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3315
 趴趴GO-海洋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10/10-10/11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愛情壞愛情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乖女孩沒糖吃
作者: 趴趴GO-海洋 日期: 2007.10.16  天氣:  心情:


乖女孩沒糖吃





內容簡介


top









個性太乖,總是走在「大家都認同」路上的人,往往因為缺乏挑戰,成長停滯.
不乖當然有代價,跌倒的次數鐵定多。
但是,常跌倒的人,更有機會看見人生的瑰麗風景。


  一位學者設計了一個「爾虞我詐」的遊戲,請來參賽者做實驗,積分差的人淘汰出局。結果發現,老是使出壞點子陷害人的傢伙,得分最差,會被淘汰出局;然而,那些碰到別人使壞,卻猶豫著不敢還以顏色的傢伙,也會淪為被剝削的一群,而被淘汰掉。


  最後的倖存者,都是一些心存善念、不先使出壞點子的人,但這些人在對手使出壞點子時必然會還以顏色,證明自己不好欺負!
也就是說,壞人和軟弱的弱者都會出局,善意的強者,才是真正的贏家。


作者簡介


吳淡如


台大法律系學士,台大中文研究所、台大EMBA雙碩士。
她說自己天生反骨,十歲就立志當作家,儘管有人勸她寫作會餓死,但她就是義無反顧。
她不停的學習,不停的改變,只想發掘短暫人生的種種可能。


  她在主持節目時閱讀別人的故事,在旅行時品嘗生活的意外滋味,在寫作中領悟人生的美妙。
她的人生就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學習、一場又一場的認真遊戲串連而成。


  她說:你一定要選擇自己要過的人生,因為你不想做的事,一定做不好;盡力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才能活得讓自己和別人都覺得賞心悅目!








top


乖孩子,沒糖吃


有個朋友,是我看過最快樂的醫生。


  他是一位技術相當高超的整型醫生,不過,他說自己最高超的手藝不在手術台上,而在於球場,只要是球,他都很擅長。從全民健保實施之後,醫生的收入難免受到影響,台灣不快樂的醫生越來越多,但他一直蠻快樂的。只要有朋友邀他打球,他一定奉陪;因為不求升官,只是本分的上自己該上的班,一下班他就「OFF」了,所以雖然身處「白色巨塔」裡,他還是每天「活在當下」。


  一個人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活得開心,跟他的性格與人生觀當然有關係。但他能夠無後顧之憂的原因之一,也在於他有個很慷慨的哥哥。


他哥哥已有數百億身價,是一個很年輕就開始創業的企業家。


  「我們家就我最會念書,我哥哥只愛玩不愛讀書,個性又很硬,從小我爸爸就告訴我,將來如果有成就,一定不要忘了哥哥。」他說。


  「我依照爸爸的期望念了最好的中學、最好的醫學院,照家長的願望當了醫生,然後慢慢發現,醫生已經變成一個不太能獲利的行業。我哥哥完全沒有遵照爸爸的期望念書,早早出了社會,由於他很有冒險性格,很早就到對岸做生意去,沒幾年時間,他變成一個擁有數百億身價的成功企業家,事業版圖還在擴展中。還好,哥哥沒有忘了我,有好處都會分給我。」


我們都很羨慕他有這樣的兄弟,這比含著金湯匙出生沒壓力。


  「我常常在想,書念得太好、個性太乖,或許不是一件好事,正因為我凡事都合乎父母期望,所以我總是走在『大家都認同』的路上,我找工作很容易,所以從來沒想過要自己創業;我從來沒有遇到困境,所以不需要去思考,人生或許還有另外一條路走;我怕犯錯、怕有人說我不好,所以只要有一點危險,我就會避免,這些顧忌,使我缺乏哥哥的創業魄力。我一直到現在還在懷疑,現在這個行業是不是我的真正興趣。」


  是的,任何新事業的開創,都需要受到一些「除此之外無路可走」的逼迫,也需要許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險精神,一直走在順境,擁有很多容易就被現實社會接納的條件的人,往往缺乏這樣的精神。


