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05981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佛說十善業道經-25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說十善業道經-27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佛說十善業道經-26
作者: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日期: 2011.10.06  天氣:  心情:


佛說十善業道經 (26)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恭敬整理

《華嚴經》云:「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是真心,「識」是妄心,真心與妄心是一個心。完全覺悟,沒有迷叫真心;帶有迷惑,就叫妄心。什麼是迷惑?妄想分別執著。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是妄心;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真心就現前。決不是說妄心外面還有個真心,真心與妄心是一個心,真妄不二。真心是能現,能現宇宙虛空,即十法界依正莊嚴,一真法界也是真心所現。《華嚴經》講的華藏世界,西方淨土講的極樂世界,都是真心所現,所以沒有變化。那裡的人各個無量壽,永遠不衰、不老、不病。由此可知,我們會老、會病、會死,這是妄心造成的,妄心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假如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斷盡,我們與諸佛如來一樣,也是不生不滅,不老、不衰、不病。因此,佛與眾生是平等的,沒有高下。
 
如果我們把執著放下,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就超越六道,這個人稱為阿羅漢。阿羅漢、菩薩、佛,是佛陀教學的學位名稱。拿到阿羅漢這個學位,永遠不會再退轉到六道去受苦,這是第一個學位。若進一步,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不分別,就稱作菩薩。由此可知,阿羅漢雖然不執著,尚有分別。菩薩不執著也不分別,比阿羅漢高,但是還沒有超越十法界的範圍。必須把妄想(無明煩惱)斷幾分,《華嚴經》講的四十一品,只要斷一品就超越十法界,入一真法界。剩下的那些微細妄想,大乘經講要三個阿僧祇劫,才能斷乾淨,這才拿到最高學位:「佛」。
 
「妄想、分別、執著」,這是通俗的講法,佛學名詞是「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就是執著,塵沙煩惱就是分別,無明煩惱就是妄想。我們被妄想分別執著蒙蔽,連作人都不自在,天天生煩惱,到哪裡都分別身分、執著身分,要有我的地位、我的名譽,有這些東西就有生死,就有因緣果報。你有善念,在三善道受報;有惡念,三惡道受報;這個念頭沒有了,六道的因沒有了,六道的果當然就沒有了。
 
羅漢、菩薩、佛到六道是「乘願再來」,幫助眾生解脫的。雖然在六道裡現身,也很自在,如觀世音菩薩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如果他有一個身相,就不能現第二個身相。我們執著這個身是我,這個相是我,就不能現第二個身相。他們沒有執著,所以能隨類變化。變化也不是自己心裡想:「我想變什麼」,這又變成凡夫,又有分別執著。他的變化不是自己想,是隨著眾生心想而變,自己決定沒有想;想是執著。
 
中國古人造的字很有味道,「思」是心上畫許多格子,格子就是分別;「想」是心上有相,想是執著。「心」是什麼?將「田」、「相」都拿掉,剩下的才是「心」。所以,中國字是智慧的符號,是提醒人們覺悟的符號。有思有想,決定是六道凡夫;阿羅漢有思沒有想;菩薩是沒思沒想。因此,經上說,佛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話;佛要是說法,他就有思想。所以佛經不可以用思想去研究,佛沒有思想,你用思想去研究,變成你的胡思亂想。「願解如來真實義」,是離開思想,就能體會到佛的意思,這是真實智慧,圓滿的智慧。
標籤:
瀏覽次數:7    人氣指數:7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佛說十善業道經-25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說十善業道經-27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