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3017835
 =友情=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修道不要想求功德!?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以德服人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喜怒哀樂
作者: =友情= 日期: 2016.03.14  天氣:  心情:
第一章 天命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一、要旨:
本章是子思講授中庸的真理,首段闡明人的靈性是從上天 老母之處分靈而來,叫做「性」,遵循本性來待人處世叫做正道,發揮自己的本性,去教化別人來修持正道,這叫做「教化」。第二段說明虛靈不昧的本性,須臾不可離開自身,進德修業的君子,要謹慎自持,在睹、聞、隱、微之中,存養省察,才能圓滿自性。第三段指出中和的修養功夫與境界,若能達此境界,則可與天地同參,與宇宙共同端正其位,和萬物順此正道而成長。
二分解:
【原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註解】:天命之謂性:天命即理天所賦予,也就是自然的稟性。性即本性。率性之謂道:率即率領或遵循,道即光明的道路,也就是人人所當應遵循的正路。修道之謂教,修即修理整治,是教人遵守仁義禮智信等,人倫大道的教化,使人人能遵循此正道而行的意思。
【解釋】:上天所賦予我們的這點靈光叫做性,依循著本來自然的天性,來待人處事,叫做正道,若能時時修治品德,使我們的言行舉止能夠依歸正道而行,叫做教化。
*、心得記要:
1、此章首講性、道、教的意義。性乃上天 老母分靈而來,在天謂天理,在地曰地理,在事曰事理,在物曰物理,賦於人謂之性。
2、人類是由靈性與肉體的結合,性即是上天 老所賦予,人之能視、聽、言、動思想等諸般作用,都是本性的作用。
3、能夠率領本性,依循天性良心來待人處世,即是正道,如何率性呢?訪明師可知也。
4、教者,從文從孝,即教導人民能知文字識道理,不斷的修身養性,遵循人倫孝道,一切行為以本性良心為依歸,就是教。
5、本段即中庸的三綱領,求明師指受天命之謂性之所在,接著修道的功夫即是率性之謂道,最後行功立德,就是修道之謂教了。
6、聖經約翰福音第十四章第五節曰「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不能到父那裡去」。耶穌所說的道路、真理、生命,就是天命、率性、修道也。
【原文】: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註解】:須臾:很短的時間。君子戒慎:君子: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戒 慎:即警戒謹慎。恐懼:害怕驚惶,提高警覺。莫見乎隱:莫:沒有。隱:暗處。微:細小的事。獨:單獨。
【解釋】:所以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應該特別警戒謹慎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以免做出違背良心的事,還要特別提高警覺,恐懼別人聽不到的地方,以防止差錯。因為任何事情,沒有比在隱暗的地方容易發現是非善惡,也沒有比那最細微的東西,更能顯現黑白對錯,所以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更要特別謹慎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以良心當家,才不會犯錯而墮落。
* 、心得記要:
1、道即是理,即是本性,道之不可離,即本性不可離開肉體,一但離開
肉體,人即亡矣。如魚之不可離開水,離開水即亡也,道理也是一
樣。
2、慎獨的功夫,為存養省察的要義,因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吾人若能迴光返照,以謹慎、懺悔之心自持,不敢稍有大意,才能慎防過錯。
3、本段戒、懼、隱、微的功夫,和大學篇所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4、黑暗的地方,鬼神最多,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上天好像電波感應般的快速而靈敏,故云:「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故怎可不警戒於心呢?
5、不睹不聞,正是叫我們不要用六根逐六塵,二六時中守住這一點玄關竅:自性良心。
【原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註解】:喜怒哀樂之未發:喜怒哀樂是人的情感,在七情六慾尚未發動之時,是人的本來真面目。中節:即恰到好處,無過與不及。大本:道的根本,即天命之謂也。達道:天下古往今來所共同通行的道路。中和:恰中其節。致:達到。位:能各安其所。育:遂其生長。
【解釋】:當喜悅、憤怒、悲哀、快樂,這些七情六慾還沒有產生的時候,本性是大中至正的,沒有過與不及的偏倚,這叫做「中」的境界;一旦喜悅、憤怒、悲哀、快樂等情感發出之後,也都沒有過與不及,發得合情合理的境界,叫做「和」。「中」、「和」這二種境界,是天下古今中外所共同通行的大道路。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如果能夠做到「中」、「和」這二種地步,即能致良知良能,推而至於天地之間,宇宙萬物必能依照常軌而端正其位,進而推廣至於萬物上,萬物也能順著自然的常道而發育生長了。
*、心得記要:
1、中和是修道的基本條件,天地能萬古常存,循環不息,亦是因為有中和之道。
2、修道者,如何達到中和的境界呢?首先要把本性安置在中道玄關處,再看淡情關(父母、妻子、兒女),以及看淡名利。
