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的故事
基隆市郊有個名叫「仙洞」的地方,洞中很冷,到達深處只容一人進入,洞底上方有一道隙縫,這就是「白米缸」遺跡,它是有典故的。現在藉這個機會,說給您們聽聽。
據說以前這裏的媽祖(天上聖母)很靈,而每天食用的白米,都有定量的從這個隙縫出來,而廟祝就是靠這些白米過日,若是有客人來訪,也會漏出多一點的白米,每次都是不多不少,恰好夠用。有一天來了個「地理仙」對廟祝說:「既然白米能每日都漏出來,相信山裏面還藏有無數的白米才對呀!」
「那當然啦!」「那麼何不把隙縫鑿大一點,讓它多漏出一些白米,拿到街上去賣,再買其他吃的、穿的,把生活弄得舒舒服服,如此享受才是聰明人呀!」廟祝心中一動,趕快拿了鋤器,就在洞隙亂砍猛掘,不一會工夫,便把隙裂之處,挖成大孔,果然白米嘩啦啦的流出來,不久積了一小堆,但是奇怪的事情來了,只這麼一陣動靜,便無聲無息,不再有米漏出來。
廟祝後悔的很,因一念之貪,把寶貴神器毀損,此後只好自己出外討生活,果然不久米吃完了。白米也不會再由隙孔漏出,廟祝便終生過著挨餓、懺悔的日子。
貪心慾望是上蒼所忌,凡事過度必然由盛而衰,只有知足守福的人,才能平平安安過一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