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8,308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627483
海馬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活用品質系列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發燒文章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活用品質系列4
作者:
海馬
日期: 2008.08.25 天氣:
心情:
一、前言
本「企業職場專欄」其屬性、特質、範圍同前之幾個主題,本文為專欄的第四個主題,介紹企業〝品質推行方法〞常見的問題,及澄清易誤解的觀念和方法,希對業界有事半功倍之效,同前以〝負面表面〞和〝正面表列〞兩種方式說明,本文所有觀點和建議,均為作者實戰結晶,有許多實例可佐證,參考價值高,歡迎賜教!
二、企業常見〝品質推行方法〞問題和盲點:
1.形而上的目標設定,永遠做不到,沒有意義
通常此目標的來源來自企業主,而各級幹部為迎合企業主的期望,也少提出質疑和深入了解,繼而未做週詳的準備以利達成目標,自然目標達不到,年年如此,怪不得各級員工有〝目標是一種企圖心,盡力去做就是〞把它當成裝飾掛在牆上,有比沒有好,每年皆把握現有訂單,順利出貨為先,這就是我台資企業普遍現象!此問題變成企業文化之一(目標未能展開和貫徹執行,形同虛設!),其產生和縱容的源頭仍然是企業主(禍首),要知道目標要有參與和共識,且經完整訂定執行計劃,各級幹部有責任歸屬感,自動承擔確實執行,其過程要能監督,其結果要有獎懲分明,這才會有執行力和正面的結果符合目標,若企業主認為他訂的目標不容挑戰提出不同看法,就表示目標只有單向性,沒有參與當然就沒有共識,是老闆掛在牆上的裝飾,是目標決而不行之始,不但沒有意義,若造成〝命令決而不行〞的文化,問題就嚴重了!
2.使用不當的品質管理指標
此如同用力不對,不是事倍功半就是白費力氣,例如下列的品質管理指標設定:
2.1 進料驗收用〝批退率〞為管理指標:是不適當的,因看不出零件、材料的品質水準,如零件長期統計,其不良率為0.25%,若用AQL0.25%驗收,其誤判為不良批仍有5%(其實是好的批),而我們卻以為不良為5%,其實不良率約0.25%,更何況有抽樣人為執行誤差,筆者從來不看零件驗收批退率,而是用〝真實品質水準〞及〝免檢率〞訂定供應商的管理指標。
2.2 製程各站分別訂定不良率管理指標:此會造成打散彈效應,資源分散/浪費,因為製程檢驗或調整站很多,每站皆有指標就要行動對策,製程資源本來就不多,所以〝多頭照顧,就多頭落空〞!於系統產品,製程宜用〝直接通過率〞(簡稱直通率),自動化零件產品(如半導體、PCB、SMD)用〝良率〞為管理指標,每週只取其前三項(Top-3)問題資源投入即可,此不但可掌握製程重點,且資源集中,易看到成果,持續下來(每週)就很可觀了!
2.3 出貨抽檢用〝批退率〞為管理指標:其理由同2.1,我們在意的是整體產品出貨品質水準(此會反應客戶對我方產品認同程度),而不是內部抽樣檢驗之允收或批退的比率,本末倒置,用力錯誤,當然看不到成果!
2.4 訂定品質稽核為管理指標:稽核的目的是〝保證或確認運作是否在軌道上〞,即確認正常或異常狀態,若有任何異常即應循管理系統提報和改正,其即時反應即時處置意義大於統計指標,更何況其統計的〝母數〞為不確定(Uncertainty),更不能做為比較基礎,故稽核為用於〝即時行動〞,不需另訂管理指標。
3.無效的口號對策〝加強檢驗〞、〝加強訓練〞、〝加強稽核〞等
於企業職場內部報告的對策中,經常可見無效的口號標語,寫了等於沒寫,對策要有可執行性可以追蹤和確認是否有效,如〝加強檢驗〞等字眼不知原來如何做,而未來又將如何改變,全然不知更不能追蹤和確認了!這種口號性文字(含形容詞、副詞)愈多,表示公司愈表面化,管理必然僵化、官僚,是無法在國際上自由競爭的!記住一個原則〝要抓住重點,要求(命令)不要多,但言出必行,行必有效〞,命令能貫徹才有執行力!