3、中和兩個字即是「道也者不可臾須離也」,能二六時中,不離這個⊙,時時以良心當家,不再以識神用事,才能率性修道,以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
4、本段是子思講述孔門心法,是繼大學三綱領、五步功夫,八條目::等內聖外王的課程,進而再闡明內聖功夫的修持要訣。
5、咱們若能率性以修己渡人,以中和之道而行,必能參贊天地之化育,以達到共育萬物的三不朽功業。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dr0720/article?mid=2717&next=2716&l=f&fid=9

中庸釋義 第二章 君子中庸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一、要旨:本章是子思引述孔子的話,來闡明中庸的意義。首段說明君子與
小人的行為,有無遵守中庸之道的分別,第二段指出因為君子能
守中庸之道,而成為聖賢,小人因為違反中庸之道,胡作非為,
終究而為凡夫、為小人。
二、分解: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註解】:仲尼: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官至大司寇,曾
周遊列國。後來返回魯國教書,學生三千人,又刪詩書,訂禮
樂、作春秋等書,後世尊為至聖先師。君子:有學問、有道德的
人。小人:自私自利,胡作非為的人。中庸:能率性而為,行為
不偏不倚之謂。
【解釋】:至聖先師孔子說:「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他的所作所
為,以本性良心作主,不偏不倚,履行中庸常而不變的道理。相
反的,自私自利,沒有道德的小人,他的所作所為,違反中庸常
而不變的道理,離開本性,所以膽大妄為,無所忌憚。」
*、心得記要:
1、此章為子思引述至聖先師孔子的話,讓我們知道君子與小人的差別在
那裏。
2、君子受明師指授大道,知道明明德,率性而行,行為戒慎、恐懼、慎獨,故能成為君子。
3、小人迷昧本性,胡作非為,無戒慎、恐懼、慎獨,自私自利,故終為
小人。
4、中者不偏不倚,庸者常而不變。得道的君子,時時履行中庸之道,發而皆中節,處世中正和平,沒有過與不及,故能步聖賢的後塵,直登聖域。
5、可見中庸之道的重要,有中道之定位(玄關竅),故能時中、守中,並體道,履行庸德,終達聖域賢關的境界,小人不知履行中庸之道,故終究為凡夫也。
【原文】: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
也。」
【註解】:時中:時時刻刻守住玄關竅,這點靈明的本性。無忌憚:離開本
性,行為沒有戒慎恐懼的意思。
【解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時時刻刻守住中庸之道,二六時中,將
本性放在這個地方☉,以這點良心來待人處世。沒有道德自私自
利的小人,因為不明白道理,不知道大中至正的本性在那裏,所
以違背中庸的道理,自私自利,迷昧本性,待人處事必然沒有戒
慎恐懼而胡作非為。
*、心得記要:
  1、君子因為知道本性的所在,所以待人處世,都能守住這點本性,憑良
心做事,故能依中庸之道而行。
2、小人因為沒有受明師指授大道,不知道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的這點本
性良心,認為人死就算了,所以違反中庸之道。
3、中庸之道是在日常生活中,由本性流露出自然、合宜的行為,只要能守中,依道而行,就是君子。 
4、本章子思首言中和,再述中庸,其實中和即是中庸,中庸即是中和,中是性情,中庸是德行,其實一也。
5、中庸之道,人人都有,個個能行,能行之,則為君子、聖賢;違反之即是凡夫、小人。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dr0720/article?mid=2718&prev=2719&l=f&fid=9

中庸釋義第三章、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一、要旨:本章是子思引例至聖先師孔子的慈語,感嘆中庸之道是人間最美好的道路,但是一般的凡人,沒有信受奉,行已經很久了。
二、分解: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解釋】:至:美好到極點,鮮:非常稀少。
【解釋】:孔子感嘆的說:「中庸的道理,是人生最高的哲理,美好到極點,但是人們沒有依照這個道理來實行,已經很久了。」
*、心得記要:
1、本章與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五章云:「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意義相類似。
2、中庸之道,何以美到極點,因為恰到好處,最完美、最圓滿、最逍遙自在,能大中至正,恆常不變,上遵天理,下達人情,達於止於至善也。
3、一般的凡夫不能依照中庸之道來做,是因為人心不古,本性迷昧,世道衰微,道德淪喪有以致之。
4、又老百姓不能實行中庸的道理,是因為不知道率性之道,追名求利,根基淺,嗜慾  重,造罪無邊,致出苦無期也。
5、今逢普渡佳期,天降真道,真儒復興,我們要積極宏揚中庸之道,使同胞都能求道立德,奉行中庸之道,矢志不移,一定能成為聖賢、君子。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dr0720/article?mid=2719&prev=2727&next=2718&l=f&fid=9

中庸第四章 道之不行也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一、要旨:
本章是子思再引例孔子的話,承接上章所述大道不行不明的原因。首段指出假聰明以及愚昧的人,都不能實行中庸之道的原因。第二段說明賢者,不肖者的行為不合乎中道,致使大道不能明白於天下。第三段,以飲食知味的道理,說明履行中庸之道,要親自去體會、實行,才能推行於天下。
