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4508622
 若羽輕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學會尊重每一個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盡責、知足,就是好~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每一刻都是生命的片段
作者: 若羽輕揚 日期: 2013.10.10  天氣:  心情:

『工作是在修心』       


 


廣欽老和尚道:「工作再忙,也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我們工作是在修心,並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


 


急匆匆趕去聽一場演講,趕路中心情焦躁起伏。


好不容易到了會場,喘息未定中,看到了自己的愚癡。


去聽演講,不是要安頓身心嗎?怎麼把自己弄得急躁不安?


 


人常陷在情境中,反而忘了做事的目的。


 


我們為求更好的生活品質,追求更多的成就,疏忽追求過程中,


心要清楚明白,安定快樂,才是真正的成就。


 


不禁想起一則廣欽老和尚的故事,承天禪寺起建的時候,


一天來了很多工程人員及工程車,寺裡負責監工的師父正忙得不可開交,


老和尚突然叫住他,請他進屋去磨剃頭刀。


 


他愣住了,這是怎麼回事?


 


早不叫磨,晚不叫磨,偏在這個時候,外面有這麼多工程人員正等著處理事情呢!


他心裡急得不得了,可是師命難違,只有遵命進屋磨刀三兩下。


 


廣欽老和尚一看,喝斥道:


 


「你看,隨隨便便磨的,刀兩邊沒有磨到;你的心不平,

所以磨出來的刀子也不平。」


 


這位師父心裡很急,一聽,趕緊再去磨了一次拿給老和尚看,廣欽老和尚又喝斥他:


「一看便知是做表面工夫,隨便應付而已,你並沒有重新磨過,這刀是補磨的。」


 


這時,老和尚拿出自己的剃頭刀,又平又漂亮。


因為老和尚的心是平的,靜的,所以磨出來的刀一如其心。


 


廣欽老和尚道:「工作再忙,也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我們工作是在修心,


並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


 


人的心隨境而轉的力量太大了,心要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做自己心的主人,實在很不容易,需要老和尚的棒喝,才能看到自己。


所以我們必須不斷的、徹底的提醒自己。


 


我們常常陷在事情裡面,心是不安的、急切的,


手裡做著這件事,心裡擔心著別件事。


 


「不斷的想要得」,想要做的很多,想做得更好,


超過自己所能負荷,就是「貪得」。


 


當洗碗時,急切的要趕快洗完,好去做其他有意義的事。


因為潛意識裡認為它是「無用」的小事,諸如:趕路、等車、做家事、

運動等等,都是此樣心態。

實「洗碗這一刻,就是生命!」


 


每一刻都是生命的片段。


 


生倏忽數十載,回首過去,只留下記憶已矣,

所得到的其實也只有現在這一刻的感受。


 


當下這一刻是美好的,是確實可以掌握的。


 


每一刻,心都是平靜的,一生就是美好的。


 


一轉念,當下就不敢輕忽洗碗這一刻的生命,即刻專注在眼前的事情上,


心就靜了,安了。


 


趕路時,也要提醒自己-專注在每一踏步上,如禪師所說:「要照顧腳下」,


收起紛亂的思緒,注意步伐的韻律,和諧。


 


很奇妙的,心靜了,呼吸自然就流暢均勻,身心也舒暢起來。


 


我們每天都有很多的體悟,但正向的想法是稍縱即逝的,轉眼間,

又掉入過去的習慣。


所以反省之後的體悟? 要立即記下,〈應如是住〉。


 


整理成簡潔的字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這完全是自己體證來的,對自己最有用。


座右銘隨身攜帶,每日朗誦。


 


當境界來時,以適用的箴言提醒自己,就不致落入負面的想法之中。


 


活在當下,當下並不是現在的時候,現在的環境,


而是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讓別人快樂是一種慈悲;讓自己快樂是一種智慧!~





厭倦是因為不求自我成長
    


越是不容易到手的東西,就越想得到。 


一旦得手,過了一陣子,你又會厭倦。東西如此,人也不例外。 


因為你已經得到它,也習慣它,所以才會厭倦。其實你真正厭倦的是自


己,因為這東西落在你手中,卻變不出什麼新花樣,也就是說,你對這


件東西並沒有產生新的想法,才會覺得厭倦。越是不求自我成長,就


越容易厭倦。一個不斷力求自我成長的人,會時常更新自己,所以能夠


對同一樣東西,始終保持高度新鮮感。




靜思語: 


真正的禪,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煩惱妄想。
True meditation , is to calm , the restless mind, in everyday  living.


感恩!




轉載

標籤:
瀏覽次數:128    人氣指數:4328    累積鼓勵:2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學會尊重每一個人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盡責、知足,就是好~
 
住戶回應
 
時間:2013-10-10 03:44
他, 46歲,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