4.採防堵策略的品保組織發展
防堵於短期有效,但長期言為不智之舉,因同樣事件經常再發浪費資源、成本和時間,試想若於零件、材料驗收採防堵策略,則進貨量愈大,人力、設備、組織必然依比例擴大,如此下去營業額愈高,沒有生產力的驗收作業損失金額就愈大,完全無法得到量大成本率愈低的好處,同樣的道理於製程品質檢驗,產量愈大檢測能量資源亦必須等比例擴大,於出貨檢查也是相同情況,所以量愈大,成本率並不能因此而獲益,這是有違正常營運規則的,其原始問題在於〝防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而疏導才是正途,才能量大時相對成本率下降而獲利,因此企業有關問題對策皆必須長短兼顧,防堵疏導並行;從品保組織人力占公司比例亦可看出發展方向是否正確,通常營業額愈高,相對品保人力比值就愈低,或品質落實度愈高(即品質形象愈高)的公司,其相對的品保人力比也愈低,因為品質要求已由有形化之為無形,溶入員工工作態度中及合作廠商理念中,所有參與者皆追求完美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則品保工作產生質變,例行檢測歸入責任單位,品保只做〝建立標準〞、〝品質稽核〞、〝主辦提升企業體質活動〞等服務性工作,以電子、資訊、通訊產業生態言,品保人力和公司人力比為1:10及以下者,為泛泛之輩,品質力並非其利基之一,若比例在1:10到1:100者且品質亦獲客戶認同者,相對亦具國際競爭力,若比例在1:100以上者,且產品形象佳,通常其在全球同業領域中亦為領導者,但必須澄清的是〝品質力〞的成長是階梯式不是跳躍式(即中間省略),即從無(0)→檢驗導向(1)→製造出來(2)→設計進去(3)→經營出來(4)→自然習慣(5),「1:10及以下者」通常品質力在(0)/(1)/(2)程度,「1:10到1:100者」通常品質力在(3)/(4)程度,「1:100以上者」已進入〝自然習慣〞的最高境界,所以就不需要大的品保組織,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完美,若品質發展方向正確,是愈做愈省力,效果成等比級數成長!
5.〝短期為先為重〞是企業營運的自然反映(短視者全天下是也!)
在物慾及功利環境下,不需提醒和教導,人性本來就會往〝自私〞、〝狂妄〞、〝自大〞、〝貪婪〞的方向發展,若有用心去修心養性體會,才會悟出智慧,往〝博愛〞、〝仁恕〞、〝謙恭〞、〝誠信〞方向發展,前者它會不知不覺中發生,這是〝物慾及功利〞環境的自然產物,後者只有種子需要用心灌溉才會成長,進而〝修成正果〞,這是人類社會得以持續生存的核心力量,但大部份情況下都被忽略了!相同的道理,企業成立是〝先生存再營利〞,如同〝物慾及功利〞環境,所以企業若有危機,當然優先〝救活〞,活了當然就去追求眼前的利潤,因為企業本來就是營利單位,這是自然的反映,就好像人性的〝自私〞、〝狂妄〞、〝自大〞、〝貪婪〞可以保住眼前的利益一樣,但若持續不停都有〝眼前利益〞就要有智慧,也就是〝短利〞與〝長利〞拿捏尺度的決擇,沒有明天(代表希望)的人當然〝短利〞導向,有自信和智慧的人〝長利〞是其衡量考慮的基礎,因為眼前利益沒有問題(有自信關係),所以〝長利〞為重,從這裏可以看出企業經營策略方向差異,經時間執行放大後,其結果就差之千里,其理念失之毫厘,未來就差多了!此〝短利〞於品質事務的解讀是〝短期對策〞、〝治標〞、〝防堵〞、〝強制性〞、〝暫時性〞等,它幾乎很快即可看到結果(希望是正面),對業務、客戶、財務可解燃眉之急,但易落入惡性循環深淵而無法自拔,但偏偏絕大部份企業皆在此惡性循環中免強生存,只因短視者全天下是也!另〝長利〞於品質事務的解讀是〝長期對策〞〝治本〞、〝疏導〞、〝自發性〞、〝長久性〞(永不再發)等,它的成效不易馬上察覺,所以容易被疏忽和不被重視,但只要方向對,執行力夠,它所帶來的好處、利益是無可估算,營業能量愈大,相對利益就愈多,尤其員工素質的改變或文化往正面發展,這種好處是很難用金錢去衡量的!因此有自信和智慧的公司(畢竟是少數),通常很少去處理善後問題(即為以前做錯而瀰補、修正),卻花很多資源投入未來即將面臨的問題(即解決未來的問題,因現在很少有問題),這就是〝長利〞、〝長期〞、〝治本〞思維的結果,當然是業界的領導者!
