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瑞克總結這一系列的「操弄者」人格,當中無分性別與社會角色,可以是父母、情人、朋友、上司,總之,作為操弄者,他們通常會「主動」為身邊的人帶來災難,主導操弄者言行的,正是上述的人格特質渴求的支配地位、權力慾和價值觀,不論他們是否清晰察覺自身的處事方式,行為結果促成了操弄對象「順從」自己的感覺或意圖,對他人造成巨大的身心傷害。一如布瑞克引述現代壓力醫學理論之父塞耶博士(Dr. Hans Selye)的忠告:「來自他人的壓力,是最危險的壓力來源」。受這些操弄者困擾的人,長期承受敵意和攻擊,日積月累的重壓會嚴重危害心血管健康,出現中風、心臟病和動脈硬化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三倍。
達里歐.梅斯崔皮耶里(Dario Maestripieri)著:《人類還在玩猿猴把戲? — 演化生物學家揭開人類社交行為的秘密》(Games Primates Play: An Undercover Investigation of the Evolution and Economics of Human Relationships),臺北市:橡實文化出版:大雁文化發行,2014年11月,p.9 – p.78。
[註二]:
Packer, C. 1997. “Reciprocal Altruism in Papio Anubis.” Nature 265: 441 – 443.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265/n5593/abs/265441a0.html
[註三]:
歐門(John Morgan Allman)著:《腦,在演化中:從生態變遷看大腦的適應之道》(Evolving brains),臺北市,遠流,2002年,p51 – p.52。
[註四]:
布瑞克(Harriet B. Braiker)著:《拿回你的人生主導權:看穿無形的心理操縱術》(Who’s Pulling Your Strings?: How to Break the Cycle of Manipulation and Regain Control of Your Life),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201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