二、分解: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
【註解】:道:即天理、本性、中庸之道。知者:假聰明而非真知的人。愚
者:沒有智慧迷昧的人。過之:太過聰明而好高騖遠。
【解釋】:至聖先師孔子說:「中庸之道所以不能實行於天下的原因,我知道了,是因為有聰明才幹的人,認為中庸之道太平常,不肯去實行。而一般凡夫,不明事理的人,卻認為中庸之道,太過深奧,恐怕能力不夠,所以不敢去實行。」
* 、心得記要:
1、大道不能宏揚於天下的原因很多,至聖先師孔子歸列為兩大類,一是太賢能過聰明的人認為太平常了,不值得推廣;一是愚昧不肖的人,認為太深奧,能力不足,以致無法推行。
2、事實上道在日常尋用間,故中庸第二十九章云:「君子之道,本諸身。」六祖壇經般若品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平常的中道成就,即是聖道的完成。
3、知者過之,即假聰明知道中庸之道很好的人認為太平常了,以為酒色財氣,名利恩愛,比較刺激,只貪圖眼前享受,不顧靈性歸宿,故不去推廣實行。
4、愚者不及也,愚者認為中庸之道,太過深奧了,看輕自己,沒有信心,見難思退,所以不敢,也沒有勇氣去實行,錯失修辦良機。
5、六組壇經行由品云:「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孔子曰:「人人皆可以為堯舜,」只在有志無志的分別。
【解釋】: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註解】:賢者:有才華,有能力的人。不肖者:沒有修養,不具才幹的人。
【解釋】:至聖先師孔老夫子承接上段的意思,接著又說:大道不能明白,普傳於天下,我知道它的原因了,有才華有能力的人,以為大道太平凡了,所以不肯講給別人聽,一般的凡夫,沒有才華能幹的人,認為中庸之道太過深奧,沒有能力去宏揚。
*、心得記要:
 1、本段孔子說賢者,不肖者,以及上段,知者,愚者,其實是指出假知、賢、愚、不肖因為行為沒有合乎中庸之道,所以不能將中道宏揚於天下。
 2、何以不能將大道宏揚於天下呢?都是犯了過與不及的毛病,自恃聰明,不敢承擔,沒有意志,互推責任,都不合乎中庸之道。
 3、真理是一付擔子,得到真理,要將擔子挑起來,古人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所以大道的推行,每個人都有義務與責任。
4、大學篇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己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可見老實誠一,不須要有多大才華,亦能保我子孫百姓,加惠聖道。
【解釋】: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解釋】這好像每一個人,都須要飲食,很少人能夠真正知道其中的味道。
*、心得記要:
1、孔子曰「道也者,不可離也,可離非道也」。人之在道中,如魚之在水,人之在氣中也,如果魚離開水,人離開氣變會死亡,人一旦離開中道,險象環生也。
2、故人不能離開飲食,不能離開味道,如人之不能離開中庸之道,道理也是一樣。
3、道要靠經驗與親身體會,很難以形容,好比椅子跟火,無論你用寫的、畫的、說的,都不是真正的椅子跟火。
4、本章說明中庸之道,不能推行於天下的原因,有知、愚、過與不及等四種原因,是要我們把本性放置在大中至正的中道上,腳踏實地,飲水思源,信受奉行,勇於承擔,知行合一。只要大家同心合力,必能將大道宏揚於世界,廣渡有緣。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dr0720/article?mid=2727&prev=2740&next=2719&l=f&fid=9

中庸第五章 道其不行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一、要旨:本章是至聖先師孔子,感嘆大中至正的聖道,因為天時未至,暫時不能推行之於天下的原因。
二、分解:
【原文】: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註解】:道:大中至正,不偏不倚的中庸聖道。其:語助詞。不行:難以
推行。矣夫:感嘆的語助詞。
【解釋】:曾子引例孔子的感嘆詞說:這個大中至正的聖道,恐怕現在難以
推行於天下。
*、心得記要:
 1、以前的聖道,因為天時未至,屬寡傳寡授期,所以真道不能明傳,故孔子有此感嘆 。
 2、道之不行,原因有三,其一是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其二是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其三是道在自身,但是凡夫俗子卻不詳加以省察而已。
 3、大道不行的原因,因為不明真理,不知道道的希有尊貴與殊勝,故道不行於天下也。
 4、又因為沒有智、仁、勇三達德,故不能將聖道推行於天下。
 5、現今天時已至,道降火宅,上天大開普渡,故孔孟聖道大普傳天下,廣渡迷津,共登覺路,實乃因緣成熟之所造就也。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dr0720/article?mid=2740&prev=2741&next=2727&l=f&fid=9

中庸第六章 舜其大知也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以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
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註解】:舜:即虞帝的名號,姓姚名重華,二十四孝之一,當堯在位的時
候,舜先攝政三十年,而後再禪讓給舜帝。大智:有大智慧,邇
言:淺近又親近所說的話。
一、要旨:本章是孔子引例舜帝為君的時候,以天賦的智慧,實行中庸之道的義理,來勉勵後學,要效法舜帝的大德,遵照舜帝的方法來做,也能將聖道推行於天下。
二、分解:
【解釋】: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以好察邇言。
【註解】:舜:即虞帝的名號,姓姚名重華,二十四孝之一,當堯在位的時候,
舜先攝政三十年,而後再禪讓給舜帝。大智:有大智慧,邇言:淺近
又親近所說的話。
【解釋】:孔子讚美舜帝的為人說:大舜這個人,可算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不但喜歡請問別人,而且仔細考察眼前淺近平凡的話,是否有不當之處。
*、心得記要:
 1、本章孔子引例大舜貴為天子,而能推行中庸之道,首先指明舜帝有大智慧,以及有很大的德性,才能推行大道於天下。
 2、又因為大舜承接堯帝的心法真傳,知道性與天道的奧秘,以允執厥中的中庸之道為基礎所致。
 3、大道之能明能行,必有如大舜的智,顏回的仁,子路的勇,履行中道,有此三達德,取人之長處,躬行實踐,必能達到目的。
 4、孔子引例舜帝有智慧、有德性、又好問、謙虛有禮貌,好察淺近枕邊的話,這是親民渡眾的最佳典範。
 5、修辦道要好察邇言,明辨是非,三施佈道,不變初志,必能功愿成就,離苦得樂,超凡入聖。
【原文】: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註解】:隱惡:隱藏對方的缺失,使別人不知道。揚善:宣揚對方的善舉,使
大家都知道:兩端:沒有過與不及,即折衷的意思。
【解釋】:隱藏對方的過錯壞處,使對方有改過遷善的機會;宣揚別人的優點好
處,鼓勵他能再接再勵,更上層樓。我們應該效法大舜待人處事能折
衷,斟酌合宜,不過、也無不及,把中庸的那個中字,即率性之處,
推行於民間,這是大舜能成為聖人,為世人敬仰的原因。
*、心得記要:
 1、大舜能把中庸之道,推行於天下,有下列四點原因:一是好問,二是好察邇言,三是隱惡揚善,四是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2、能好問(即好學),是成為大智的原因。好察邇言,才能明辨是非,把真理宏揚於天下,這是中的境界。
 3、能隱惡揚善,使犯過錯者能改過自新,行善者得到讚美與鼓勵,更加努力。用其中於民,是把最美好率性之道,推行於民間,達於至善,這是和的境界。
 4、所以好問、好察邇言、隱惡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乃是求中、求和,致中和的功夫,具備此四點,再配合以智仁勇三達德,必能把中庸之道宏揚於天下。
 5、大學、中庸講的都是儒家思想,孔孟心法,對於進德修業者,俾益甚大,若能用心體悟,信受奉行,其利益,有非筆墨所能盡述者。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dr0720/article?mid=2741&prev=2742&next=2740&l=f&fid=9

中庸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
【原文】:「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一、要旨:本章承上章大智之故,而能推行大道於天下,本章則舉出假聰明的人,不足以行道,強調欲行道,必先明理,具備大智慧,才是真知,才能宏揚聖道。
二、分解:
【原文】:「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註解】:予知:我很聰明。罟:音古,是捕魚、鳥的網。擭:音貨,是捕野獸
的籠子。陷阱:捕野獸的坑洞。辟:即逃避。
【解釋】:孔子說:一般的人都說自己很聰明,可以把別人趕入網子、籠子、或
陷阱之中,可是自己卻不能避開這種禍害。
*、心得記要:
1、 道德經第二十四章曰:「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因此以私我之見,
以及以為自己的意見是全對的人,都是假聰明,都不能得到別人的認同。
 2、舜帝得堯帝授予真道,又有智慧,故謂真知,而能推行中庸之道。一般的人不得真道,不肯積功累德,又自恃後天之聰明,而曰予知,實乃自誤誤人。
 3、有形的罟擭、籠子、陷阱,人都知道是禍害而避開,但是無形的酒色財氣、名利恩愛、貪嗔痴愛::等都不知要趕快避開是真知嗎?
 4、進一步言,人的生老病死、六道輪迴、因緣果報,都不知如何尋求解脫之道,更是非真知也。
 5、上章孔子所說的知乃是真知,知本性、知真道、知出離生死苦海的大明路。本章所述的知,乃是後天的聰明,迷於名利財色,流浪生死,輪迴六道,較易墮入陷阱,罟擭之中,更為甚矣。
【原文】: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註解】:期月:滿一個月的意思。
【解釋】:相同的,人人都說自己很聰明,知道中庸之道的寶貴,立志要來實行中庸之道,但是不能持之以恆,往往連一個月的時間都守不住。
*、心得記要:
1、人人都說我很聰明,其實都是假聰明,老子第三十三章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說,能夠洞察人的善惡與賢愚,以及分別別人的是非與作為,這是智的表現,能反省自己的過錯,明白自己的心性,才是真知。
2、假聰明,鋒芒外露,好求表現;並非智慧之舉也。
3、擇乎中庸,拳拳服膺,終身信受奉行,必能成聖成賢,六組壇經般若品云:「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
4、修辦道連一個月的時間都守不住,是因為認理未清,以假聰明作主,緣淺孽重,靈明的本性被慾望埋沒所致也。
5、修辦道者,要去假聰明機智,以本性良心做主,用妙智慧,學習老子第十九章所說:「見素抱樸,少思寡欲」,才能由假聰明而返回真智慧。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dr0720/article?mid=2742&prev=2743&next=2741&l=f&fid=9

中庸第八章 回之為人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一、要旨:本章是子思引例孔子稱讚顏回的話,讓我們了解實行中庸之道的方法及要領,我們應以顏回為標杆,好好效法。
