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八月初,養傷中的我,接到朋友的電話,要我去他的單車店幫忙,他會盡可能支付薪水給我.
喜歡單車的我,喜歡幫助朋友的我,薪水多少不需多談,二話不說開始到單車店上班.
上午我處理自己咖啡豆的客人,下午到車店幫忙,往往待到晚上12點之後方才離開.
在車店的我,找到另一項證實自己能力的成就感,我是單車的百萬銷售員.
每個月光是成車,我的銷售業績都在百萬以上,有時一天的成交額就是六位數字.
原來,不管哪個職業身分,只要我志趣所在,就能有所成績.
不過,日以繼夜的忙碌,反而讓我遠離熱愛的騎車運動.
習慣性失眠的我,少了運動的幫助,身體健康更加每況愈下.
本想,到車店幫忙應該是到十月就會結束,那時會是單車店的淡季.
後來,朋友想將車店轉型,我也贊成,他說,新型態的店更須借助我的能力.
為了朋友,我也應允了繼續下去.
經營二十幾年單車店的人,有著一些固有的思維,以及對資訊化的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態.
這點我很明白,我希望他放心,資訊這一塊是我的專長.
朋友是位對朋友很好的人,這點無庸置疑.
不過,我依然時常感受到他的躁慮,對一個同樣經歷過躁慮症的我來說,我明確知道那是什麼.
就在前幾天,因為一張標籤的列印成了導火線,他的情緒失控,他計較的地方如我心中所猜測.
一個口口聲聲說不在乎,一個常常說不計較的人,其實內心是很計較在乎的.
一個大男人在店裡鬧了小孩子脾氣,對一個朋友當面咆哮,只為了他自己搞不清楚狀況,卻又不願意信任他人.
於是我想,該是到放下的時候.
我當初幫的是朋友,而不是一個以出資者自居,處處亂調的人,更不是一個以老闆自居而為所欲為的人.
既然朋友的對等已不是朋友的對等,接下來的共事也非必須.
我放下的離開,離開後放下.
這幾天,我終於睡得好,慢慢活,與我漸行漸遠的身心健康也拉近些.
跑了幾位差點流失的咖啡豆客戶,解決一些問題,穩固了客人.
哈!
人的成敗往往是在於自己的一念之差,我自己也不例外.
朋友當初好似三顧茅廬,請出我幫他操刀與管理店面的經營.
最後竟破局於自己的沒安全感與躁慮.
我幫人盡心盡力的佈局,肝腦塗地似的貢獻,不求高薪,只求對方的尊重與信任.
少了尊重與信任,所有的宏圖大業都將功虧一簣,更別說永續經營.
常以臥龍自居的我,有著對自己信心的傲氣,更深知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
如今,又歸閒雲野鶴,又可以騎著單車到處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