6.憑感覺反射性推論
越有經驗的人越會落入此情境而自詡為有〝預知力〞,比人了解和高人一等,這是〝有經驗者〞的一般現象,因其存盲點所以通常排斥改變、主觀意識強、不易接受新知,記得筆者曾聽一位台商技術部的最高主管(已近60歲,很有經驗吧!),大肆發表當時華航空難的原因分析,講得頭頭是道幾乎沒有質疑空間,殊不知空難發生,美方專家抵台都不敢表明空難原因,此位台商主管居然大言不慚發表肯定發生的原因,這就是憑感覺反射推論,於社會及企業中此情境經常可見,只要其推論看法未能(經)證明,都必須懷疑,且不能依〝讒言〞下判斷或決策,只要對物的問題,要能被實驗證明,其原因方為正確,對〝事〞的問題,要能模擬當時狀況如同辦案,小心查證方能定論,對〝人〞的問題,要以非利害人,多數的第三者看法為指標,方為客觀!品質事物離不開〝真因分析〞,通常日商在這方面做得很徹底,其分析深入決策慢但很正確,反觀台商常用未經證明的反射性推論,決策快不正確反而速度慢,資源浪費。
7.品質癌症,〝好大喜功,報喜不報憂〞的文化
醫學上發現不正常細胞滋長而影響正常細胞器官的機能,稱之〝癌症〞,中國歷史各朝皆有昏君都離不開〝遠君子,近小人〞、〝殺忠臣,寵奸佞〞,此謂〝小人、奸佞〞即為國家不正常細胞,因寵信而滋長就影響國家正常機能,這就是國家〝癌症〞,其禍首為昏君所致,最典型代表為隋煬帝,除殘暴奢華、虛耗國力外,經常賜死進諫的人,說國泰民安就高興,說天下大亂就要殺人,怪不得在位只有14年就改朝換代;相同的道理用於事業經營,其企業癌症是否存在,仍然取決於企業主有否〝識人和用人〞的能力,而其用人喜好特質,正好反應企業主的觀念思維和人格傾向,如果以事業發展成長為重,當然重用有能力的人才(對事的貢獻),若以鞏固私利(企業有許多不同股東,企業主不一定佔有大部份股權)、名份地位的話,當然重用願意配合的奴才(對人的忠心)!基本上〝對事的貢獻〞是理性者,適公共事務、企業、社會、國家之環境,而〝對人的忠心〞是感性者,適小群體、家庭、客戶、朋友的環境,此兩者拿捏要輕重適度,否則就是亂源之始;通常品質事務是報告不好的部份(如同鏡子或諍言機能),企劃是報告期望好的一面(如同希望,產生企圖心機能),品質力成長的基礎是〝先認知錯誤,設法制止,並一勞永逸〞,假如公司文化是好大喜功,報喜不報憂(如隋煬帝),錯誤問題就看不到了,更不用談品質,反而到處可見〝企劃案多,失敗率高〞的現象,這就是企業開始走下坡的徵兆(目前做不好,需要許多希望填補目前空虛),從品質事務角度,此好大喜功文化是不正常的細胞(實事求是才是正常細胞),因其滋長就形成〝品質癌症〞,走向衰亡之途!
