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屏溪沿岸走山沖刷產生的土石,超過二億六千萬立方公尺,相當於兩個南化水庫蓄水總容量。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的資料顯示,灌入的土石堆置讓河道劇烈抬升十到三十公尺,等同三至十層樓高度。
六龜鄉的新寶來溫泉飯店,原來四層樓,今天斜躺在河道上的空屋只剩兩層。
跨越荖濃溪的寶來大橋,砂石幾乎和橋面等高,當地人戲稱,「過去從寶來橋跳下去會死人,現在即使不小心掉下去,頂多是扭傷腳。」
「這不是我認識的山,也不是我熟識的河,」詩人醫師曾貴海,若有所失。
但是,我們認識我們身邊的山、家門前的那條河嗎?
若是氣候變遷將帶來一場場無可避免的暴雨,我們家門前那條河、那面山,承受得住新的現實嗎?
從高屏溪流域的研究發現,台灣的山川地質有五大特色。
事實1 地質年輕,多斷層
「位於菲律賓板塊和歐亞板塊聚合處的台灣,因為地質年輕,板塊碰撞擠壓,岩層破碎、斷層到處分布,」九二一地震後,足跡遍及中部山川溪流的陳宏宇說。
台灣島成形僅六百到一千萬年間,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研究所監測斷層,活動斷層為三十三條。集中在苗栗以南到嘉義間,南部則有旗山和潮州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