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613637
 sts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拜年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高速鐵路車站區聯合開發的迷思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燕巢北上到彰化田中濱海公路鐵馬
作者: sts 日期: 2013.02.20  天氣:  心情:
燕巢北上到彰化田中濱海公路鐵馬自由行

原係在燕巢幫忙同學的蜜棗園採收蜜棗,由於春節將近家裡仍需進行大掃除,故規劃有目標但無特定方向的腳踏車自由行,於2013年1月31日早上7點半左右由高雄市燕巢區瓊林地區出發到岡山區,再循1號省道接阿公店溪到永安區,循17號濱海公路途經烏樹林、下甲、中寮、茄定。

在興達港看到情人碼頭佔地寬闊無比,建築美輪美奐,使用功能可謂多元化,可能係非假日好像是蚊子館一樣,門可羅雀小貓只有一隻。還好有聳立一傍的興達港區漁會正是(早上10點)漁市開市時候,才有人群人來人往、人聲鼎沸,各色各樣的漁貨分區舖滿地面,喊價、殺價聲不絕於耳,各為自己利益折衝。

在高雄市濱海路段係最接近海邊,如騎腳踏車於海堤上,除了可順觀賞海面風光外,海風徐來真是令人心曠神怡、怡然自得,然由於此路段海堤上之路並非全部接連著,且有間斷不連接部份,致多路段必須上上下下扛著腳踏車,非但不方便且相當耗費體力,對自行車族來言真是美中不足。雖在接壤台南市前有大一片正整修接近完工, 美輪美奐、開闊、諾大的景觀風景區,然到台南市黃金海岸路段又逢正在整修,真是煞風景來得不是時候,想觀賞諾好的黃金海岸風景就如此泡湯了。

循17號省道經二仁溪、原台南市府城鬧區、直奔【鹿耳門天后宮】時已是下午二時左右了,緬懷鹿耳門天后宮則必須對鹿耳門這個地方文史加以瞭解與認識。

「鹿耳門」這個地方,係鄭成功由此開起台灣近代史的源頭,三百多年後,風帆已逝,戰艦遠離了,曾經商帆雲集的鹿耳門,如今幻化成鹽田、魚塭,真是不禁令人不勝唏噓。「鹿耳門」是古老〔台江內海〕的首要軍事、經貿大港,位於北線(汕)尾島與隙子島之間的港汛,是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登陸台灣、打敗荷蘭人、改變台灣歷史與台灣人命運的第一現場。因此,鹿耳門在全球與台灣的近代史中,確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有中外史家所稱頌的台灣之門、全台門戶、台郡咽喉、台灣八景、台邑六景、府城天險、府城三郊海上舞台 ....等等美譽。西元一六六一年四月三十日,民族英雄鄭成功率領四百餘戰艦抵達台灣鹿耳門外沙線,因水淺船隻無法行駛,鄭氏乃設香案焚香祝禱祈求媽祖助漲潮水;果然水升丈餘,於是揮軍登陸鹿耳門南岸北汕尾嶼,進而趕走荷蘭人,收復台灣,因而改寫了台灣的歷史,鹿耳門遂成為偉大的古蹟。而鹿耳門天后宮供奉的鄭成功隨艦媽祖,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鹿耳門天后宮,原由鄭成功建在登陸地即北汕尾嶼,當時稱作“媽祖宮”,奉祀天上聖母;清康熙五十八年由百官捐俸擴建為“天后宮”,咸豐五年,台灣總鎮府邵連科與曾元福各官暨三郊公局等商賈捐資重興,同治十年,曾文溪改道,天后宮遭沖毀,「開基媽祖」神像暫祀民家,民國三十六年再重建,民國六十六年復重建,目前尚未完成。 (註;以上資料摘錄自【鹿耳門天后宮】網站資料),緬懷人文歷史在此盤桓約有二個多小時,且小憩片刻後,踏著落日餘暉返回循17號省道北上而去。

俗諺;人生何處不相逢,回循17號省道不久。邂逅了一位大陸上海市籍鐵馬自由行同好,他係正寫好論文碩士二年級生沈先生,利用寒假來台自行車環台逆行一週九天自個兒單飛行程,今天係第七天。雖與他年紀相差甚多,然沿途相談甚歡,倆人均甚健談,彼此之間許多的風土人情均是話題,但他對政治則較不願談及,因之两人雖已騎乘一日應休息時段,但仍精神抖擻不覺疲勞,並沿途亦多方硺磨今日將以帳蓬夜宿於【南鯤鯓代天府】的廟埕,故由台南市安南區到北門區約有30公里,僅利用3個小時於20時30分左右,就到達了【南鯤鯓代天府】大廟。

先口頭向大廟五府千歲請示,並經廟方管理員允諾以帳蓬夜宿於廟埕北方廣場,其廟埕廣場甚為寬廣,幸此地有一水龍頭用水方便。且今雖處冬夜然天氣和暖,搭好帳蓬並梳洗完畢,並為明日早點起程,故两人於21點30分左右即入帳蓬安睡。
帳蓬夜宿於廟埕北方廣場

