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寓言
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叫「蠢」,他做事情往往出乎於直覺的反應,有次到朋友家中做客,主人便很殷勤的招待他,請他吃飯,在吃飯當中「蠢」覺得食物的味道太淺,主人知道以後,便為他加少許的鹽巴,還自言自語的說:「菜要煮得好吃,就需要鹽巴來調味,若是放得太少的話,便會覺得不好吃。」
「蠢」聽了以後,就記在心中,此後便單吃鹽巴。結果是越吃越鹹,口乾舌燥,無法下嚥,真是鹽不害人,人反為鹽害。
這一則寓言,就是強調修行者必須用「心」來修,用智慧去分析,不是一味用死訣,一成不變的學個樣子。修道的方法很多,只要能夠合乎理性與中庸之道,就不會愈修愈不知「道」,若是偏取末端,執法修行,就會像「蠢」一樣越修越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