***


  近幾年來,我認識不少很值得欣賞的創業成功者,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我也有類似的感想:在我的人生中,我引以為傲的長處,或許正形成了我的缺憾。我從小很會考試,就算平常不是很用功,只要考前努力一陣子,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成績,以前我常常以自己「從沒有念過第二志願」為傲,但是在過了某個年齡之後,我發現這並沒有什麼好處。好學歷彷彿是一只名犬血統証明書,拿著好學歷,我很容易找到工作,並不需咬牙切齒的吃苦當吃補、追求別人的認同與肯定。


所以,我沒有辦法變成一個成功創業者。


  打開台灣女人創業成功的歷史,你會發現,大部分的女企業家所以成功,通常都因為她們無路可走。她們沒有學歷,所以必須有專長,不然,就沒有飯吃;老一輩的女性創業家會開創事業的原因,更不是因為她們本有雄心壯志,多半還是因為情路坎坷,沒有男人倚靠,她為了養活一家老小不得不爾,所以她拚了命也要努力。


  這樣的痛苦與折磨,幾乎沒有降臨在我身上。感謝老天爺。不過,這也使我成為一個不算太有出息、沒法統帥三軍、常想要偷懶過過逍遙日子的傢伙。 如果我目前還算活得不錯的話,那麼,我必須感激自己不太乖:還好我不是一個真正的乖乖女,長輩說東,我通常會走西。


  我的父母都從事教職,在同一個學校教到退休,他們一直期許我當公務員或老師,過著比較沒有風險的生活,還好我從來沒有按照他們要的方式走。他們說寫作會餓死,我說沒關係;他們安排的對象,我覺得很好笑──還好我沒有聽話,否則現在若婚姻失敗,我一定會回家怪爸媽誤我一輩子……爸媽沒有錯,他們只是希望女兒跟別人家女兒一樣乖巧平順過活,他們只是不太了解:我不想看到太單調的人生風景,天生對新鮮的挑戰總是很著迷。


  想想,其實我現在擁有的,讓我活得充實的一切生活,都是因為我不太乖、太有意見而來。不乖當然有代價,我跌倒的次數實在不算少。但是,人生是禍福相倚的,常跌倒的人,必然知道,跌倒時賴在地上哭是沒用的,他會漸漸學會怎樣不再被絆倒,怎樣假裝沒事站起來。不久前,曾經對我的叛逆很是頭痛的爸爸,忽然對我說:「我其實很羨慕妳,妳好像一直在過自己要過的生活,看來也還過得蠻快樂。」


  有一段時間他覺得我是個很不聽話的女兒。從少女時候開始,我就學會報喜不報憂,從來不要求幫忙,什麼都是先斬後奏,以至於他一點參與感也沒有,連聯考時都自己填自願,找到工作、離職、找對象、分手,全都是一人意見,他再反對都來不及,簡直完全無視於家長尊嚴。我沒告訴我爸,有些自己曾經堅持過的選擇的確很蠢,有些傷曾經很痛,有時候我真的好想有人幫忙,但因為我不是乖女孩,我沒有選擇聽話,必須自己扛起每一次選擇的結果。我學會堅強、學會不怕,所以我活得還蠻過得去。


***


成長背景和個性使我變成一個「有事一肩扛」的人,但這也有問題。


  曾有一個經驗告訴我:你可以很乖,但你要在必要時得發出自己的意見,該爭取時一定要開口。


  我當上班族時,曾經接任過一個小部門的主管,我第一次開始有人可管。那個部門只有我和兩個同事。在我們的努力下,我的部門不斷的爭取到新的合作案,在我當主管的半年後,業務量是本來的三倍。


  我和同事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業務增多固然讓主管高興,但也讓我們累得喘不過氣來,我愁眉苦臉的撐了三個月後,自覺不支,常忍不住私下抱怨我的大主管,他怎麼沒看到我們這麼辛苦,還把新的業務一直交過來,更常挑剔我們做得不完美。


  有一天,大主管終於發現我的臉色很不好看,他叫我和他談談,我告訴他,工作份量已經增為三倍,而工作人數不變,我快做不下去了。


  他怪起我來了:「妳為什麼不早告訴我呢?我一直等著妳來跟我多要幾個人,沒想到妳竟然什麼都沒說,所以我以為,妳這個單位可以勝任更多工作量,是妳自己製造了自己和妳那個部門同事的負擔!」


  天曉得當時很年輕的我何等驚訝。原來,他不是不知道,只是在等我開口,而我竟然笨到不知道自己可以開口!