【南鯤鯓代天府】係供奉大王李府千歲、二王池府千歲、三王吳府千歲、四王朱府千歲、五王范府千歲和中軍府等六尊金身,即今本代天府之「開基正身」,雕工細膩,精緻有韻,威武莊嚴,炯炯有神,迄今三百三十餘年,是代天府最富歷史者。來到南鯤鯓代天府,最先映入眼簾的是完成於民國七十二年的擎天大山門,這是代天府的門戶,為遠東地區最大的五門式木作牌樓,上覆琉璃瓦,古色古香,氣派非凡,正面有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南鯤鯓代天府」樓牌,背面則有嚴前總統家淦先生的親筆匾額「蓬瀛靈山」。進入山門,向左右一望,各有一亭,如涼傘開花,南面的叫「舞龍亭」,北面的則謂「鳴鳳亭」,意取龍鳳呈祥,這是民國五十七年「戊申三百年醮」所造之鐵塔改建而來。

有一個典故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即是與「萬善爺囝仔公」爭地大鬥法;
斯時,槺榔山一片荒塚,向來為「囝仔公」所佔領,囝仔公生前是一個牧童,死後葬在這裡,因得到靈氣而成神。囝仔公知道五王要在這裡建廟,馬上提出抗議,說:「這塊地是我生前所有,埋有銅針為證」。五王反駁說:「我們早在渡海來台時,就已經看中此地,並埋有銅錢為記 」。雙方會同土地公相驗,結果:「銅針」插在「錢」孔之中,無法公斷。

雙方由爭吵轉為武鬥,囝仔公召集陰兵陰將和五王展開一場「神鬼大戰」。每到夜晚,刀槍相擊之聲遠及數里,連月不休,五王以三王爺為主將,大戰囝仔公的猛將「掃帚精」,雙方互有勝敗。後來,赤山嚴佛祖知道這件事,就請天上聖母和保生大帝出面協調,雙方訂下契約:
一、五王代囝仔公建小廟。
二、大廟來進香,小廟必有敬。
三、有福同享,光大南鯤鯓香火。
現在三王吳府千歲的神像額頭有一道傷痕,就是當年那場大戰所留下來的英勇標幟,廟方曾經多次請工匠來修補,都無法成功。

最有名的是這裡已成〔宗教觀光區〕,南鯤鯓代天府為學界譽稱為台灣「王爺故鄉」,風景秀麗,建築古雅,更為政府所肯定:民國五十八年,台灣省政府核定為「台灣省宗教紀念物觀光區」。民國七十 四年,行政院文建會評列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民國九十年核定為「國定古蹟」 用隆煙祀。此外〔大鯤園一日遊〕是最讓人咋舌,其建築庭園之大,且內容豐富,可謂全台之最。
(註;以上資料摘錄自【南鯤鯓代天府】網站資料)

受到【王爺】一夜之神恩沐浴招待,睡得相當香甜與恬適,第二天早起精力旺盛。此時亦邂逅了五人一隊自行車族,他們係進行由彰化市到台南市三天的活動,昨晚夜宿在當地民宿,與其中所見之一人相談甚歡,且有共同語言真是難得的機緣。今天因將與沈先生在雲林縣東石鄉分道揚鑣,機緣難得幾經商談,他才勉為其難的答應我,在代天府前早餐店請他吃早餐及外帶咖啡,以盡地主之誼。餐敘中適逢早餐店老闆娘係為大陸來台第二代湖南籍人,故與沈先生有他鄉遇故知、惺惺相惜之情感。

餐後即再循17號省道北上,因今天我的目的地之一即為拜訪在嘉義縣六腳鄉古林村吳圓生先生〔滴水禪舍阿土博覺悟人生的家〕,所以將與沈先生在雲林縣東石鄉分道揚鑣,一路上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到東石168線道互道珍重、後會有期,即右轉經東石大橋向前行。
由於網路地圖功課作得不甚完美,幾經波折好不容易才找到目的地,這時已係餉午之際,真不好意思打擾了禪舍主人用餐,說明來意主人熱情地送我一本他的大作〔修出自在好人生〕,隨即道謝與道別。

此地適離〔笨港海口宮天上聖母廟〕很近,所以就循166線道前往敬奉天上聖母。海口宮廟地寬廣且交通便利,記得前(2011)年來此廟參拜時,聯外道路正施工中,所以看不出此廟的氣勢,現在已完工氣象真是不同凡嚮,且目前亦正募集善款要闊建宏偉的大廟。