二、分解:
【原文】:「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
矣。」
【註解】: 回:即顏回,字子淵,又稱顏淵,春秋魯國人, 孔子的學生,得授
孔門心法真傳,敏而好學,聞一知十,三十二歲成道,後世尊為復
聖。拳拳服膺:雙手緊抱在胸前,形容處世小心謹慎,不敢怠慢的
意思。
【解釋】:孔子說:「顏回的為人處世,能夠擇取中庸恆常不變的道理,凡是
得到一件好的道理以後,就將它緊緊的放在心坎裏,牢記在心胸之
中,再努力踐行,不肯將它遺失掉。」
* 、心得記要:
1、本章承第六章,孔子引例大舜的尊貴,以及顏回的貧賤,都能實行中庸之道,印證中庸之道,是不分富貴貧賤,人人都能實行的一條康莊大道。
2、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顏回雖然出身低微,生活清苦,但他能選擇中庸之道來實行,故能安貧樂道,承受孔門心法,使聖道心傳不致中斷。
3、得一善則拳拳服膺,一善即一指點,率性之所在,即孔門心法至善寶地,得此心法拳拳服膺,二六時中,不離這個☉的意思。
4、貴為大舜,以四點功夫,把中庸之道推行於天下,本章則引例顏回的清寒,也能奉行中庸之道,他做到二點:(1)擇乎中庸(2)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5、孔子傳授無上心法給顏回,顏回得了此點善道,時時存養省察,克己復禮,確確實實信受奉行中庸之道,終達至復聖的果位。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dr0720/article?mid=2743&prev=2744&next=2742&l=f&fid=9

中庸第九章 天下國家可均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一、要旨:本章是孔子,以中庸之道實行的要點,說明中庸之道的推行似難而
易,似易而難的道理,勉勵要以智、仁、勇,三者的功夫相輔相成,才容易實行。
二、分解:
【原文】: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解釋】:均:治理的意思。可蹈:毫不畏懼向前踐踏。
【解釋】:至聖先師孔老夫子說:天下國家的大事雖然很難以治理,但是仍
然有方法可以平治;榮華富貴的官爵俸祿雖然很可貴,卻也可以
辭掉不做;雪白的刀劍雖然銳利,有時也可以有勇氣試試看,但
是中庸的道理,雖然看起來非常的平凡,但是確實不是人人都能
做得到。
* 、心得記要:
1、本章所述,天下國家可均也,屬智;爵祿可辭也,似仁;白刃可蹈也,似勇。
2、有此智、仁、勇三達德,國家可治;榮華富貴的爵祿雖然貴重,為了存仁,也可以辭去;利刃當前,為了保家衛國,也有勇氣去犧牲。以上三者做得正當恰好,內外無私,便是中庸之道。
3、孔子何以說國家可均,爵祿可辭,白刃可蹈,中庸之道卻不可能呢?因為天時未至,大道尚未普傳,不能得此聖道,故行中庸之道不能持久也。
4、所以孔夫子不得不勉勵世人,能夠效法大舜的智,顏淵的仁,子路的勇,相輔相成,具備財施,法施、無畏施,三者相輔相成,便是中庸之道。
5、所以中庸之道,看似平常,何以很多人不能做到,原因是天時未至,真道尚未普傳,一旦孔孟聖道大普天下時,人人都能信受奉行。本章是孔夫子勉勵世人要抱持三達德,發願行道也。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dr0720/article?mid=2744&prev=2745&next=2743&l=f&fid=9

中庸第十章 子路問強
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寞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一、要旨:這章是子路向孔子問強的意義,孔子用中庸的強,來抑止子路的血氣剛勇。第一段指出是何種的強。第二段說明北方人、南方人的強。第三段提出有才德的君子有四種中庸之強,訓誡子路要抑止血氣剛勇,教他學習君子強中的真強。
二、分解:
【原文】: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
【註解】: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魯國人,有二十四孝百里負米養
親之美譽,是孔子的學生,好勇善鬥。抑而:抑:還是,而:指
你。
【解釋】:有一天,子路向至聖先師孔子請問「強」旳意義。孔子回答說:
「你要問的是南方人的強呢?還是北方人的強呢?或者是你自己
所認為的強呢?」
* 、心得記要:
1、本章是子思承上章的意思,說明中庸之道的實行,看來極為平常,但是卻不容易做到,所以要藉孔子和子路的問答,讓我們了解強中之強,才能行道。
2、因為子路追隨孔子行道,在陳蔡絕糧七日,過宋衛又受削跡伐檀::等的毀謗與恥辱,所以認為行道必須以強道修辦,才能成就。
3、孔子知道子路的意思,所以反過來問子路,是要瞭解南方人的強呢?還是北方人的強,因為南北方各有不同的習性,修道者,要有立場,才不會被南北方風氣所化。
4、孔子再問子路說,或者是問你自已的強呢?所謂自己的強,孔子的意思認為,修辦道者,要把道的實相認得透徹,再來立定沖天大志,鐵石心腸,任考不倒,積極修辦,才能成就。
【原文】:寞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
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
【註解】:寬柔以教:用寬大柔和的道理教 導別人。不報無道:逆來順受不
報復沒有道理欺侮我的人。衽金革:穿著甲胄的軍服。不厭:不
害怕。
【解釋】:能夠以寬大柔和,容忍的雅量來教導別人,不報復那些不依道理
來欺侮我們的人。這就是南方人強處的地方,也是有修養、有道
德的君子所持有的。另外有一種人,全憑血氣之勇用事,帶著刀
槍,穿著盔甲去和別人拼命打鬥,死了也不害怕,這是北方人的
強處。
* 、心得記要:
1、孔夫子指出,南方之人,風氣柔弱,處世含容忍辱,不報復不依道理來欺侮我們的人,這是君子和而不流,含忍之力勝人之處,雖然不是真強,但不失為忠厚之人。
2、南方是君子所居之地,待人處事雖能含忍,但是處事有不及之處,乃君子之強,皆有所偏,所以不是真正的強道。
3、北方之人,全憑血氣意氣用事,攜帶著刀槍甲胄去打仗,即使死了也不會後悔,因為北方風氣剛勁,故好勇輕生,是爭強好勝勇士所居之地。
4、南方、北方之人尚未得道,南方之人以忍辱含和待人是南方人之強,北方之人內以強自持,是北方之強,輔以義理,若能守中庸、行中庸,是為真君子之強。
5、修辦道者,要立定志向,守中庸之道,內以變化氣質,外以行道來移風易俗,才是修辦道之人應有之強。
【解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
塞焉;強哉矯,國無道。
【解釋】:強哉矯:非常強盛。不變塞焉:未改變發達以前的操守。
【解釋】:真正有修養,有道德的君子,平時待人和氣,但是不同流合污,
這是第一種強中的真強。守住中庸之道,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是
修道人第二種強中的真強。當國家有道,太平年之時,並未改變
未顯達之前平生的操守,保持儉樸的生活,這是第三種強中的真
強。若是遇到國家無道混亂的時候,雖然頻臨死亡,也不會改變
平生的志節,這是第四種強中的真強。
* 、心得記要:
1、本段是孔夫子,引例四則強中的真強,來告誡子路需戒除血氣之勇,才能行中庸之道。
2、第一種君子強中的真強是,平常待人和氣,但是不同流合污,不被環境影響而改變其志節,和老子道德經第四章所云:﹁和其光,同其塵﹂意義相同。
3、守住中道,不偏不倚,當國有道,不會改變以前儉樸的生活,當國家無道時,也不會改變原來修道的志向。即孟子所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時時守中,至死不變的志節。
4、孔夫子引例南方的柔,北方的剛,均有過與不及,都不是率性之道,故君子修辦道,不為環境風俗所染,不被性情所流動,自己要中立而不偏不倚,才能功愿成就,離苦得樂。
5、修辦道者,能辦就辦,不能辦就守住自己的本分,就是遇到道隱止渡時,也要不為利誘,不為勢趨,不為環境所左右,為道犧牲奉獻,成仁取義,正是強中的真強。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dr0720/article?mid=2745&prev=2746&next=2744&l=f&fid=9

中庸第十一章 素隱行怪
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 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一、要旨:本章是子思引例至聖先師孔子的話,說明得道的君子,行為的準則,以及修持的要領。第一段指出素隱行怪,並非君子所應當做的。第二段闡明修道的君子不可以半途而廢;第三段說明聖人修持的要訣,是依乎中庸,雖然別人不知道,也不會後悔。
二、分解:
【原文】: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
【註解】:素隱行怪:搜求偏僻的道理,及做些怪異的行為。
【解釋】:至聖先師孔夫子說:喜歡搜求偏僻的道理,以及喜歡做些怪異的
行為,來炫耀別人,雖然後世有人會因而稱讚他,但是我確定不
會這樣做的。
* 、心得記要:
1、中庸真理本至平常,看不見,聽不著,淡而無味,不偏不倚。孔子勉勵世人行之,必定可以成為君子、為聖賢。
 2、世人都喜新厭舊,追求異端以及怪異的行徑,致誤入岐途者不計其數,所以對於世人喜歡追求隱僻怪異之道,叮嚀世人絕對不可為也。
 3、出世必要云:旁門比正道更多,如潘門、姚門、大乘門、道士清淨門、和尚三寶門、文開門、武開門、喜怒哀樂四門,都是有象之雜法,惹招魔招病,沾不得的。更有邪門,專講法術,或假觀音,或假彌勒,以騰雲駕霧,飛沙走石,能放飛刀,能使雷聲,有移山倒海之神通,以上皆是素隱行怪,左道旁門,俱不能超生了死。
4、南屏佛祖良心經曰:「是真菩薩只是平平庸庸,涵德性,養慈悲,不會邪術」。孔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師母慈諭曰:「到那時千萬識透,咬緊牙關,無論其法術如何玄妙,總得不貪不妄,毫不動搖,才能保得住險」。
5、本章承上章所言智、仁、勇為入德之門,但是要率性而為,不偏不 倚,無過與不及,才不會素隱行怪,而偏離正道的行徑。
【原文】: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 吾弗能已矣。
【解釋】:遵道而行:依循中庸之道來做。塗:同途字。弗能已矣:不能停
止。
【解釋】:有一些讀書的人,依循著中庸之道的正路來做,但是往往走到一
半,就停頓不前,這種情形我是不會做的。
* 、心得記要:
1、此段是至聖先師孔子,勉勵後世修辦道者,要至誠不息,貫徹始終的精神,才能成就道業。
2、因為掘井九尺,不及水,猶廢井也。修辦道若是半途而廢,豈不前功盡棄,白忙一場。
3、所以修辦道者,要遵道而行,不可退縮不前,半途而廢。應該誠於中,形於外,以真理為正路,以邪說為岐途,始終如一,虔心行道不可停止。
4、俗語云:學道如初,成道有餘,有些修辦道者起初志誠修辦,但是二、三年後就不修辦了,這是認理未清,志向不堅定,這種人在事業上,必定也無所成就。
5、孔老夫子說像這種半途而廢的人,吾是不會這樣做的,我們要效法孔子聖人的修辦道典範,不攻異端,遵道而行,必定能邁向康莊大道。
【註解】: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註解】:遯世:隱姓埋名,不為世人知道。聖者:即聖人,也就是品格能
力異於常人。
【解釋】:有修養,有道德的君子,才能遵循中庸恆常不變的道理,努力來
實踐,雖然不被世人任用,隱居山林,沒有人知道他的姓名,他
也不會後悔,這種情懷,只有聖人才能做得到。
* 、心得記要:
1、本章第一段「素隱行怪」是不當強而強,屬於太過型。第二段「半途而廢」屬於當強而不強,是不及型。第三段「遯世不見知而不悔」,正是達到中庸聖者的境界。
