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某兩家銀行合併的新聞炒得沸沸揚揚,我的一個朋友卻在此時黯然離職。因為他的薪水減少了10%,公司車福利沒了,私人辦公室也被收回;但是,工作量卻以倍數增加。
從報章雜誌中不難發現,近幾年來因組織改造導致人員被迫離開長期服務公司的例子層出不窮,感嘆之餘,是不是也擔心下一個被判出局的就是自己?
根據觀察,能夠在大風大浪中存活下來的人,基本上都具有以下共同特點:
耐心等待翻身的機會
人生的潮起潮落在大型組織裡有如戲劇般不斷地上演。一個人能否平步青雲,除了能力,還要看是不是跟對老板。
有的人當紅時得以大展身手,走路有風;然而一個突發事件就可能將他打入冷宮。同樣的,今天毫不起眼的無名小卒,也會時來運轉,以黑馬之姿,成為明日英雄。
誰也無法保證在每次的賽局中都維持贏面,因此當你處於逆境時,不妨韜光養晦,靜待翻身的機會,在下一場賽局中大放異彩。
當機會敲門時,已做好萬全的準備
所謂「好運就是在機會來臨時,你已經準備妥當。」要做到這點,你必須是個終身學習的信仰者與實踐家。
環境的快速變遷讓人不進則退,學校的知識往往在工作後的兩三年間就已消耗殆盡,為了保有競爭力,必須尋求各種方法更新自己的知識,光靠公司提供的訓練是不夠的,最好能撥出你收入的一部分,用在學習與自我提升上,隨時跟上時代的腳步。
建立自己的人際網絡
你可能聽過,在職場上「會做人比會做事重要」,尤其大公司裡更是如此。在職場打滾25年,不禁要將此奉為箴言。
我 的另一位朋友,現在為某國際企業亞太區業務主管,他歷經3次公司被併,卻仍保有職位,甚至更上層樓,所憑藉的不光只是專業,公司看中的是他精明的個性與柔 軟的身段,不論面對什麼個性的人,都能投其所好,將溝通的效益發揮到極致,也因此,他能夠快速適應新組織,並且經營人脈關係。
設定「停損點」,往前邁進
當發現眼前的賽局已非你掌控,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再有翻身機會時,就別再守株待兔了。你應該將機會向外延伸然後勇往直前。一旦鎖定目標就別蹉跎,機會稍縱即逝。
當時還服務於花旗銀行的陳聖德告訴媒體說他要利用週末時間來考慮是否加入中信時,我便認為事已成定局,因為聰明的人是不會讓機會溜走的。
前GE總裁威爾許曾說:「如果你不掌握自己的命運,別人就會牽著你的鼻子走。」為了維持生存或追求卓越,組織變革已在各種規模的公司內如火如荼地展開,面對接踵而至的挑戰,你要開創先機,還是坐以待斃?
(作者黃世友,現為美商惠悅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