8.找不到著力點及拿捏欠當
這是執行經驗及個人體會的問題,例如:1.希望問題快速改善,開出大量的CAR (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是不對的,要衡量自己有多少資源解決問題,開CAR不求多,要求有效執行為重;2.過度謹慎,雞毛當令箭,客戶只是徵詢意見,就要求內部做一堆實驗,經常動員耗用資源是不對的!3.練兵時點的拿捏,若時間允許下,堅持退貨重工也是一種教育和練兵,但面臨業務失單存亡時點,就必須設法解決問題順利出貨優先,此為相同事件,不同背景的拿捏輕重;4.當生產良率很高時,就覺得沒有品質用力成長空間,因此不再問題追蹤檢討,反而放鬆原來好的習慣,此為品質執行拿捏欠當。
9.品質活動推展,草率而行
為提升企業經營體質、員工素質,舉行的相關品質活動,例如提案制度鼓勵員工看到問題主動提出改善,品質改善小組由下而上有特定改善主題,5S活動生產管理基礎及人員紀律維持,平衡計分卡訂定公司策略和管理指標、目標,全面品質管理(TQM)由上而下的管理架構基礎,六標差品質活動減少產品品質變異量等,經常發現活動無疾而終,滯礙難行綜觀其因,皆為求速效草率成行,提醒如下:
9.1 活動企業主必須支持,於宣告會議、中間檢討、段落結案皆要親自涉入鼓勵,把意願氣氛帶上來。
9.2 要有適當的宣導和訓練安排,使參與者認同有共識有方法、工具後,才去執行
9.3 活動的核心目的,要能和公司長、短期策略聯結,最終要能併入例行營運作業之中
9.4 用心執行活動和虛應之間,應建立明確獎懲辦法(至少也有獎勵辦法),確實執行
9.5 活動要指定執行長及各組成員團隊,此專案活動應列入公司第1階高層會議檢討事項之一
三、何為企業正確的〝品質推行方法〞
1.品質的核心是觀念和工作態度,經營者要能投入,帶領成為表率
如果重要客戶來訪,企業主不能事前安排抽空參加,卻要求並授權高級幹部全權處理,於品質理念說〝客戶第一〞是騙人的,因企業主的工作安排,客戶並未列為首要,所以就沒有參與;若有品質糾紛,需承擔賠償責任,企業主不但不參與此重要談判,反而指定高級幹部代表參加,未提示談判底線、策略,此會讓人懷疑企業主到底有沒有心在經營自已的事業,其幹部也會懷疑公司前途,值得不值得效忠;若訂單流失是我方問題,企業主未能〝負荊請罪〞爭取訂單,卻說不願做沒有人格向人賠罪的事,並要求責任主管設法開發訂單回流,這會讓人懷疑企業主有否智慧經營事業;如有產值、有能力又忠心的員工得不到應有回報(調薪、升遷),企業主視為理所當然,反而對於能言善道、善奉承無產值幹部視為愛將,此正反映企業主用人思維,默默影響或鼓勵所有員工能力、產值不重要,能取悅主上才是關鍵,試想公司會有未來嗎?!若口口聲聲說產品品質很重要,卻從未參加過1次品質會議,也未參與任何品質活動,想想看品質可以做好嗎?!要知道〝員工只關心老闆關心的事〞,企業主的一言一行大家都在注意,老闆不投入誰會關心投入呢!更不要以為〝授權〞就可以都不去碰不去監督了解,老闆是引導正確方向,做表率並要求員工執行,而責任幹部要能接棒,藉力使力發揚光大完成目的。
2.追根究底至少問五個why真因浮出才可下對策