  我以為自己還是學校裡的好學生,老師多給一些功課壓力,我就多花一點力氣,靠個人小聰明把功課做完。我從沒想到,原來我是可以提出要求的。
在工作上,我忍辱負重,只把自己弄成一隻氣??的河豚。還讓同事們跟著一起受累。


  我為什麼不開口請求支援?真正的原因應該是:我怕開這個口會讓主管覺得我能力不足,沒錯,是我自己有問題。


  聽起來很驢,對吧?但後來我發現,職場中,和我一樣乖的悶葫蘆不少。女性佔的比例更多。事實真相是:如果妳善於卸責,當然不太可能有被主管信任,但如果妳不懂得為自己爭取應得的,妳也還是咎由自取,也不配擔大任。


  兩性關係裡,更不知有乖乖牌長期默默抱怨自己負擔重、付出多,卻沒有讓對方了解,原來我也有要求。


有時乖小孩沒糖吃,是因為他不敢告訴大人,你要吃糖。
或者,糖擺在眼前,別假裝自己不要吃。


***


  太乖的孩子,通常都會逆來順受。然而,不是每個逆來順受的孩子,都會修得正果,擁有美好人生、平順命運。
但可不要以為,不要太乖,就是意謂著要你壞。


  不要太乖,意謂著你要善良,要有自己的原則。但是對於不公平的事情,你也要有反擊與反抗的意志。


至少,在你年輕的時候,你要學會有自己的原則,逆來不順受。


  最近我讀經濟學上著名的「賽局理論」,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一位學者設計了一個「爾虞我詐」的遊戲,請一大群參賽者重覆的玩來做實驗,積分差者淘汰者出局(這個遊戲有點複雜,在此就不解釋得太清楚了)。結果發現,老是使出陷害別人的壞點子的傢伙,得分最差,會被淘汰出局。


  然而,那些碰到別人使壞,卻猶豫著不敢還以顏色的傢伙,也會淪為被剝削的一群,也會被淘汰掉。


  最後的倖存者,都是一些心存善念、不先使出壞點子,但在對手使出壞點子時必然會還以顏色,証明自己不好欺負,千萬別再試一次。這些人後來會以善意的策略和平共存。
也就是說,壞人和軟弱的弱者都會出局,善意的強者,才能創造雙贏。


***


善良者贏得信賴,是最佳策略。乖孩子請不要變壞。
乖孩子若要有糖吃,要記得說出來,不要等待人家來發現你的渴望。


  選擇人生路,千萬要為自己拿主意,不要人家說哪裡好就哪裡去,走錯了才怪人報錯路,回頭都已來不及。


  乖孩子若被欺負,挨了打、跌了跤,就該知道如何避險,在職場上,兩性關係裡,有原則者的好孩子長保安康。






目錄


top


【自序】乖孩子,沒糖吃


PART1 創造精采人生的巧克力糖


選擇自己要的,給未來一個交待
成功的人都是自己的教練
什麼樣的女人才好命
二十七歲,只想退休
眼中燃燒的競爭力
窮得有品味才高尚
限量精品的迷魂陣
「自找麻煩」換好命
不怕入錯行,就怕沒入行
金錢觀來自父母
誰真的有一技之長


PART2 尋找真正價值的棉花糖


人生的價值在於享受生活,而不是奢侈!
感覺錢的重量
雞犬不能一起升天
賣竹竿的為什麼不會倒
垃圾也可以變黃金
不想累死,也不想閒死
越有錢越有吸引力?
體貼與識相之間
卡債與自殺不是孿生兄弟
錢加上舊怨就是感情炸藥
媳婦頂多只是乾女兒


