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05981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佛說十善業道經-85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說十善業道經-87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佛說十善業道經-86 (尚未分類 / 佛說十善業道經)
作者: 《弟子規》聖賢的教誨 日期: 2011.12.11  天氣:  心情:
佛說十善業道經(86)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恭敬整理

「二、言皆利益。」無益之言,佛法稱作「戲論」,就是世間人講的開玩笑,諸佛菩薩、修道之人沒有戲論。戲論與幽默不一樣。世間人的幽默,不見得是對對方、對社會大眾有利益;而聖賢、君子所謂是「出言成則」,說出來的話都可以做為社會大眾的準則,這就是利益。由此可知,淨業是有利益的,若於社會大眾沒有利益的,就不是淨業。利益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得清淨心,幫助我們斷煩惱、長智慧,這是真實利益。

 

「三、言必契理。」『理』是真理。聖賢君子決定沒有悖理之言,決定不違背真理。為什麼?他見到真理,即佛家講的「明心見性」,所以他的行為、言語決定是性德自然的流露,與性德相應。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十二部經教,都是性德之流露,所以契理。

 

「四、言詞美妙。」這不是指說話的音聲好聽,音聲好聽固然在其中,但『美妙』有更深遠的意思,是讓人聽到歡喜接受,正是所謂的「金玉良言」,現在人講的合情、合理、合法,這是契機。契機契理的言語,才能廣化眾生。這真正是從仁慈博愛流露出來的,從清淨心流露出來的,這屬於淨業,亦能淨化人心、淨化三業,才是真正美妙。

 

《六祖壇經》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何以不見世間過?他已經轉識成智,這是相宗的說法。相宗的修行綱領,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六意識是分別,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分別,這是妙觀,智慧現前;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末那識是執著,一切都不執著。離開分別、執著,你要找過失,了不可得,世出世法都沒有過失。

 

《楞嚴經》、《圓覺經》、《法華經》、《華嚴經》上,佛都說貪瞋痴即是戒定慧,戒定慧即是貪瞋痴,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平等觀。貪瞋痴與戒定慧,在我們看來是極不平等,而在聖者的眼中是平等的,因為貪瞋痴與戒定慧是一個性:法性。覺悟了叫戒定慧,迷了叫貪瞋痴,迷悟不二;迷的是法性,悟的還是法性,法性沒有迷悟。迷的時候變的相是貪瞋痴的相,覺悟變的相是戒定慧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相不是真的,是妄相。因此,他心平、理得,於是清淨心現前。心清淨,身清淨、境界清淨,貪瞋痴與戒定慧都清淨,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

 

而法身大士應化到六道,還是嚴持戒律。為什麼?六道眾生迷,他要做一個好樣子給他們看。諸佛菩薩應化到世間,就像舞台表演一樣,表演一定要顧及到當前社會,有利於大眾。譬如現今大眾不懂得孝順父母、尊師重道,忘恩負義,背師叛道,佛菩薩到此地來一定是示現孝親尊師。為什麼這麼做?挽救世道人心。諸佛菩薩在何時何處示現,一定要觀察時節因緣,就是此時此處眾生犯了哪些毛病。佛法是教育,如何能夠糾正他,幫他改過,這是善知識。

標籤:
瀏覽次數:9    人氣指數:9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佛說十善業道經-85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說十善業道經-87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