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98622
 Oldman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等我遇到再告訴你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解決了但是心情阿紮~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跟父母相處為什麼痛苦(轉貼)
作者: Oldman 日期: 2013.06.24  天氣:  心情:
五月號的《親子天下》做了份網路問卷調查,發現台灣孩子最令父母抓狂的幾個項目。很有趣的是,這些項目幾乎都是父母本身種下的因,例如:父母最氣孩子頂嘴,但父母若是不縱容,孩子敢嗎?孩子對父母沒有敬,所以才敢頂嘴。其實,孩子很天真,沒有什麼心機,他要什麼、不要什麼,幾乎全擺在臉上,細心的父母一看就曉得怎麼處理孩子不會反彈。教養孩子不要硬碰硬,柔性的效果最好。

在我那個年代,頂嘴是個不可接受的行為。父母總是說,有話好好講,不要疾言厲色(看到現在民意代表問政的口氣,常想,他們小時候父母怎麼沒有教)。當你從小看到你的父母對他們的父母恭敬時,你怎麼會對你的父母不恭敬?

愛是有規範的,沒有規範的愛叫寵愛,在範圍內,孩子可以盡情發展天性,但踰越規範時,父母一定要教導,因為紀律是學習的根本。

孩子會說謊,那也是父母的關係。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發現,說謊是孩子解決眼前問題的一個手段。他年紀小,不了解一個謊需要更多的謊來圓,當大腦記不得你對誰說過什麼謊的時候,馬腳就露出來了。小小孩的說謊,有時是真實和想像的區分不清,有時是表達的方式不正確。大人不必緊張,認為說謊是十惡不赦,要耐心教他正確的行為方式。

當然上學後的說謊就要追究原因了。許多時候,原因還是在大人身上。趨吉避凶是動物的本性,若是他說實話你要打他,他一定說謊話。父母不妨先檢討自己的態度,若孩子能坦白的跟大人講他心裡的話,而大人可以幫忙解決時,他不會去說謊。在大腦中看到,說謊比說實話需要更多的血流量,而大腦因資源有限,會優先選擇說實話。

發展心理學家很早就知道,對付孩子無理取鬧最好的方式是轉移注意,因為他們的注意力廣度很短,只要立刻把他帶到一個新奇的情境去,out of sight,out of mind,他被新東西吸引,就不哭鬧了。對付大小孩則可用高層次認知的功能來取代,如買不起機器人,叫他想辦法自己動手做一個。研究發現動手做是移轉孩子注意力最好的方式,因為動手促發大量神經的連接,使他專注在眼前,就忘記過去了。

孩子會倚賴父母,那更是父母的關係。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就說過,人是懶惰的,有人可倚賴,為什麼要自己做?大腦是演化來的,它知道要在這世界上生存,一定要想辦法保存自己的體力,當敵人來,別人已跑不動,你還跑得動時,你就活下去了。事實上,許多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留學生,在無人可倚賴的國外,馬上變得很能幹。父母只要捨得放手,這毛病就改得掉。

教養孩子很辛苦,夙夜匪懈,但是為什麼還有人敢前仆後繼的生孩子?因為成果的甜蜜是沒有任何東西比得上的。天道酬勤,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耐心教養他,他會成才的回報你。
他以為永遠不用跟媽媽相處。結果有天媽媽摔斷腿,所以媽媽到他那裡住。到中年他要重新再跟媽媽相處,他怕到每天下班在外面流浪到半夜才敢回去。有一天他媽媽打開冰箱說:「你怎麼在喝冰水?」他很憤怒的說:「很多人都在喝冰水啊!」媽媽說:「喝冰水對身體不好,你就是喝冰水才會虛胖。」他非常非常生氣把冰水拿過來咕嚕咕嚕喝了半罐,很挑釁。媽媽開始一直唸:「你從小就是這樣子,生活作息也不對,到現在還沒有結婚,還好你沒結婚,不然你養小孩都給他們喝冰水,全都養不大。」他就回去房間裡面哭。

他完全沒辦法跟媽媽互動。我問他知不知道媽媽為什麼對冰水這麼反感嗎?他說:「我不想知道。」我說你有沒有告訴媽媽為什麼愛喝冰水?他說:「我也不想講。」因為他一直躲著媽媽,媽媽每一次要講事情,他就好像被電到一樣,所以他媽媽就愈喜歡找事情來批評。

父母人格不成熟、做得不好,有他自己的原因,也許他的父母沒有讓他成熟,或是另一半或是大環境。其實我滿同情上一代的父母,因為整個社會風氣鼓勵他們對待小孩子的方式是錯誤的,以孝順為名,不講道理,太害怕走錯路不讓小孩探索,因此累積了很多跟下一代的心結,他們也很無奈、很寂寞。面對時代改變,他們無所適從,怕被這代人丟掉或否定,那個衝突非常的強烈。
甘心接受不完美的父母

唯一能互相了解的途徑,是這代的人可不可以甘心說:好吧!我就是沒有得到理想的父母。我們能否接受父母沒有給我們應得的東西,可是我們還是長大了,於是我開始回頭去帶著他,把他當小孩來帶。一旦跳到這種心態,知道父母被某些東西卡住,有所困境跟局限,內心成熟度沒有你高,反過來用這種態度看,你就有機會跟父母和解。

後來我請他先了解媽媽對冰水的迷信。就像小孩怕黑,心理醫生會問他為何怕黑?燈關掉看到什麼?孩子畫出一隻四腳怪獸,我們帶他跟四隻腳的狗玩,說其實怪獸就像狗一樣,我們會這樣治療小孩,不會罵:「你白癡啊,為什麼怕黑?」同樣把媽媽當小孩,「冰水傷身體?你從哪聽來?中醫師跟你講?」「我以後儘量不要喝那麼冰。」如果你願意把媽媽當小孩,她的觀念很多錯誤、很多不理性,你的反應其實可以帶動她去改變。

大部分人會說:「我為什麼要跟媽媽好好溝通?從小她什麼時候跟我溝通過?

我怕黑的時候她都直接罵我是白癡,為什麼她怕冰水我要引導她?」要做到剛講的這些溝通,必須從內心克服一個傷痛是:「我媽這輩子是沒辦法像個媽,她就是固執又不講理。」講得容易,但這非常非常難。幾乎沒有一個被爸媽霸凌的小孩願意去寬容爸媽,可是一定要先寬容,爸媽才會改變。如果到了五十歲還期待你媽有一天會變成溫柔慈愛的媽媽,你就繼續等吧!她只會愈來愈固執,永遠不會變慈愛的媽媽,你要像小孩一樣去疼她,她才會成長。(採訪整理∣李宜蓁;錄音整理∣余佩雯)出處:親子天下雜誌
=====================================================================
自己學習了好久
因為從小累積很多事情 真的一言難盡
學著放下 才有辦法跟我爹相處
但是 有時候很多惱人的事情一來
自己的耐心又蕩然無存
反而現在維持一個距離
對彼此比較好
標籤:
瀏覽次數:1168    人氣指數:1768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等我遇到再告訴你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解決了但是心情阿紮~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