若我們留意一下製程維修報告(系統產品),其不良原因一半以上皆為零件不良,若技術員發現某零件損壞,只要換新的且功能正常,就註明不良原因為該零件不良,於企業職場中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對事物看法只重表象,未真正用心去分析,如上述例子,用心分析問五個why,可改變分析結果,其處理流程舉例於下:
測試 → 發現無功能 → 初步分析,無電源 → 問why,電晶體損壞 → 第二個why,有雜訊且溫度太高 → 第三個why,雜訊來自某變壓器不穩 → 第4個why,變壓器輸出端接觸不良 → 第5個why,有二個大問題 基座設計太近 作業上沒有撥開 → 問why及How,即為對策部份(其又分短期和長期部份),因此其不良原因原為〝零件不良〞〝經5個why後就變成〝設計和作業〞問題,是完全不同的結論;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製程100%應力篩選作業上,幾乎絕大部份公司(95%以上)把在製程應力篩選有問題的產品經維修為良品,就不再進一步分析故障原因,只是輕淡的認為是零件個別早期故障問題,只有極少數企業有深入分析和執行改善對策,最終產品早期故障消失,就不用執行製程篩選了!因此無論產品面或管理面有任何問題都必須追根究底至少問5個why,有了真因再下藥,才能藥到病除,一勞永逸!
3.從經營目標而來的品質目標訂定和展開
大部份企業的品質單位都得不到企業主的重視,雖然原因很多,但若品質單位的努力成果不被察覺,當然就不會被重視了!看到許多企業的品質目標都是〝內視型〞,如進料驗收允收率、製程某站的不良率、出貨檢查通過率等都沒有和公司經營策略及客戶要求聯結,當然不適當,於此建議例子於下:
3.1 和公司經營目標聯結:若明年目標攻下某一國際一級客戶,就要預做準備,其中此目標客戶的品質要求,如〝廠商評估〞可否先自評改正、產品出貨品質水準為何、該客戶通常市場退修率多少、客戶對產品測試評價為何等,當然要先行了解和預做準備,而訂為品質單位努力目標之一,就可以和經營目標聯結了。
3.2 配合客戶要求:若現有客戶對產品品質很不滿意,並提出可接受的市場退修率及要求時間,否則訂單將受影響,於此品保單位就師出有名,藉力使力訂出目標值,再行展開到各工程站目標,過程定期檢討改善。
3.3 和公司服務成本策略聯結:市場退修愈高,服務成本就愈高,若公司出貨量增加,服務預算不增加前題下,就可以配合反推產品退修率要降為多少,並訂定為該產品的年度品質目標,之後再行展開到各個責任單位,而後續的努力就有一定方向,且能完成公司策略目標。
4.簡易問題思考邏輯,快速推行品質事務
其實解決問題是很容易的事,把它簡單化就好做事,即企業中安排的產品檢測或管理監督,目的是〝了解現狀〞,健康當然好若發現生病將又如何,因此就可以〝預知未來〞,即非常健康時其檢測頻率就可以減少,若發現有異狀有病變就要先醫治,管理上稱之〝防患措施〞,若異狀為非機率性是有脈絡可循的原因,如抽煙、酗酒、壓力、失眠所引起,不去解決,醫好了仍然會再犯(生病),所以就要改變自己不好習慣及外在原因,才可以〝永絕後患〞,永保健康,此道理非常簡單,很容易轉化為企業問題解決模式為:檢測 → 現狀了解 → 預知未來 → 防患措施 → 永絕後患;此簡易問題思考邏輯,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推行品質事務,提早看到效果。