PART3 製造自我夢想的可樂糖


什麼都阻擋不了我,只有天空才是我的極限!
像柯南一樣的女孩
數學考七分的精算師
沒有腿的超人
不是天才好處多
讓兩大公司打官司的優質人才
一夫七妻的現代國王
女黑手變教授
在窮困時找出路
做別人分身最辛苦
史上最牛女祕書


PART4 擁抱熱情與自信的麥芽糖


態度誠懇才能繼續成長,堅持希望才能點燃熱情
熱門與熱愛
最怕能力弱、野心強
別變成「綠巨人」
三萬字黑函整不垮
遇到小人千萬別逃走
世界本現實,英雄要堅持
世態炎涼好成長
別用別人的笨來懲罰自己
你不急,我很趕
揹著阿斗往上爬


PART5 吹出豐富生活的泡泡糖


發自內心的體貼與無言的溫柔,才是最珍貴的禮物
好心反而變壞人
愛就是為他設想
世上最難看的胸花
因為不甘心,共度一輩子
經濟不好,脾氣很難好
捨不得,損失更大
賭氣就是不爭氣
別掉進挖好「話坑」裡
撿回失去的味覺
發神經創造人生美好回憶






內容連載


top










  • 內文1


  • 窮得有品味才高尚
    真正的有品味:看似一無所有,但感覺擁有一切,
    就算有天失去所有財富,仍會務實對待生活,
    那些炫耀名牌的只是「富還沒過三代」的暴發戶。

    我曾在餐會上遇到一位自稱是「時尚達人」的女子。她自稱只用名牌,而她所謂的名牌,還得要在歐洲本地製作不可。

    「我買名牌還可以賺錢。」她說。

    這句話讓我有些疑惑。現在世界各地的名牌價格差不了太多,除非不須支付機票費用,進口名牌水貨已經沒什麼賺頭。

    「這三年來,光是我把名牌的防塵袋和紙袋拿到網上拍賣,至少就賺了三萬元。」她說——雖然買名牌時防塵袋和紙袋是附贈的,但我屈指一算,要將一到三百元不等的袋子,賣到近三萬元的數量,恐怕她花在購買名牌的總價,至少有幾百萬台幣。

    「只有名牌,才能在用過之後,還有人要買。」她很得意的告訴在座女子這個觀念:「比如說,我買一雙名牌高跟鞋二萬元,穿了一季,還有人用八千元跟我買。如果是一般三千元的鞋子,穿了一季後,恐怕都還不好意思送人。」

    她認為,這樣就是賺了八千元,不過,按會計原則來看,一季就虧損了一萬二千元!比把三千元的鞋子穿壞後直接丟進垃圾桶還虧得多。

    我當下沒有和她辯解什麼。最近聽說她債台高築,滿屋的名牌要打折出售。不過,她還洋洋自得的告訴朋友:「還好我買的都是名牌,都賣得出去。」不計成本、只求賣得到錢的理財概念,還真讓人佩服。

    目前,電視上還有理財專家,教導女人「把名牌買了之後,小心翼翼使用,再用保鮮膜包起來,將來還會增值」的概念,也是不可思議的理財概念。有些皮包或許會漲點價,但這種買名牌求賺錢的手法,聽起來並不大氣,還很俗氣。
    有本書叫做《窮得有品味》,是一位五百年前就家道中衰的歐洲伯爵所寫的,他說:所有用錢買得到的東西,都不是值得誇耀的奢侈品。他嘲笑歐洲的足球明星「手上拿著LV包,身上穿著名牌服,訂婚時送上價值四萬歐元的鑽戒,說這種人品味超群,肯定是在開玩笑!」

    他說,真正的有品味:看似一無所有,但感覺擁有一切,就算有天失去所有財富,仍會務實對待生活,那些炫耀名牌的只是「富還沒過三代」的暴發戶。書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應是給虛榮者的金玉良言吧:

    「真正的奢侈,不是金錢多寡或排場大小,而在於你有沒有能力擺脫庸俗!」

  • 2

  • 不累死,也不閒死
    在全有和全無之間,有許多折衷的方式,
    休息一下,讓視野離開戰場,
    反而可以把自己的方向和意願看得更清楚。

    小閻說她好累,好想休息:「我已經工作十年了,都沒有好好放個假,我好想辭職……」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她抱怨。這幾年來,每次看到她,她都很哀怨。

