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038536
 濤哥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為你消盡輪迴,為你世代無悔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有了你才知道什麼是“牽掛”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現實社會,人人都想出人頭地
作者: 濤哥 日期: 2012.04.18  天氣:  心情:
現實社會,人人都想出人頭地,鶴立雞群,獨佔鰲頭。在追名逐利的同時疏於家人,忽略朋友,喪失了生活本有的樂趣。爲了一套或幾套房子,可以淪為房奴。爲了迎合外來美譽可以扭曲自己的心靈。爲了爭權奪利而勾心鬥角。身份不可謂不榮耀,地位不可謂不顯貴,依然貪婪無度而不滿足,並將其冠以積極進取的美名,一不留神便做了自己的掘墓人。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因為慾望的溝壑難平,而不滿足平淡安詳的生活,不惜以身試法而踏上一條不歸之路。

許多時候,內心充滿著洋洋自得,或在內心引以為傲的東西,實際上並不具有自己想像的價值。絕大多數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具有表現自我的衝動,這也無可厚非。人類喜歡表現自己,就像孔雀喜歡炫耀美麗的羽毛一樣的正常。其原因就在於人的內心裡都有一種感受自我價值的需求,而這種需求的感受,往往是從與別人的對比中所產生的優越感而來。或者因自己的財富比別人多而感到了不起,或者因為自己是名人而感到飄飄欲仙,或者是因為自己的地位高而自覺高人一等,甚至是因為自己出生在比較富裕或顯耀的家庭或世人嚮往的地區而引以為傲。再者,也許是因為自感猥瑣,卻又不甘心湮沒在世俗的滾滾紅塵當中,採取玩世不恭的態度而借題發揮,抱怨社會以開拓自己,人前賣弄淺薄之舉以期得到別人的稱許而自以為得意。這些浮淺鄙陋的心理基礎,充其量能為自己營造一幢海市蜃樓,無疑是撐不起人生這座雄偉的建築的,更樹不起人生的這座豐碑。《老子》提醒我們要“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一言以蔽之。

腳上的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腳知道。高跟鞋縱然使人亭亭玉立,那不過是別人眼中的事情,自己又何嘗不想擁有腳下之輕盈和便捷呢?人是唯一主動尋求虛榮的動物,因為只有人才會在同類面前臉紅。我不知道自己應該為此臉紅還是不臉紅,我唯一知道的是世界上居然還有那麼多是我所不需要的東西。

對名譽的渴望和對財富的貪婪,二者並無本質差異。皇帝的焦思苦慮,乞丐乞食為腹,在地位上他們有天壤之別,而他們的痛苦情形又有什麽差別呢?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更何況絕仁棄義的天下大盜之德,其人格一定會比乞丐更高嗎?

萬事勞其形,百優撼其心,跳樓或自殘的人,絕非不聰明,但聰明人做起事來未必有益。許多焦慮煩惱以及事與願違,不是因為太笨,而是太聰明。哪條魚不是因為貪吃而上鉤呢?哪一位高管大腕兒不是因為欲火彭彭而使一世英名自焚於己的呢?虎豹不就是因為皮毛的美麗而招到捕殺嗎?猴子不正因為敏捷而被人捕捉嗎?這難道不是“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的翻版嗎?

慾望與貪婪是一對把兄弟,如果你指望滿足自己的慾望而獲得快樂,那你就會成為一頭拉磨的驢,為吃到掛在嘴邊的玉米,無休止地探著嘴巴前行,而你最終的所得,將永遠寄託在無休止的希望中,因為目標永遠都有下一個。作為社會人,你要達成自己的每一個目標,哪一個不是在“爭”字上去落實呢?“爭”就是“搶”的別名,“搶”就是“掠奪”別稱,“掠奪”就是“戰爭”的開元,而“戰爭”撕掉的就是“社會達爾文進化理論”之下 “競爭”的遮羞布。能夠想像得到,撕掉遮羞布的人類將會與禽獸何異,其發展過程又將意欲何為。它與中國古聖先賢所倡導和持守的“天下大同”的人類文明相比,已經無恥到了極點。這就是西方價值觀的本質,就是不折不扣的“社會達爾文理論”主義的弱肉強食的嘴臉。滋生兩次世界大戰起源的土壤是西方文明,而西方文明賴以進步的根本依據便是科學技術的進步,而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就是啟動世界大戰的元兇。縱觀世界大戰結束至今的世界五大洲的眾多角落,其連綿不斷硝煙戰火和各種矛盾與衝突當中,有哪一個沒有“社會達爾文”深深的烙印呢?從這一角度而言,西方文明的負面效應,無疑是毀滅人類進步的罪魁禍首,而它身披的,卻是“民主制度”的外衣,其本質不過是各個利益集團之間鷸蚌相爭的口食而已,不過是狗咬狗的籌碼而已。而作為狗的主人的那個“民主”,不過是為人民而畫的一張上帝的神像而已。你可以膜拜它,但它能不能給你任何好處,狗說了算。

