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20626
 crystal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美人功課❤~人生就是要這樣~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 平靜~ 】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維生素B17與癌症
作者: crystal 日期: 2012.05.04  天氣:  心情:
維生素B17與癌症


  《無癌症的世界——維生素B17的故事》


  美國作家艾德華·葛雷分(Edward Griffin)在《無癌症的世界》(World without Cancer)一書中,透露了美國現代醫學的轉變,以及醫藥學界對疾病的觀念。


  20世紀50年代,一位生化學家小恩斯特&S231;克雷布斯(Ernst T. Krebs, Jr.)分離出一個新的維生素B17(Vitamin B17),又稱爲“力而卓”(Laetrile)、“阿米達靈”(amygdalin)。他當時不清楚自己掀起了什麼樣的漣漪,雖然至今許多人仍相信克雷布斯找到了癌症的療法;然而跨國際的大制藥廠因爲無法申請專利或壟斷維生素B17的使用,故而對維生素B17發起了空前的惡毒攻擊宣傳,即使事實證明它對於各種癌症有療效。


  克雷布斯和他的父親也是將維生素B15(Pangamic acid)應用在醫學上的先驅。他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酵素及其在癌症治療上的應用等方面的知識,這些酵素包括:鳳梨酵素(bromelain),chymotrypsin,和木瓜酵素(papain)。父子兩位至今被仍公認爲維生素B17(維生素B17)在癌症治療機轉方面的先驅。維生素B17是一種水溶性、無毒性的醣化合物,存在於自然界約800種的植物中,許多種可以食用。含豐富維生素B17的來源,最常見於非柑橘屬水果的種子中,如:櫻桃、油桃、桃子、李子及蘋果等,而以杏子(apricot)的種子含量最豐,約有百分之2至2.5。


苦杏仁苷的豐富來源——杏仁


  根據葛雷芬斯《無癌症的世界》一書,克雷布斯研究之脈絡溯源自二十世紀初葉,愛丁堡大學教授約翰·畢爾德(John Beard)提出癌症的營養細胞球(trophoblast)推論。畢氏的研究發現懷孕初期的原始胚胎細胞(pre-embryonic cells)亦即營養細胞球與惡性腫瘤細胞沒有區别。營養球細胞爲胚胎成長所必需的,但是在懷孕期的第56天,胎兒的新胰髒開始分泌chymotrypsina酵素,從那時之後,營養細胞球的增生就被阻止。葛氏寫道:﹁營養細胞球在懷孕初期確實具有癌細胞的特徵,因爲它會很快速地增生及蔓延,最後它着床於子宮壁上形成胎盤,讓胚胎可以得到母體的保護和營養。


  營養細胞球是另一種細胞經由一連串的步驟所形成的,葛氏將之簡化爲“完全生命”細胞(total life cell)(有點像現在最熱門的乾細胞),它可以分化爲任何一種器官或組織,乃至一個完整的胚胎。當完全生命細胞被男女皆有的動情激素啟發而開始制造營養球細胞時,有兩種結果可能發生。第一,如果是在懷孕的情況下,結果就會形成胎盤及臍帶;第二,如果營養球細胞是在修補的情況下被啟動,結果就是癌細胞的形成。葛氏補充:﹁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如果細胞修複工程沒有結束的話,就形成癌。


  營養細胞球分泌的絨毛刺激生殖激素(chorionic gonadotrophin - HCG),可以自尿液中測出來,准確度92%。假設檢驗呈陽性的話,葛氏說:﹁若是女性,她如果不是懷孕,就是罹癌;如果是男性的話,隻有一種可能“癌”。然而醫學界明知此檢驗法簡易卻棄之不用,而采用危險性高的穿刺手術,造成某些癌細胞因而擴散到全身。


  克雷布斯自杏果種仁分離出維生素B17,將之合成結晶以供人體使用,並命名爲﹁利而卓」。此化合物是由一分子氰化氫(hydrogen cyanide)結合一分子具止痛作用的苯乙醛(benzadehyde)加兩分子葡萄糖所形成的。雖然前兩者分開來的毒性很強,但是它們結合在維生素B17的分子里卻十分穩定且無毒性。克氏發現,要將兩者結合鍵打開,隻有一種叫beta-glucosidase的葡萄糖酵素;這種酵素雖然分布於人體,但是在腫瘤處卻是含量特别高。所以癌細胞所分泌的beta-glucosidase酵素一旦打破了維生素B17的結合鍵,釋放出氰化氫及苯乙醛,兩者毒分子加在一起毒性更是超強,癌細胞就死在它們自己選擇的維生素B17手里。