2、至聖先師孔子讚美舜帝的大智、顏回的大仁、子路的大勇。強調智能知中,仁能體中,勇能行中。至於素隱行怪,以及半途而廢,是屬太過與不及,孔子是不願意做的。
3、清靜經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所以道體無形、無情、無名、不睹不聞,虛靈一團,終身雖行而不可見,然而依道而行,從不後悔,不改初志,君子聖賢也。
4、顏回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這就是修自性,不求人知,自己也從不後悔。
5、一般世人,做點好事,如果沒人稱讚就失望,不被知道就灰心,殊不知若是給人知道叫做陽善,功德十得其一;若是行善不為人知叫做陰騭,功德十得其十。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dr0720/article?mid=2746&next=2745&l=f&fid=9

中庸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 也,察乎天地。
一、要旨:本章是子思闡述道的真諦,以說明首章道不可離的意思。第一段指出中庸之道的真義、功用、實體。第二段說明中庸之道實行的容易與艱難之處,以及奧妙與變化。第三段引例詩經的道理,說明中庸的道理,若能從淺近入手,來做至高深處,就可以瞭解宇宙間一切事物的中道了。
二、分解:
【原文】: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註解】:君子之道:指中庸的道理。費而隱:功用廣大,但實體很細微。夫婦:男女也。
【解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體悟中庸之道的道理,知道它旳功用非
常廣大,但是實體卻很細微。論此中庸淺近的道理,就是沒有知
識的愚夫愚婦,也可以使他們了解中庸之道的真諦,但是講到中
庸之道深奧的道理,就是聖人,恐怕也有不知道的地方。
* 、心得記要
1、君子之道,即是指得授孔孟心法,能夠率性、效法聖人或君子所履行的中庸之道。
2、費而隱,指道體(本性)無形象可見,無聲無臭,但是功用卻很廣大,放之可彌六合(道能生育天地萬物),隱即實體卻很細微,卷之則退藏於密(收回來藏於極小的玄關竅)。
3、隱者體,費者用,體用合一,道德並行也。此時,上天降道,普渡眾生,是使人人明性復初之時也。
4、一般的愚夫愚婦,知道中庸之道的寶貴,也知道去修。但是講到高深、奧妙的地方,雖是聖人,也有不懂的地方。
5、此言中庸之道的內容,功用很大,但實體卻很細微,時刻不離,只要在日常尋用間,立志能知能行,雖愚夫愚婦,或君子聖人,都能受益無窮也。
【原文】: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
地之大 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
下莫能破焉。
【註解】:不肖:指沒有修養的人。
【解釋】:講到中庸之道的推行,就是沒有修養的村夫婦也都能做得到,但
是煩難高深之處,就是聖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就好比天地如此
的廣大、光明、正大,人們對的天災疾疫::等失常現象,也有
抱憾的時候。所以有道德的君子,談論中庸之道,從大的方面
說,充滿天地,彌滿六合,就是天地也不能載負得起;論它的
小,道的微妙退藏於密,天下人也不能識破它的妙諦。
* 、心得記要:
1、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即是不知道道理的村夫婦,也能實行中庸之道,也可以濟世化人,如三施佈道、施藥救人、印刷善書、渡人求道、開荒下種::等。
2、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強調修辦道要從艱難困苦中來做,因為道不攀高,而是就下;道是無形,而非具像,只要忍辱精進,亦可抵於成。若論到全體至極之處,恐怕聖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3、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因為有我見的關係,心裏沒有抱持大中至正,故有所憾,修道者要重聖事、捨凡情,是道則進,非道則退,率性而為,才能發而皆中節。
4、語大,天下莫能載焉:知道率性之道的人,雖然是村夫村婦、不肖者,也可以修辦道,也可以積功累德,因為性可彌滿六合,地在天中,天地當然莫能載。
5、語小,莫能破焉:言道之微妙,可退藏於密,率性之所也。世人只見到有形的名利財色,但是天下這麼多的凡夫俗子,對無形明德率性之道,如果沒有受明師指授心法,是無法看破他的奧妙。
【註解】:詩云,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
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註解】:詩云:詩經大雅旱麓篇中話。鳶:似鷹而嘴短尾長的猛禽戾鳥。
淵:深水處。造端乎:開始。
【解釋】:詩大雅旱麓篇上說:「鳶鳥自由自在的在高空中飛翔著,魚兒在
深水中喜悅的游來游去。」以上兩句話,很明白的說明上下分明
的中道。所以有道德的君子,履行中庸之道,是從夫婦之間的常
理開始,若講到高深處,對於天地萬事萬物間的中道,便可明白
了。
* 、心得記要:
1、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說明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魚兒自由自在的在水中悠游,描寫道之自然,自然就是道。
2、人不會飛天,鳥不會游泳,是天性使然,若明白萬物的天性,上下分明,各歸正位,各歸自然,就瞭解中道了。
3、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是言中庸之道,可以從夫婦相處之道做起,是那麼的簡單、容易、自然,雖愚夫愚婦都能實行,何必素隱行怪呢?
