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到了朋友與她女兒的三字經笑話,"人之初,性本善."
以前課本上教,孟子主張人性本善,筍子主張人性本惡.
學生時代其實不太會去深思這問題,至少我是啦 >_<
最近有個國外的研究報告,在模擬開車遇到緊急狀況下
你會選擇讓車子保持原方向,撞向二十多人,或是轉向撞向一人,犧牲自己與那一人
結果很高的比例,選擇轉向,以最小的犧牲,作為結束.
就像一位飛行員,在高空中失事,我們看到的結果,往往都是
將飛機盡量控制往人少的地方墜毀,甚或犧牲自己跳傘機會與機共亡.
多半,我相信人性是本善的...如果不包含後天環境的污染的話.
最近習慣運動完,到某位長輩長眠的地方坐坐,想著最近百年國慶專欄,
提到當初國民黨撤退時,專門派了專機,接這些知識菁英份子回台,
這些人後來都成為國民黨在台建設的支柱,支撐國家走到現在.
我蠻想問他們一些問題(或說是問我自己吧..)如果你們(胡適,李國鼎,孫運璿,趙耀東,etc)
出生在現在民國一百年,那麼當二三十年過去後,是否能有你們發展的舞台?或是,
你們還會像過去一生那樣,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讓台灣無視於全球不景氣,逆勢發光?
還是與絕大多數人一般,在園區上班,謀個小公職,為三餐溫飽而努力.
就像有人說,台灣只要有一位賈伯斯就夠了,問題是,台灣有那樣的環境否?
三字經說的很好喔,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除了父母給予先天的天賦外,
後天的重要,什麼是後天啊...(os:明天的明天..笑~~)
後天就是現在開始的每一天,以前種種都過去了,
珍惜現在開始的每一天,也許可以讓我們保持善心,一顆赤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