    「休個假吧?」我建議。

    「唉,不行哪,走不開,怕我一走開,回來時就要面對滿目瘡痍,回來收拾殘局更累。」她說:「我上個月本來已經請了假,臨時卻取消了——」

    說來,是她自己想不開。

    會一直抱怨工作很累的人,通常有幾種狀況:一是能力不足,二是能力太好——所以能者多勞。

    自認為能力太好又把自己累死的人,通常又有三種可能:一是不懂拒絕,什麼事都往肩膀上扛;二是不懂授權;三是號稱完美主義,連小地方都想要顧得很精細,一點瑕疵也無法容忍——然而,太愛修補小瑕疵的人,常會犯了見樹不見林的毛病,總在大方向出紕漏。

    小閻工作能力很強,顯然是能力太夠。但她三種可能都有——什麼都要扛,不放心別人做,又想要把所有事做得盡善盡美,所以自從出社會以來,每天都喊累。常常犧牲睡眠,以達到工作上的自我要求。

    近來她已經到了崩潰的地步,一直嚷著辭職,辭呈已經寫好了,也放在老闆桌上,被老闆退回——顯然老闆也知道她勞苦功高,是個好夥計。她一直在考慮,要不要真的「去意堅決」的再把辭呈往老闆桌上擺。

    「妳真的不喜歡這個工作嗎?」我問。

    「不,我只是累了。」她說。

    「累了,那就休息,而不是辭職。」我說。「如果妳並不討厭這個工作,顯然精神崩潰是妳的問題,而不是工作所帶給妳的問題。現在,趕快休假,不要再帶著天怒人怨的一張臉出現在辦公室裡。出國時,請不要帶手機,不要開電腦,不要打電話回公司問進度,請默念:天高皇帝遠,不關我的事!」

    在我的建議下,小閻果然出了國。不過短短一個星期,住在紐西蘭一個沒電話的民宿裡學剪羊毛,回來之後,她對我說:「哇,我好多了,剪羊毛的時候,我還是覺得原來的工作比較適合我。」

    工作狂常陷於一個思考上的困境:以為工作一定要像談感情一樣專情不二,堅守著「不是全有,就是全無」的法則,做起事來十分拚命,不懂休息,累到極點,就想到了辭職——實際上,工作狂辭了職更痛苦,無所事事,一樣累死自己的腦袋。

    在全有和全無之間,有許多折衷的方式,休息一下,讓視野離開戰場,反而可以把自己的方向和意願看得更清楚。

  • 3

  • 像柯南一樣的女孩
    一直以為自己很堅強,其實很遜。
    相對於這一位像「柯南」一樣身高的女孩而言,
    曾讓我覺得「實在過不去」的人生障礙、壓力與折騰,比她小得太多了……

    到台大上課時,一位男同學眼眶紅紅的。我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說:「沒事,剛剛看了《商業週刊》上的柯教授女兒的故事,我哭了三次。」

    我笑他太「娘」,什麼故事值得一個中年男子哭三次呀。第二天我有事飛香港,在機場買了同一本雜誌,在飛機上,自稱「看盡人生悲歡所以鐵石心腸」的我,竟然看完一篇文章,也哭了三次。

    故事的主角是我的老師,台大管理學院的柯教授和她的女兒,像柯南一樣的女兒。我修過柯教授兩個學期的課,也看過他的「柯南女兒」,只是當時並不知道,默默坐在課堂上的這一位陌生同學是他的女兒。

    二十六歲的女孩,只有十歲孩子的高度,基因突變的發生率只有四萬分之一,小孩的脊椎出生不久後就開始彎曲,成為一個六歲以前都必須包著盔甲的孩子,而因為脊椎壓迫所產生的各種併發症,讓她每週都得上一次急診室,留下了耳朵重聽的毛病,發育也比一般孩子遲緩,學習上也有障礙,然而,夫妻倆卻明白,該承擔的責任不能逃避,耐心教導著孩子,甚至還在她五歲時生下一個妹妹,怕的是自己走了,她沒有親人。