港口宮 (原名天后宮) 奉祀天上聖母,建自清康熙(聖祖)廿三年歲次甲子 (西元1684年),溯本宮之由來;自於三百年前, 有先民林楷者於湄洲朝天閣,奉請聖母金身渡海來台,由笨港口登陸,至蚶子寮一株柳樹下休憩納涼,欲再啟程時籜籠任挑不起,心知聖母神靈暗示,即詢諸本村居民相傳為鯉魚之吉穴,於是擇定奉祀之興基。按古文獻記載;笨港口南面東石布袋二港,北連金湖台西二港,笨港居於首要航運中心,海門遼闊,埠頭熱鬧,昔時係一繁華貿易天然大港,不盡商船常泊,漁舟雲集,實航海重要之巨鎮也,惜乎於嘉慶年間因洪水氾濫沖毀斯港,泥沙壟塞變成為海埔荒野之地,憶及難免有滄桑之感矣。其實台灣西部海岸許多港口,原本都是開發很早且商業發達;諸如鹿耳門、笨港、北港、鹿港,但都是河口洪水災害沖毀、淤積而變成為海埔荒野之地,景象則不復當年繁華。(註;以上資料摘錄自笨港口港口宮全球資訊網)

參拜聖母後即循166線道前行,在沿路两傍一眼望去大都係種植玉米, 農家禾埕上亦多晒著玉米,亦正好有農家以機械收割機在收割玉米。

然後接19線道直趨北港,敬拜朝天宮天上聖母。北港朝天宮係於西元1694年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僧樹璧奉湄洲天后宮神像來台,在諸羅海口笨港登入。時台灣荒地以闢,人口日增,笨港扼海交通要衝,船隻輳集,人口知增加尤速;彼輩均來自福建,素感神靈,無從瞻拜,故見僧人奉神像來,遂議留為主持香火,初賃民居,矮屋低簷,至為簡陋。

朝天宮擁有「萬年香火爐」擔當此傳遞香火的重責大任。且有真實神蹟;蕭氏子弟尋找父母的〔孝子釘〕。
(註;以上資料摘錄自北港朝天宮網站)

參拜並緬懷朝天宮天上聖母文史後,已將近午後四點多,為儘速北上行程又即循19線道,經元長、褒忠到崙背時已是黃昏傍晚時分。哇!不知崙背鄉卻是如此熱鬧的地方,街道有好幾條且商店人家不少,建築物有些顯得亦很高大宏偉,便利商店亦有好幾家,反而公家行政機構卻顯得很渺小,鄉公所亦正改建中,其經濟實力真不容小戱,農田的經濟作物大多為蔬菜類。

為了帳篷夜宿地點,在街道上繞了好幾圈,先到當地派出所請求是否能提供協助,但無所獲,只好又到較郊區的崙背國小校區尋覓,操場雖很寬廣且又有露營區,但露營區均無任何露營設施及水源,且又覺得離市區太遠、太荒涼因而作罷。後來在市區內找到一家銀行的騎樓,且離便利商店很近,因而決定在此住下搭帳篷。果然一晚睡得很怡然自得,且第二天6點早起時精神抖擻、精力無限的感覺。早點就在「統一超商」便利商店解決,真是方便且此家商號正有促銷關東煮買五送一! 熱呼呼地還加碼送一包科學麵,真是經濟實惠。冬天季節如果它的浴廁內能提供簡單的熱水設備,那不知該有都好呢?這是自行車族最大的享受與奢望了。

祭好五臟廟後即又尋接19線道北上,過了濁水溪的自強大橋,就是彰化縣竹塘鄉。但一過濁水溪天氣即有不同的感受,天陰陰的、凉凉的,且好像要下雨的樣子,此地似乎係中、南部的分野區一樣。我此行的目的地是返田中溫馨的家,而竹塘、溪州、田中都是濁水溪北岸由西向東相鄰的鄉鎮,所以一過濁水溪即尋堤防農田小路右轉,果不其然鄰接到提防邊小路,一路東行而去。

在堤防邊為了想騎乘時欣賞濁水溪內風光,即上坡至「田頭堤防」堤頂,不久忽聼到有人高唱卡拉OK聲,且看到翕翕郁郁一片、綠意盎然的樹林子,即尋聲而去,則看到標示牌上書著「九龍大榕公」。入內詳看在群樹下供俸著「南無阿彌陀佛」神位,經一女攤販告知此一大片榕樹僅係由一顆榕樹洐生而成(經google地圖網站查看榕樹覆蓋面積約有500平方公尺左右),其宏偉、寬廣真可與「澎湖二百多歲的通樑大榕樹」相比擬。在神位前亦建了觀世音普薩洒聖水坐姿神像與九龍戱珠的大水池,再往前亦可看到台灣高鐵高架橋蜿蜒在前,且不時有列車高速行駛其上蔚為奇觀,景點、景緻俱有觀光特色。適逢下大雨,只好聼人高唱卡拉OK音樂與躲雨,將近一小時左右雨勢漸小之後,即再循堤防邊小路向東行。

田頭堤防接145線道(彰水路)到竹塘市區內,再接152線道(溪林路),經溪州市區、登山路、左轉下田路、田中中洲路,返抵溫馨的家門已是下午13時左右了。
標籤:
瀏覽次數:166    人氣指數:2366    累積鼓勵:1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拜年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高速鐵路車站區聯合開發的迷思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