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03823
 江小姐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一定沒有人有耐心看完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最近發現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就是你不認同,關我屁事?
作者: 江小姐 日期: 2013.05.21  天氣:  心情:
一次健康而有主題──不論多麼薄弱無聊──的交談(不論形式),約莫可拆解成四種訊息在個體間交流,明確推進討論進度的「主題訊息」;鋪梗搞笑活絡氣氛的「幽默訊息」;言不及義的廢話、失敗的幽默訊息、髒話等等無意義訊息集合而成的「垃圾訊息」;最後,以「我」做主詞,只關於發言者個人而對其他人而言完全沒有義務知道、也無法造成效益,然而卻每個人都會不自覺釋出的「自我訊息」(注一),這種自我訊息時常有各種變形,夾雜在其餘三種訊息間傳遞。

很多人以為要促成有益人際關係的交談的關鍵在於增加幽默訊息,其實不然,這點看許多溫文儒雅從不搞笑的人也能討人喜歡就能知道,不論造成一個人對一場談話的印象是舒適還是差勁的主要因素都在自我訊息。

根據「大多數人都希望別人了解自己,卻懶的了解別人」此一前提(你不認同?關我屁事),可以得出「大多數人都不想接收到別人的自我訊息,卻又喜歡釋出一大堆自我訊息給別人」的結論,也就是說,想在一場交談中建立好印象,你必須「盡量減少釋出自我訊息,並且盡可能捕捉對方釋出的自我訊息」,一個不斷以「我怎樣我怎樣」作開頭的人固然惹人煩,忽略別人的自我訊息也令人沮喪,而捕捉下每個人時不時不自覺釋出的自我訊息,「你怎麼會知道我怎樣怎樣?」「你那時候講過所以我記得啊」這樣的情況則能讓人感受到你的細心與被尊重,必須了解的一點是,釋出自我訊息毫不費力,然而接收自我訊息卻是非常累人的一件事。

另外,了解自己何時在釋出自我訊息、甚至能有意識的控制能帶來很多好處,例如當某人非常在意你的自我訊息時,幹,他可能愛你。

噢,或者非常討厭你。

據個人草率觀察與隨便歸納,一次有益人際關係的交談應該分配的訊息量大約是:主題訊息50%至以上、幽默訊息30%至20%、自我與垃圾訊息20%至0%。

BTW,根據生活經驗高中到大學男性間的訊息交流率大約是:
幽默訊息與垃圾訊息80%,其餘20%。

注一:「自我訊息」的概念不適用於交談的主題牽涉到「自我」時被討論的對象,對參與交談的其他人則仍適用。

我到底在講三小?↓↓

給忙碌人看的版本:
拜託噢不要再動不動噴射那些滿出來的自我訊息了,我根本don’t give a shit好ㄇ
標籤:
瀏覽次數:205    人氣指數:3205    累積鼓勵:1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一定沒有人有耐心看完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最近發現
 
住戶回應
 
時間:2013-06-03 14:09
他, 39歲,台中市,製造/供應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3-05-24 00:45
他, 34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