    社會上一般食衣住行的設計,都以一百三十公分為界限,如果長不到一三○,有很多東西搆不著、拿不到,為了她的未來,夫妻倆狠心讓她做外科手術,將小腿骨切開兩段延長十公分,她也很知道父母苦心,在一年手術期,每天自己忍痛旋轉螺絲拉長腿骨,歷經一整年苦刑,終於讓自己長高十公分。她雖然學得比一般孩子慢,但卻憑著努力得到美國唯一的全球高中生傑出金牌獎,念了美國的衛斯理大學,進入最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目前,一個人到哈佛進修碩士。

    柯教授說,我要自己看到她的能力,而不是她的障礙。

    他的女兒說,只有天空才是她的極限。

    我是個難掉淚的人,看到這一篇訪問稿哭了三次,是因為,我感動於女兒的志氣,感動於這一對父母的付出——在感動之餘,也覺得自己……實在很遜!

    一直以為自己很堅強,其實很遜。相對於這一位像「柯南」一樣身高的女孩而言,曾讓我覺得「實在過不去」的人生障礙、壓力與折騰,比她小得太多了,而我竟然無法抬頭挺胸說出:「什麼都阻擋不了我,只有天空才是我的極限!」 多麼波瀾壯闊的胸襟。

  • 4

  • 熱門與熱愛
    所謂的熱門行業,都會隨時代而改變。
    相信自己獨特的眼光不斷努力,
    冷門也可能變成熱門行業。

    有個美國的企管顧問公司曾對退休老人做了調查,問他們:「回顧一生,你事業上最大的遺憾是什麼?」

    結果,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回答:最大的遺憾,是選錯了職業。

    為什麼會選錯職業?這些終身抱憾的人,又有大多數表示:他做的行業,是當時熱門的行業。

    當然,這所謂的熱門行業,並不是他熱愛的行業。

    而所謂的熱門行業、熱門大公司,都會隨時代而改變。現代的熱門行業,在還不受注意時,都曾是「冷門行業」,靠少數勇於在「冷門」中嗅出時代趨勢、相信自己獨特眼光的創業者努力,才慢慢變成熱門行業。

    更有意思的問題來了:為什麼人們後悔了一輩子,都沒有轉換跑道?

    據我的分析,外在原因應該是「該行業或該公司待遇和福利都不錯」,讓員工感到食之雖無味,棄之很可惜。

    內在原因則是:這些終身抱憾的員工,都缺乏轉換跑道的勇氣,寧可在已知的泥濘中原地踏步,也不想向未知的危險叢林奔去。年紀越大,家累越沉重,人們越難改變舊路線,選擇新方向。

    我最近曾與過去在新聞界的老同事聊天,身為當時熱門公司「退除役官兵」的我們,不免發現:離開的都比留在原地的發展好,至少能夠過著比較「適志」的生活。我們離開該公司的時間雖不相同,但離開的理由都異曲同工:留在原地,已經學不到東西,每天只會被各種鬥爭的藤蔓纏身,所以年紀不大、職位還不算高、家累還不算重的我們,只好另覓新天地。目前的發展都還如意。而當時聲名顯赫、薪水比一般行情高幾成的原公司,則因為同業競爭激烈業績漸漸蕭條、變成了招牌斑剝的老字號,由於業績不佳,公司也辦了好幾次的優退,希望員工提早退休,另覓出處。

    選擇優退的員工,也有人在這幾年內創業成功,留在原地的員工,雖然都是「鬥爭高手」,卻越來越憂慮自己的前途,每天愁眉苦臉的擔心飯碗不保。

    另一份來自於美國的調查報告發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功者都回答,他們成功,是因為他們做的是他們最喜愛的工作。

    選擇職業,熱愛比熱門重要。




標籤:
瀏覽次數:238    人氣指數:2638    累積鼓勵:1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10/10-10/11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好愛情壞愛情
 
住戶回應
 
時間:2007-10-16 09:41
他, 47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作者回覆說[2007-10-16 09:54]:

啊~~我哪有常吃糖??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