5.常見各種品質推行手法及活動,澄清一些應用面的問題
品質推行手法有很多,為使企業主及執行幹部有正確認識,特將常見手法摘記於下:
手 法 和 活 動 用 途 和 目 的 簡 要 應 用 說 明
Q7,品保七大手法
(特性要因圖/柏拉圖/查核表/層別法/直方圖/管制圖/散佈圖) ‧對數據收集分析,找原因,方便執行追蹤觀察績效、成效用 ‧基層工作者,必備手法工具
‧品質改善小組常用手法
N7,新產品七大手法
( 關連圖/親和圖法/系統圖/矩陣圖/箭頭圖法/數據矩陣/解析/PDPC法) ‧整理分類,手段上展開及相互間關係表達,進度控制執行監督考核之用 ‧工程師及管理者表達及追蹤事項需運用的手法
IE7,IE七大手法
( 流程法/防呆法/五五法/動改法/雙手法/人機法/抽樣法) ‧合理化及工作改善用
‧人、機、物充份配合發揮方法 ‧製程工程師工作研究改善的手法
5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教養TPM,全面生產保養 ‧現場管理基礎,人員紀律維持
‧使設備能量發揮最高產能 ‧生產工廠的基本活動5S
‧自動化設備愈多,TPM愈重要
SPC,統計製程管制
DOE,實驗計劃法
田口式品質工程
6σ,六標差能力 ‧計數/計量數據之基本統計分析用
‧開發新技術,解決品質、效率瓶頸
‧同上外,可據此訂定規格及製程標準
‧減少產品品質之變異手法 ‧左列皆為統計應用範圍,對過去整理分析,對現在控制監督,對未來預測防犯,它是用於推理、證明和摸索
提案制度(建議案)
QCC/QIT,品質改善小組
特定專案小組活動
品質檢討會議
TQM,全面品質管理 ‧鼓勵員工關心自已工作,提出改善
‧由下而上改善特定主題的活動
‧專案計劃下的執行小組有特定目的
‧管理監督,資源調整能快速反映問題
‧由上而下依經營策略展開的執行活動 ‧從管理角度,運用工作者及團隊的經驗去整合和調整資源,解決時空下的特定問題
Benchmark,競爭基準
BPR,企業流程改造
QFD,品質機能展開
VA/VE價值分析/價值工程 ‧知已知彼,產生成長進步的動力
‧流程簡化,組織改變,事務更精簡
‧內部資源整合一定方向符合客戶市場需求
‧使工作效益最大gain=(輸出/輸入) ‧此為〝方法論〞,導引出有一定系統、邏輯、規則去完成某種管理上的目的,可用於比較分析、流程簡化、資源整合及有效運用
顏色管理/目視管理
看板管理
JIT,即時生產系統 ‧一目了然,易於辨別,方便管理
‧執行狀態同步表達,易於管控
‧增加生產彈性,減少製程存貨 ‧此為提高生產現場的管理效能,含品質、速度、生產成本及生產績效等
另有創意思考法,含腦力激盪法、特性列舉法、缺點列舉法、希望列舉法、替換表列法,外加反向思考法。
6.澄清重要品質活動,不同特質屬性有不同的背景條件