4、俗云:「人道盡、天道成」,禪家云:「青青綠竹,莫非真如,粲粲黃花,無非般若」。故云道在日常尋用間,一旦私欲淨盡,天理自然流行矣。
5、金剛經云:「眾生非眾生,是名眾生」,因為眾生有一日也會得道修道成為聖人,所以不是永遠的眾生,只是現在尚未開悟見性,暫名為眾生。此章言道本平常不離自性,若能率性而行之,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必能超凡入聖,與道合一。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dr0720/article?mid=2749&prev=2750&l=f&fid=9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 也,察乎天地。
一、要旨:本章是子思闡述道的真諦,以說明首章道不可離的意思。第一段指出中庸之道的真義、功用、實體。第二段說明中庸之道實行的容易與艱難之處,以及奧妙與變化。第三段引例詩經的道理,說明中庸的道理,若能從淺近入手,來做至高深處,就可以瞭解宇宙間一切事物的中道了。
二、分解:
【原文】: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註解】:君子之道:指中庸的道理。費而隱:功用廣大,但實體很細微。夫婦:男女也。
【解釋】:有道德、有修養的君子,體悟中庸之道的道理,知道它旳功用非
常廣大,但是實體卻很細微。論此中庸淺近的道理,就是沒有知
識的愚夫愚婦,也可以使他們了解中庸之道的真諦,但是講到中
庸之道深奧的道理,就是聖人,恐怕也有不知道的地方。
* 、心得記要
1、君子之道,即是指得授孔孟心法,能夠率性、效法聖人或君子所履行的中庸之道。
2、費而隱,指道體(本性)無形象可見,無聲無臭,但是功用卻很廣大,放之可彌六合(道能生育天地萬物),隱即實體卻很細微,卷之則退藏於密(收回來藏於極小的玄關竅)。
3、隱者體,費者用,體用合一,道德並行也。此時,上天降道,普渡眾生,是使人人明性復初之時也。
4、一般的愚夫愚婦,知道中庸之道的寶貴,也知道去修。但是講到高深、奧妙的地方,雖是聖人,也有不懂的地方。
5、此言中庸之道的內容,功用很大,但實體卻很細微,時刻不離,只要在日常尋用間,立志能知能行,雖愚夫愚婦,或君子聖人,都能受益無窮也。
【原文】: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
地之大 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
下莫能破焉。
【註解】:不肖:指沒有修養的人。
【解釋】:講到中庸之道的推行,就是沒有修養的村夫婦也都能做得到,但
是煩難高深之處,就是聖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就好比天地如此
的廣大、光明、正大,人們對的天災疾疫::等失常現象,也有
抱憾的時候。所以有道德的君子,談論中庸之道,從大的方面
說,充滿天地,彌滿六合,就是天地也不能載負得起;論它的
小,道的微妙退藏於密,天下人也不能識破它的妙諦。
* 、心得記要:
1、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即是不知道道理的村夫婦,也能實行中庸之道,也可以濟世化人,如三施佈道、施藥救人、印刷善書、渡人求道、開荒下種::等。
2、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強調修辦道要從艱難困苦中來做,因為道不攀高,而是就下;道是無形,而非具像,只要忍辱精進,亦可抵於成。若論到全體至極之處,恐怕聖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3、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因為有我見的關係,心裏沒有抱持大中至正,故有所憾,修道者要重聖事、捨凡情,是道則進,非道則退,率性而為,才能發而皆中節。
4、語大,天下莫能載焉:知道率性之道的人,雖然是村夫村婦、不肖者,也可以修辦道,也可以積功累德,因為性可彌滿六合,地在天中,天地當然莫能載。
5、語小,莫能破焉:言道之微妙,可退藏於密,率性之所也。世人只見到有形的名利財色,但是天下這麼多的凡夫俗子,對無形明德率性之道,如果沒有受明師指授心法,是無法看破他的奧妙。
【註解】:詩云, 「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
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註解】:詩云:詩經大雅旱麓篇中話。鳶:似鷹而嘴短尾長的猛禽戾鳥。
淵:深水處。造端乎:開始。
【解釋】:詩大雅旱麓篇上說:「鳶鳥自由自在的在高空中飛翔著,魚兒在
深水中喜悅的游來游去。」以上兩句話,很明白的說明上下分明
的中道。所以有道德的君子,履行中庸之道,是從夫婦之間的常
理開始,若講到高深處,對於天地萬事萬物間的中道,便可明白
了。
* 、心得記要:
1、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說明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魚兒自由自在的在水中悠游,描寫道之自然,自然就是道。
2、人不會飛天,鳥不會游泳,是天性使然,若明白萬物的天性,上下分明,各歸正位,各歸自然,就瞭解中道了。
3、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是言中庸之道,可以從夫婦相處之道做起,是那麼的簡單、容易、自然,雖愚夫愚婦都能實行,何必素隱行怪呢?
4、俗云:「人道盡、天道成」,禪家云:「青青綠竹,莫非真如,粲粲黃花,無非般若」。故云道在日常尋用間,一旦私欲淨盡,天理自然流行矣。
5、金剛經云:「眾生非眾生,是名眾生」,因為眾生有一日也會得道修道成為聖人,所以不是永遠的眾生,只是現在尚未開悟見性,暫名為眾生。此章言道本平常不離自性,若能率性而行之,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必能超凡入聖,與道合一。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dr0720/article?mid=2749&prev=2750&l=f&fid=9
標籤:
瀏覽次數:104    人氣指數:304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修道不要想求功德!?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以德服人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