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0916
 聽弦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41018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4101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141018-1
作者: 聽弦 日期: 2014.10.14  天氣:  心情:
用彈性策略扭轉大局

張世賢

黨國復辟五年來倒行逆施,民不聊生,社會上瀰漫著希望執政者早日下臺的氣氛。但如果民進黨認為國民黨下臺就該輪她執政,卻是大錯特錯的;因為,支持民進黨起家的草根民眾,異常厭惡該黨某些人此時竟患了權力飢渴症,為卡位不惜口出惡言,同時由於該黨的表現確未如民眾預期,以致目前社會上對兩黨評價皆低。今年的七合一大選,綠營必須審時度勢,謹慎佈局,才可望掌握改造台灣的契機,具有指標意義的首都選戰,尤其是眾所矚目的焦點。

已經表態參選臺北市長的綠營諸公,相信任何一位皆可繼阿扁之後清掃積弊,再造首都風華。然而,歷史遺留於此的族群分佈問題,不可能依吾人主觀的願望消失,在首都勝選極為不易。撐竿跳選手皆知,彈性越大則跳得越高,因此在臺北市運用彈性夠大的策略,才可望捲起風潮,翻越歷史因素形成的高牆,並帶動北市以外渴望新政的民氣,一舉撂倒實質上已經禍國殃民的執政黨。

名醫柯文哲博學多聞,反應靈敏,擅於借力使力,且他講求公平正義,社會形象良好,又有改造台灣的雄心壯志,是當今翻越北市族群高牆的最佳撐竿跳選手。雖然他那快人快語的自走砲性格容易得罪別人,且尚未組成市政顧問團隊,掌握市政的能力也有待檢驗;但焉知早已厭惡虛偽政客的大眾,不喜歡他這種樸素誠實、就事論事的性格?焉知他的超強學習能力,在各方面的熱心顧問協助下,不能很快就針對臺北市政提出診治良方?且聽他最令人激賞的、十足展現自信的一句話:「馬英九和郝龍斌都能當市長,我為什麼不能?」

綠營諸公宜展現「黨外」前輩的胸襟氣度,比照陳明文、康世儒模式,勿在入黨與否的漩渦裡內耗,二○一四才可望勝選,進而在二○一六扭轉台灣前途。

(本文精簡版刊於2014/1/13台灣時報)


為短命孩童求延壽

一位父親老來得子,孩子五官端正,很受長輩疼愛。父親依照習俗,請算命師來為孩子算命,豈料算命師說,這孩子註定短命。父親找了許多宗教師為孩子祈福以求延壽,然皆言因緣已定,再如何作法都不能改變。父親煩惱不已,最後帶著孩子來見佛陀。

佛陀觀察,孩子過去生曾造福,卻因脾氣暴躁、多傷生命而帶著短命的業因。佛陀勸慰憂心的父親,要放寬心、順其自然,教導孩子恭敬待人、行善造福,廣結善緣。

從此父親每天帶著孩子來到城門口,向來往的人群恭敬問候致禮,並佈施濟助貧苦。久而久之,天天覺得滿心歡喜、輕安自在,早已忘記孩子短命的煩惱。

某日有五人結伴進城門,這對父子一樣向他們恭敬彎腰作禮,五人連忙回禮,祝他們長壽有福。原來這五人是「五無常」,因為這孩子的時候已到,要進城帶他走;但五無常在城門已經回禮祝福孩子,只得作罷。所以孩子終其一生,長壽又有福。

身有疾患莫煩惱,要抱持平常心、盡本分,時時守護好心好意。「人生來去,就像買票搭車,早在過去生畫定了去回程。既知因緣果報之理,就要把握此生,種好因、結好緣,買好下一生的長途坐票。」

過去不知不覺中犯了過錯,無意間得罪人、傷害人,藉著大懺悔的共修,可彼此提醒,彌補過失。


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在中國謂家喻戶曉,孔融是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個兒子。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四歲時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很懂禮節,巧言擅答。據傳某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讓孔融分給兄弟們吃,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給自己,其餘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哥哥弟弟們,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梨,大的應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很贊許地接著問:“那弟弟比你小為什麼梨也比你的大呢?”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應該讓著他。”

千百年來,孔融讓梨一直作為一個道德教育故事而廣泛流傳,成了許多父母拿來教育子女怎樣懂得禮儀謙讓的典範。

可到了去年這個老故事在生長在美國的一位中國小學生那裡卻遭遇了一場“孔融讓梨我不讓”的風波,從那時起我一直想知道美國孩子 對這個故事會怎樣反應,最近終於在丫丫中文學校的學中文班裡有機會得以見識,這些孩子的年齡範圍在8-12歲,學中文時間不等,以下是老師講完孔融讓梨故事後的討論記錄。

老師:關於孔融讓梨你們怎麼看?

學生:爸爸的朋友為什麼要給孔融家帶梨?

老師:作為禮物。

學生:既然是禮物一定要是好梨子了,為什麼還明顯地有大有小,不能一般大嗎?

老師:……

學生:既然梨子有大有小,爸爸為什麼還要四歲的孔融去分,一旦分不公平怎麼辦?分出去了的梨子難道再要回來?

老師:……

學生:為什麼要分給每個人吃,不願吃不吃、誰願吃誰自己去拿那不行嗎?

老師:那樣或許會不公平。

學生:但孔融這樣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據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們的選擇機會被剝奪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歡吃梨呢。

老師:你說的對,這個故事的確基於每個人都喜歡吃梨的假設前提。

學生:孔融為什麼對哥哥和弟弟實行前後矛盾、絕對相反的標準呢?他難道沒有固定的做事原則嗎?

老師:他是在表現謙讓。

學生:他只能表現自己的謙讓,給自己拿一個最小的好了,他為什麼不給其他兄弟表現謙讓的機會呢?

老師:那你怎麼看孔融?

學生:我不喜歡孔融,他這麼做對別人不公平,剝奪了其他兄弟選擇和表現的機會。

學生:我覺得孔融不誠實。

老師:為什麼?

學生:這件事情有點自相矛盾(catch22,美國俚語),孔融可能是不喜歡吃梨才給自己一個最小的,但不喜歡吃就該直說,討巧地編出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很虛偽的。反過來,要是他喜歡吃梨的話卻把大的都給了別人也是口是心非,喜歡什麼該勇於承認才對。

學生:我也不喜歡孔融的爸爸。

老師:為什麼?

學生:他不負責任,讓沒有行為能力四歲的孔融分梨,而且他也沒有是非觀念,孔融分梨的行為很主觀武斷卻得到了父親的表揚。

老師: ……

學生:這個故事不好,鼓勵主觀武斷,剝奪了民主,這種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贏得讚揚的做法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行為。

老師:要是你是孔融會怎麼做呢?

學生:把梨放到桌子上,誰吃誰拿好了。

聽到這裡我走出了孩子們的課堂,一個中國儒家思想的典範在美國孩子這裡卻變成了主觀武斷、踐踏平等和假心假意的典型,你說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標籤:
瀏覽次數:58    人氣指數:58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141018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41019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