品質活動有別於品質手法,前者是公司經營活動的一部份,為提升體質(品質、速度、成本、效率、技術、產能、安全等)組成專案計劃去推展者,例如5S/TPM/BPR/ QFD/TQM等而後者是一種方法和工具例如Q7/N7/IE7/創意思考法等,本節主要是澄清一些品質活動觀念問題!記得台灣早於1970年代接受日本品質觀念和方法,品質方法以SPC為主,而品管圈(QCC)為品質提升活動的主力,幾乎國營事業及民營大企業皆有資源投入,企管顧問業因而萌芽發展(吾人稱之「台灣第1代品管」年代);到1980年左右台灣正面臨企業轉型,政府也主導「品管分等檢驗」制度,並以全面品質管制(TQC)為主軸的評核制度來協助企業做好管理工作,品質方法也由SPC開始導入田口方法,企管顧問業也由QCC到TQC、SPC到田口或實驗計劃法,最成功的為家電業轉型為資訊電子業,開始進入資訊電腦產品(吾人稱之為「台灣第2代TQC」年代);1980上半期因台灣產業已進入自我開發新產品,所以有關研發管理、專案管理、設計品質、產品可靠度等開始受到重視,半導體產業也開始萌芽,除技術領域外,管理上也由〝目標管理〞到〝方針管理及展開〞,是一個較多元且富商機,吾人稱之「台灣第3代品保」年代;到1990左右開始接觸以美國國品獎觀念的〝全面品質管理〞(TQM)、〝流程管理/改造〞(BPM/BPR)、〝Motorola 6σ〞(當時稱美式TQC),企業品質活動幾乎以TQM為主,品質手法則較多元,吾人稱之「台灣第4代TQM」年代;到1990中期新方法也漸成形,如平衡計分卡、品質機能展開、企業流程改造、同步工程及品保體系認證,尤其認證(號稱國際標準)受企業重視,故品質活動以品保制度建立取得認證為市場趨勢,吾人稱之「台灣第5代認證」年代;到2000左右,早期的〝六標差〞(6σ)融入管理的平衡計分卡和流程改造觀念,適用範圍擴大,從早期Motorola 6σ針對產品面,延展到管理面(但6σ名稱並未修改),經由GE成功案例重新包裝,及企管顧問業的〝促銷〞,成為品質活動主軸,品質推行手法則以統計應用為主,輔以策略、續效、衡量等,但不代表其他品質活動和手法就停滯,反而更多樣化,吾人稱之「台灣第6代多元」年代;從台灣企業進入全球化角度,下一個年代自然會有下列各種特質:1.和研發有關的開發流程、設計審查、產品驗證、產品可靠度、設計準則等,會更精緻和落實,因高階研發會留在台灣 2.企業各種e 化活動,含企管顧問業領域的電子化學習(e-Learning),因〝全球化後勤支援〞及〝有用知識〞成為資源有效運用的關鍵要素,下一個年代正在成形中,而且會更廣泛和複雜,以上為澄清不同品質活動有其不同的形成背景和條件,特以台灣品質發展歷史實況,幫助讀者了解不要把品質活動〝神格化〞,有了新的就攻擊和否定過去是不對的,知識是有累積性,現在是由過去歷史所造成的,也不要刻意改變歷史去肯定目前,若能回歸原點去找「永恒」性的東西,再依時空不同環境需求改變執行的方式和內涵,自然就可以〝一變以應萬變〞了,例如經營觀點永恒性的競爭因子在〝開源〞、〝節流〞、〝用人〞、〝管理〞,而表現出來的成果價值為〝產品力〞、〝行銷力〞、〝成本力〞、〝整合力〞,舉凡各種活動對上述八個因子觀點有益者,皆可因時因地因文化而修改,你也可以自創名稱,若能成功且一舉成名發表,別人就跟著學,就是這個道理〝要成為創始者或跟隨者〞全在個人的慧根和自信,其實台灣很多電子產品已有世界領導力,市佔率也名列首位,當然有其獨到之處值得各國學習的,尤其在生產事業領域的心得和知識(Know How),是有資格為〝創始者〞,只是〝謙虛〞和〝留一手〞特質,較不願意去分享經驗!於品質領域,我們更有資格有自己永恒的東西,缺乏自信的人,當然是〝跟隨者〞,其必須付出無知的代價,因知識不消化,悟不出自已的東西,一知半解做事,當然要付出更多資源和時間,才能達到相同的目標!