這套理論顯然與屹立在聯合國總部的中國古人所推崇和堅守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精髓背道而馳!南轅北轍,不可同日而語。說穿了就是婊子立了一塊牌坊,只是可惜了這塊聖潔的招牌。“社會達爾文”不去,人類就不得安寧。西方發展史,就是一部血粼粼的滅絕人性的歷史!縱然它擁有令人瞠目的物質生活條件,也不過是一件披在凍餒裸體上的襤褸彩衣。偉大的革命先驅者孫中山說過:“除機器設備和科學技術這兩樣東西,西方世界在政治文化等其他任何領域,都與中國無法相比,他們要向中國好好學習。”點睛之句,躍然而現,精闢之極。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謎,其日固久。”依託五千年燦爛文明的華夏文化,今天的國人奈何捨本逐末,自傷其臂,舔食劍鋒之蜜?!若太陽下同萬物,蒼生何由仰照!!

自比萬物靈長的人類能夠把自己等同於禽獸般的進化嗎?

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人類求“大同”的基礎何在?人類道德與社會秩序的立論根本何在?“社會達爾文”將把人類帶向何方?

從當今人類世界一眼望去,人類社會的進步,要遠遠滯後於其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類整體的生存空間所造成的災難程度,人類甚至不是在進步,而是在大踏步地倒退,是在無休止地加速自我毀滅的進程。

對於不知道滿足的人來說,他擁有得再多也是一個窮人,所以他需要不停地去爭;而對於知足的人來說,即使擁有得很少,也會感到富有,正所謂“知足之足常足矣”。貧窮和富有,不僅取決於一種客觀的標準,更取決於主觀的考量。如果人不能做到簡單快樂,那麼再多的物質財富也不會給他帶來持續的幸福和快樂,他同樣也不會給別人創造快樂。現代人生活焦慮、壓抑、困惑、空虛,成為揮之不去的精神頑疾。今天的人們掌握其擁有的物質財富,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的先民,沒有獲得本該擁有真實的、發自內心的幸福與快樂的原因,就在於他已經變成了創造財富的機器,變成了財富的奴隸,並且隨著財富的日益膨脹,這些財富變成了抽象的數字符號,這些數字符號距離他真正需要的東西越來越遠,越來越模糊不清。

“知足”並非消極的怠惰,而是消解煩惱,獲得生活的滿足。所以幸福與快樂,絕非滋生於豐盈的物質條件的土壤,它來自于明達的人生態度和了悟人生真相的覺知覺見。

一種無為的大智,能使人保持天性的平靜和愉悅,而無須向身外無休無止地追求。聰明絕頂的人,因為無所不能,總有獲得更多更多慾望,變得越來越貪婪,越來越伎巧,越來越詭詐,越來越失去淳樸的本性,從而也就越來越失去原本簡單平靜而快樂的生活,直至迷失掉本該屬於自己的人生。所以,老子才有“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之說,它能讓我們回到“嬰兒之未孩”純淨至善的狀態,擁有不同的人生。。正所謂“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正言若反,豈“社會達爾文”所能及耳?!

樸素清淨的鄉野人家,逍遙悠閒的隱居者,他們粗茶淡飯,布衣斗笠,恬淡自適,飄逸安然,自給自足,活得如此真實,如此愜意。他們追求適其本性和道德的圓滿,自得自適,出自本然的快意,而無須憑藉任何外在的事物。他們能如此觀照人生并身體力行,無非是拋棄了一個“欲”字而保持了一個“澹”字。了悟人生,明達事理,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形體不蔽,精神不散,何棄之有呢?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而對於一個人的人生來說,路不是大家踩出來的,你所走過的軌跡就是你一個人的路。面對人生的抉擇,別人的評價很重要,但卻無法逾越你本人對自己內心深處所能體察的真實想法和對它的感受,這便是無愧我心,無愧社會,自然而然,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隨其所住心安樂。
標籤:
瀏覽次數:186    人氣指數:3786    累積鼓勵:180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為你消盡輪迴,為你世代無悔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有了你才知道什麼是“牽掛”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