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05981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佛說十善業道經-73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說十善業道經-75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佛說十善業道經-74
作者: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日期: 2011.11.27  天氣:  心情:
佛說十善業道經(74)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恭敬整理

「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勝意樂』就是法喜充滿,儒家所說的「不亦說(悅)乎」,悅是勝意樂,是從內心而生的喜悅,像泉水一樣,非從外來。這是法喜,這是樂道,所以「三業清淨」就樂了。《無量壽經》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三業展開就是十善業道,十善業道統統做到了,就得勝意樂。經論常講:「常生歡喜心」,這個果報你真正得到。諸佛菩薩得到,祖師大德也得到,真正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依教奉行的人都能得到,我們只要肯幹也能得到。這種喜悅能消除一切煩惱、業習、天災人禍,這是三業清淨之德,可見言語非常重要。

 

「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一個不妄語的人,他的言論不會有過失。為什麼?他有智慧。常妄語是煩惱、習氣作主,所以錯誤不能避免。人誠實,沒有妄語,心地真誠清淨,不欺誑眾生,這個人常開智慧,言論當然就沒有過失。『心常歡喜』,就是佛法常說的「常生歡喜心」。這個喜悅是身心健康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古人常講:「人逢喜事精神爽」,如果人遇到悲傷、痛苦,身心健康就受很大的傷害。多愁的人決定多病,雜念多的人決定不健康,而健康的人一定是常生歡喜心。

 

「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一個人誠實、可靠,他所說的話,大家都相信,不懷疑。不但人不懷疑,諸天聽到都歡喜、尊敬,也會奉行。佛法講,天有二十八層,高級的天人五通(五種神通)的能力很強。六通之中,他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能知他人心中之所思)、宿命通和神足通(變化無礙),唯獨沒有漏盡通;「漏」是煩惱,因為他的煩惱沒有斷盡,也就是說妄想、分別、執著沒有斷乾淨。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太重了,所以根本就不通。妄語是嚴重的煩惱,因此古來祖師大德勸人修行,「從不妄語始」。其他的煩惱容易斷,妄語不斷就肯定妄想、習氣一條都斷不了。不斷猶罷,天天還在增長,真的是不進則退,這樣修行怎麼會有成就?

 

「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這就是講無礙辯才。無礙辯才不是學來的,它是屬於果報,這個果報是從智慧來的。我們一定要明瞭,煩惱輕,智慧增長;煩惱重,智慧就少。因此,我們要想開智慧,就不能不斷煩惱。「智慧殊勝」,就辯才無礙,當然「無能制伏」。『無能』是哪些人?煩惱、習氣沒有斷的人,他沒有能力跟你辯論。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度外道,就是以佛的智慧能力,無礙的辯才,將之降伏。當時著名的外道有九十六種之多,說外道不是毀謗,不是貶低。「外道」的定義,是心外求法。所以,我們要細心檢點、反省,自己是不是心外求法?若是心外求法,也是外道,稱作「門內外」,佛門裡的外道。雖然學佛、皈依、受戒了,還是心外求法;換言之,對經教的義理沒有深入了解,念念還受外境影響,這都叫做外道,所以外道的意思很廣。

 

與外道相對的是「內學」,佛法從哪裡學起?從內學起,「內」是心性。換言之,內是能現能變,外是所現所變;能現能變是真的,所現所變是假的,你在假的那一面去求,何時才能見道?「見道」就是見到心性,宗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才入門,「入大乘之門」,但距離登堂入室,還相當遙遠。《華嚴經》講,入門就是圓教初住菩薩;換言之,圓教十信位的菩薩還沒有入門,但是接近了,向著這個大門的方向。佛家講位次,入門才算拿到學位,所以初住菩薩以上才有位次。

標籤:
瀏覽次數:19    人氣指數:219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佛說十善業道經-73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說十善業道經-75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