7.品質能力提升,會帶動〝製程技術〞和〝產品技術〞的累積成長
品質能力指品質改進績效,可用製程直通率或良率表達(或用市場退修率亦可),如直通率原為85%提高到99%,其相對成長為15倍〔(1-0.85)/(1-0.99)=15〕,通常問題有多重或多階的原因,比較簡單易於改正的是管理疏忽、紀律不張、情緒士氣、傳達溝通等,此為人的原因尚不足以造成瓶頸,如系統產品組裝品質;另為製造過程的流程安排、設備能力、參數調整等易造成生產能力的瓶頸,例如系統產品的自動焊接品質(含SMT/波焊),射出成型的縮水問題;有的是屬於產品先天設計問題,如開機使用溫度高易當機、低溫開機無法啟動、意外掉落地面易斷裂等,當品質穩定代表〝人的原因〞消失,但仍有製程能力瓶頸,即製程技術和產品技術瓶頸,所以說
當我們全力設法提升品質能力時,自然會帶動解決所有瓶頸限制,這些〝製程和產品技術〞也會累積成長。
8.善於運用品質推展界面,加速品質成長力道
前述許多觀念和做法,執行上仍需要界面傳達出去,茲舉例如何運用這些界面於下:
8.1 現場檢測界面:檢驗員要依規範忠實執行,有問題向直接主管及責任單位反應,並配合〝三現〞(現場/現時/現物)相關作業。
8.2 基層活動界面:主動參加相關品質改善小組(QIT/QCC)活動,含提案制度的改善提案。
8.3 專案計劃界面:針對特定主題或問題,有短期的改善小組,成員通常為中間幹部及工程師,含專案宣導。
8.4 品質會議界面:定期召開的品質檢討會議及不定期的臨時品質問題解決會議,要能積極參與,主導進行。
8.5 產品檢討會議:開發專案、新產品設計審查、產品評價、產品企劃等會議,提出必要看法和建議。
8.6 管理審查會議:於經營會議、參謀會議等,提報產品品質概況、績效及問題、對策,含有關專案計劃進行檢討報告。
8.7 行銷會議界面:了解行銷和品質及售服的關係,例如市場產品問題、退修問題之解決等。
8.8 品質活動界面:指動員公司全體員工,從上而下的策略、管理、流程、組織等的體質改善活動,依計劃主動配合。
9.快速評估品質改善成效,可予觀察的幾個指標
可見和可量化的品質成效指標有:1.內部維修人力減少是正面的 2.修補及重工人力減少是好的 3.不良庫存愈少愈好 4.生產良率或直通率愈高愈好 5.市場退修率愈低愈好。
看不見用感覺的品質成效指標有:1.團隊合作順暢有默契 2.積極、主動、負責的工作態度 3.開會有效率,問題很快有結論,各單位勇於執行對策 4.執行力好,命令能貫徹 5.技術力有累積成長。
四、結論和建議
本主題「品質推行方法」看似簡單,實為困難因需廣泛的品質知識、了解市場和客戶、體會企業的經營發展等,所有企業均有改善空間,行動之前從企業主到各級幹部均需有正確觀念才去展開計劃,本文正負面列舉共18項正符合所需值得參考!於此特舉二個實例:1.今年(2003)筆者曾拜訪北京某市占率最大的通訊電子產品的企業主(GM),言談中發現前後矛盾,對顧問訪談還蓋問題,就好像病人對醫生都不說實話,怎麼醫治,所以此案筆者就主動暫停, 2.某台北中型筆記型電腦廠商的品保處長,於年度計劃重點推行事項,居然列出二大重點為〝取得ISO1400〞及〝推品質成本〞,被總經理罵〝只重表面的無知處長〞,因目前產品品質都做不好(日本客戶不滿意),卻不知重點本末倒置做一些和目前無關的工作!上述第1個實例在本文〝三之1〞小節,經營者要能示範表率,試想總經理對品質事務會虛報,那公司品質會做好才怪!第2個例子在本文〝二之8〞及〝三之3〞小節,此處長並沒有找到品質著力點,以及品質目標未能與經營重點聯結,當然品質用力資源會虛耗!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本文每一小節均為企業職場常見現象及解答,若予消化,讀者很快就會變成〝內行人〞了!
標籤:
瀏覽次數:
14
人氣指數:
214
累積鼓勵:
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活用品質系列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發燒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