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4,343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4339106
呆掉了的 Alice~✿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那年、新年/廖亮羽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芹壁賦/陳黎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舊金山迷你書店/鍾芳玲
作者:
呆掉了的 Alice~✿
日期: 2014.02.06 天氣:
心情:
說什麼我都不相信實體書會消亡,尤其是那些有歷史的古舊書,
當然我也可以上網去買,但我還是喜歡親自在一個店面與某本書邂逅、親手翻閱她,
記得她擺放的位置、以及購買她時的心情、天候與場景,
這些細膩的體驗與記憶都是購書與讀書的另一種樂趣。
文/鍾芳玲
一月天,極地旋渦來襲,美國中西部與東北部全困在攝氏零下幾十度的寒流中,尼加拉瓜大瀑布凍結成冰,
就連亞熱帶的台北也冷風颼颼,然而在我居住的舊金山卻是暖冬,白天有時甚至可達二十度,
空氣中瀰漫著春夏交接時那種溫潤和煦,如此難得的好天氣,讓人覺得不出門是種罪惡、是種浪費、是種愚蠢,
我突然想到要去探望瑞克.威爾金森(Rick Wilkinson)、探望他那只有天氣好時才開「門」的袖珍迷你古舊書店。
>>沒門沒房 只有落地窗
嚴格說來,瑞克的小書店根本沒有門、沒有房間,但卻有十來扇大片的落地長窗,或許稱為書攤更恰當些,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原來書店(攤)所在,位於舊金山金融區一條寬不過五公尺的小巷子,名之為「三位一體巷」
(Trinity Place Alley),巷弄上一棟大樓的側邊有著三大片的連接展示櫥窗,這些平均60公分深、300公分寬、
220公分高的櫥窗早先是租給人賣賣明信片、海報之流,2012年初,瑞克頂下了這些櫥窗,裡面放了書櫃、
沿著走道放了一些活動木箱與櫃子,幾百本古舊書就這麼在三位一體巷風雅地亮相。
瑞克是老資格書商,1978年開始在市中心貪得弄淫區(Tenderloin)一家規模頗大的古舊書店「信天翁」
(Albatross Books)任職,幾年後他買下此書店,但貪得弄淫區逐漸成了吸毒者與流浪漢的聚集地,
他把書店遷移到城西的理奇蒙區(Richmond),後來結束了自己的書店,受聘於一家古舊書店當經理,
前幾年則與友人合夥開藝廊,一度業務遠跨到北京宋庄的畫家村。但他終究是愛書、愛開書店,
他最大的滿足還是來自於近距離看到有人欣賞他挑選的書、見證哪本書到了哪位知音手中,
因此他六十二歲時又回到老本行,只不過賣書生態今非昔比,他也無心作大,只想作小,以悠閒的方式經營,
巴黎塞納河兩旁的戶外小書攤是他非常神往的場景,三位一體巷這幾個櫥窗,無疑是上蒼給他的最佳禮物。
>>倚窗閱讀 賣書不賣身
坦白說,有一段時間我真是鬱卒到了極點,從2006到2011年間,眼睜睜看著舊金山市中心幾家能見度高、人潮聚集、
歷史悠久的綜合型書店如「一個清潔明亮的書地」(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for Books)、
「寇帝」(Cody’s)、「史代西」(Stacey’s)、「邦斯與諾伯」(Barnes&Noble)、「博得」(Borders)等,
相繼掛起結束營業的告示,一些中小型書店又多半散落在市中心外圍,鬧區幾乎已看不到什麼書店。
瑞克適時開的迷你小書攤,彷彿是沙漠中突現的一叢綠洲,讓我們這些書店控,覺得萬丈紅塵中,尚存一方可瀏覽之處,
也難怪瑞克的小書攤剛開幕之初,就得到了舊金山紀事報頗大篇幅的報導,若是在十多年前,肯定不會引起如此的關注。
每星期一至五、上午十一點到下午四點,只要不刮風下雨,瑞克一定守在書攤旁,天太冷時,他就蜷曲縮坐在櫥窗中讀讀書、
打打筆電,每回看到這景象,總令我莞爾並聯想起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的人肉櫥窗,只不過瑞克是賣書不賣身。
雖然空間小、所有櫥窗內的面積加起來僅約一坪半,書不可能過多,但瑞克不時會從家中滿滿的收藏裡,帶來新的書種,
價位從每本三美元到五百美元不等,我每回去他的攤位,總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書,
例如有陣子我對西方玻璃紙鎮的歷史產生興趣,沒想到在這裡就發現一本有關此主題的書,
1967年版次、英國印刷,內附彩色與黑白的紙鎮圖片。
>>收授之間 溫暖愛書人
瑞克也喜歡穿插一些藝術品和與書相關的物件,例如櫥窗內立著一本1991年出版的傳記《葛楚與愛麗絲》
(Gertrude and Alice),談的是二十世紀初客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
和與她相知相隨長達近四十年的同性終身伴侶愛麗絲.托克拉思(Alice B. Toklas)的生平;
葛楚與愛麗絲在巴黎的居所是當時藝文圈活躍的沙龍,伍迪艾倫導演的影片《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就描繪了此景象,她們倆不僅經常被作家如海明威等人寫進書中,影像也不時出現於畫家畢卡索與攝影師
西索.畢頓(Cecil Beaton)、曼.雷(Man Ray)等藝術家的畫作和照片中;
瑞克在這本傳記的上方,就擺了葛楚與愛麗絲的水彩畫像呼應。
最近一回我到書攤,被一冊談論植物如何播種的插圖本小書給吸引,書名為《小小漫遊者》(Little Wanderers),
1902年印製,精裝的麻布封面上壓印著綠白兩色的花草圖案,煞是好看,翻開扉頁,上面褪色的鋼筆字跡寫著:
「給金.泰倫斯/因她勤於出席晨校/來自她的老師/西門思太太1903-1904」
(Jean Terrance,for good attendance/at morning school/from her teacher/Mrs. Simmins/1903-1904),
想想百餘年前,一位年輕好學的女孩,收到這本老師獎賞的書,內心是多麼的歡欣與驕傲啊!
實體書本帶給人們的,不只是那油墨印刷的文圖訊息,還承載了授書者與收書者間的故事與感情,
數十年後,當事人雖已化為灰燼, 流傳下的書,卻依然溫暖後人之心。
>>真實邂逅 自娛又娛人
說什麼我都不相信實體書會消亡,尤其是那些有歷史的古舊書,當然我也可以上網去買,
但我還是喜歡親自在一個店面與某本書邂逅、親手翻閱她,記得她擺放的位置、以及購買她時的心情、天候與場景,
這些細膩的體驗與記憶都是購書與讀書的另一種樂趣。無可否認,像我這樣對實體書仍有重度懷舊情節的人,
在網路時代已非主流,實體書店又加速流逝中;所幸我們不必太憂慮,因為總有書商理解我們的心情,
即便當今要開中大型的書店不容易,他們也會技癢,想盡辦法弄個小書攤自娛娛人。
●2014/02/06 中國時報
標籤:
瀏覽次數:
170
人氣指數:
9270
累積鼓勵:
455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1
2
5
2
1
那年、新年/廖亮羽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芹壁賦/陳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