是我的功課:要學習悲心,但不悲哀;要心中有情,但不牽掛。
那母貓安靜自在的眼神,彷彿看穿了我的脆弱,而在安慰我吧。
我的心,如果此生真的學會了一點點柔軟,想必,定是蔣老師教會我的。
就像夜裡和三隻貓的緣會,應該是生生世世的因緣而有之吧。
溷跡台北多年,塵世不免恩怨,你不怨人,抑或有人怨之。
以前每次念經、遶塔,普皆回向時,我總沒辦法為三個人祝福;
這一次,我終於可以放下罣礙,為這三個其實因為我自罣礙而罣礙我的人,回向祝福了。
這是因為追隨蔣老師而來無夢寺,我學會的另一功課吧。
2010年12月18日,蔣老師急性心肌梗塞,急救順利,之後他的復健中,我有西藏之行,
行前我簡訊跟他說,自己要去西藏了。蔣老師用簡訊回答我;請代我在大昭寺前合十。
在西藏拉薩的大昭寺前,我為蔣老師合十祈願,願諸佛菩薩慈眼慈力,蔣老師身體康健;
然後,我為母親求,為家人好友求,為工作夥伴求,為生活中的因緣者求,我一一念出名字,為他們向佛菩薩求。
但怎麼念得完呢?又怎麼會沒有遺漏呢?我充滿了惶恐,深怕漏了名字,我急得欲死,我一直喃喃的念,
彷彿念到了有一劫、一劫餘那麼的久!念到心中浮現一句:
「願眾生離苦得樂。」
蔣老師交代我的,是代他合掌,禮敬諸佛菩薩。他並沒有要我為他祈求諸佛菩薩,是我自己想為他求。
那是我生命中,第一次比較深刻的感受:清淨,平等,廣大!
若是為人,即是為己。如來說,眾生非眾生,是名眾生!
如來說微塵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剛經》中,佛說如此。
《金剛經》中,佛陀說:善男子,善女人!
想必有一世,佛也對蔣老師說:「善男子!」
我跟隨著他的一篇文章,來到無夢寺,看見一座五、六百年的南傳佛教的古老寺院,參天大樹下,有一園子,
園中放有許多被棄置的佛像,僧人收來,放在這裡,任憑風吹日曬雨淋,有些長滿了青苔。
佛像的手,依舊安然;佛的嘴角,不改微笑。
園裡蝴蝶蜻蜓飛來飛去,公雞昂首踱步,母雞攜雛覓食,偶有鳥雀停在佛像上,又飛走。
在這美麗之中,蚊子非常的多,像是在提醒我:不起分別。
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
我待得越久,蚊子就叮咬越多;初是心煩,專心看微笑的佛,久一些,就自然而然忘了癢腫。
我沒有帶蔣老師的文章來清邁,也未帶著《金剛經》到園中,然而,這一切都在我心中。
金剛(鑽石)能斷一切,唯心能斷金剛。
在踩碎枯葉的遶塔經行後,我坐在塔邊;
寺裡有兩位年輕的比丘來遶塔,一位當地女子跪於塔前,衷心祈願後,也慢慢遶塔。
每次他們繞行過我,我都覺得久遠劫前,曾經相識,經歷時間久遠,然後忘了;
他們的步履輕安無比,難以言說,讓我想到《金剛經》的開頭。
佛陀餓了,他著衣,持鉢,帶著僧團走入舍衛城中,平等、無差別的一家一戶乞食。
看著遶塔的僧人、遶塔的女子,我彷彿打開了一部《金剛經》。
塔旁,日照熾然,但仍有風吹,風吹著原上之草,多像我那不知如何降伏的心啊。
我起步,決定再走回到園中,再多看那些佛像,向每一尊佛像合掌。
我忽然覺得此生,其實我並不認識蔣老師;我只是一名讀者、一名眾生,憑著一篇文章,來到了無夢寺。
●2014/01/07 聯合報
..............................................《作身家影》..............................................
許悔之本名許有吉,1966年生,台灣桃園人,臺北工專,也就是現在的台北科技大學化工科畢業。
他從1989年起就從事文學編輯工作,曾經擔任過《中時晚報》、《自由時報》等台灣知名報刊的副刊編輯和主編,
目前擔任《聯合文學》月刊和出版社的總編輯。雖然,許悔之從童年時代就喜歡看書,
國小、國中時期就時常參加寫作比賽得獎,23歲開始擔任編輯工作,他的人生和看書、寫書、編書結下了不解之緣。
不過,儘管大半生歲月都和書有關,許悔之卻認為他的投身寫作並非受到天賦才能的加持,而是青春期反叛下的產物。
他在就讀桃園著名的私立中學復旦中學時,覺得看什麼事都不順眼,覺得所有的人都不了解他,這樣的生活當然極端苦悶。
為了從糾結的心情中超拔出來,許悔之開始大量閱讀,渴望能從文學中找到宣洩的窗口。
漸漸的,在閱讀作品並且汲取書中的精華之後,許悔之不但體會到閱讀的快樂,創作神經也被啟發了。
有一天,他看見報紙上有幾行短短的字句,十分契合他的心境,這令他欣喜萬分,心想:
原來,心情的起伏只需要幾行字就可以說得完啊!於是,他以最符合當時體內叛逆因子的表達方式,開始從事詩的創作。
當時的許悔之正處於青春期的矛盾之中,他想訴說心中的感觸,卻又不願意把自己完全暴露在陽光下,
而詩,可以用最隱晦、最含蓄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情境,可以發洩情緒,卻不必一清二楚。
於是,在想說,又不想說清楚的微妙拉扯下,「詩」成了少年許悔之與外界溝通的最佳管道。
開始寫詩之後,許悔之開始參加文藝營,和同樣愛好文學的朋友以詩相會,也在同好的號召下,
在1985年創辦「地平線詩社」並出版詩刊,擔任總編輯,就這樣,許悔之一步一步的踏上了文學之路,
也從此著迷於將神聖幻覺變成永恆的幾行詩句。
多年來走在文學路上,讓閱讀和創作成為和許悔之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他認為:閱讀是淨化、淘洗生命的過程,而以文學作總結是很好的樣態。
許悔之說過:「閱讀」是他生命中感到最自由的時刻,
他形容自己閱讀的狀態,就如同是處於《哈利波特》書中的隱形斗蓬裡,
在享受閱讀的時候,其他所有的事都不會侵擾到他,也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感到恐懼。
從小培養出來的閱讀習慣和對文學的喜愛,成為許悔之創作的養分,不過,他卻始終不認為自己是天才型的詩人。
他曾經說過:不是天才的人如我者,還是要多閱讀。
他也曾經剖白:往往會因為領悟得不夠,而在自己的創作中隱含他人的創作色彩在內。
他更坦言:一直到第四本詩集《我佛莫要為我流淚》才找到自己完整創作的生命。
事實上,許悔之早期作品固然有模仿的痕跡,不過,由於他在創作的同時,不斷謙虛的自省,並從書中、生活中汲取養分,
而使他的創作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並得以擺脫年輕時期的探索與模仿,建立自己的獨特風格。
許悔之不僅是受歡迎的詩人,也是出色的編輯,對他來說,編輯也是在寫一首詩,
於是,「詩」轉變成為他生命中的另一種狀態,讓許多生活片段都像詩一樣,等待著被觸碰、引動。
他從事編輯工作多年,他認為:這份工作可以藉由文學彰顯人的價值,是他熱愛並且願意積極投入的終身事業。
除了詩以外,許悔之也寫散文和童話,他曾經多次獲得台灣的重要文學獎,重要詩集有《肉身》、《我佛莫要,為我流淚》、
《有鹿哀愁》、《當一隻鯨魚渴望海洋》等。
說明:
許悔之年輕時期的詩作純情浪漫,表現出急於尋找安頓的自我風格,直到出版詩集《肉身》、《我佛莫要,為我流淚》之後,
他以宗教揭自我肉身與靈魂的詩風就此確定。許悔之善於從感官切入,把人的存在和內在心思加以解剖、反思,
也擅長以佛家經典入詩,出現代人感官世界的掙扎、矛盾與懺悔。
原文:
《有一種哀傷的獸》
有一種哀傷的
獸
鎮日喘息不已
蹲踞在
我的心頭
偶爾
牠伸出多涎
的舌頭
用一種低頻的
溫柔
聲調
呼喚秋風
撲撲的落葉
掩蓋我
我知道
那是行刑者的
苦痛
唯獨牠
才能成全我
牠呼喚風雷
要我把羊群
交付在牠手中
海水讓出路來
在沙漠中
牠對我顯示
無所不在的大火
牠說:來來!孩子
我帶你到
沉淵的盡頭
那諸神永不降臨的處所……
我拒絕
但是,我點頭
《千分之一秒的流星雨》
日蝕之際
土吸盡水
水吞食火
大火引爆群星
群星撞擊地球
不要用頭顱去
撞擊地球
善男子
這一次睡去
生
或者
死
也不過是匆匆一瞥
壯闊而又,短暫
千分之一秒的,流星雨……
《大地》
這裡的淚沒有眼睛
除了一首母親的歌
除了滿山遍野的
黃土
啊太陽 落下來了
一個人走過
龜裂的廢河道
看著自己 慢慢躺下來
化為無盡的
大地
沒有姓
沒有名
不會憤怒
只有十億
十億和他一樣的兄弟
大地啊,請讓他安靜休息
血,你一定要流
流過去……
標籤:
瀏覽次數:
622
人氣指數:
7602
累積鼓勵:
349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2
6
2
2
冒險,是最佳求愛賀爾蒙/羅斯提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戀人不能是朋友嗎?/密絲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