  在治療與預防人類及哺乳類的癌症方面,利而卓(維生素B17)是第一,也是最後的希望,此真理至今未變。因爲利而卓是一種維生素,屬於 B 群的第十七個維生素。


  我們常聽到維生素B17 大量應用在癌症末期,然而最好是使用於癌病未發之前,也就是現在。你現在就可以開始吃常見水果的種仁,比如:杏子和桃子的種仁含約 2 %的維生素B17,而小如蘋果的種籽也有相同的含量;其他如棗子、李子、櫻桃及油桃亦有維生素B17。北半球唯一不含維生素B17 的普通水果爲柑桔類,這是人工選種、混種栽培的結果;而非洲大陸的柑桔類仍然含有 B17。


  另兩種富含 B17 的來源爲:榖類的小米(millet)及蕎麥(buckwheat)、珍貴的夏威夷豆(macadamia)、竹筍、綠豆、利馬豆、奶油豆(butter beans)及某種豌豆等也含有豐富的 B17。最方便的來源則是水果的種仁。


  宏薩族九百多年來沒有一個癌症病例,他們每天自天然食物中攝取到大約 50~75 毫克的維生素B17。其所居住的地方曆來就被稱爲杏子王果,每到杏子季節,宏薩人連吃三個月的杏子,其他時間則吃杏子果乾。他們不光隻吃果肉,而是連果仁一塊吃,所以每日攝取量超過50~75 毫克。反觀西方國家的人一年都還吃不到這個量呢!以至於逐漸發展成嚴重的維生素B17 缺乏症。由於飲食里缺乏這種抗癌變的維生素B17,我們的社會每三個家庭就有一個人得癌症。而實際上的發生率可能更高,原因是等到癌症能被測出來,該病人其實罹癌已經很久了;也有很多病人身上早有癌症,但是在它長到被測出來之前,病人死於意外或其他因素。


  癌症爲慢性代謝疾病是無庸置疑的。它不是由病毒或細菌所引發的傳染病,而是源於代謝問題,和身體的食物利用有關。大多數的代謝病主要基於食物中缺乏某種特定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讓我向各位報告一個明確的公理,它是不矛盾、科學的及有歷史性的。那就是:醫學史上沒有一種代謝慢性病可以被預防或治療,除非從屬於人類或動物正常飲食中的某些元素中求得。亦即在許多致命性的疾病尚未被了解前,人類可以由食物中攝取某些要素來補充及防止病發。


  各位可能都了解歷史上記載的一種病--壞血症與大英帝國崛起的關係。在維生素尚未被加到船上的飲食時,常有 3/4 的水手於航海末期病倒,而在上岸後,因爲攝取到新鮮的蔬菜水果,神祕的壞血症又治癒了。


  惡性貧血的致死率曾達98~99 %,當時的醫學界對它完全束手無策,直到莫非(Murphy)、薛波(Shipple)及敏諾特(Minot)醫生們開始他們的經典研究,發現惡性貧血與營養缺乏有關。他們在加州大學發現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預防及治療這種病。他們對病人說:“到市場肉攤買1/4磅新鮮的肝髒,把它研碎、稍微煮一下後,連續三天,每天吃一湯匙。”遵從醫囑的病人都康複了,但是這三位醫生卻得到庸醫的污名。後來化學界研究生肝髒,發現維生素B12 及葉酸(如維生素B17 一樣,維生素B12 分子也含有氰化物)可以治療惡性貧血。


  如今一九七四年,無知封閉的人卻認爲,僅僅吃些水果籽就可以預防某些如惡性貧血一樣無解的病,簡直是天方夜譚。然而科學真理並非建立於有否誠信之上,而爲“非是即非”的。所有的水果籽或果仁都含有抗癌的維生素B17,這是科學真理。如果我們每天攝取適量的 B17 維生素,就可以預防癌症,亦如維生素C 可以預防壞血症或 維生素B12預防惡性貧血一樣。


  因此人類欲控制任何一種慢性或代謝疾病,一定得從生物有機體本身之生物經驗中求得。慢性及代謝病永遠無法從身體之生物經驗以外的要素(如藥物)來控制、預防或治療。醫學史上從來未曾發現任何一個非生物體所需的外來物質不會傷害生物體的。也就是說,凡是生物經驗之外的東西,都會傷害身體。世界上沒有一種藥物或化學劑可以讓我們更健康、有適應力、更有智慧或更長壽。自然界沒有這樣的藥物或分子,除非那個分子在正常的食物中就已存在。這也許是爲什麼維生素B17 有這麼多抗拒的理由之一。  

建議

  想以苦杏仁苷來預防或治療癌症的人一定要先和營養醫師商量;現在關於苦杏仁苷(Laetrile)的書也出了不少。如果患有癌症,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短期内盡可能攝取到最大量的苦杏仁苷。這可以在一般正常的治療後進行,再加上輔助療法,比如:補血、控制血壓或減輕疼痛等。克雷布斯Dr. Krebs博士建議成人每日10粒來預防癌症,每日30—50粒爲癌症病人的營養補充品。少數癌症病人吃了苦杏仁會有惡心反應,建議減少食用量,讓身體適應後再漸漸增加份量。實質上對於一種藥食兼用食品,進食不過量,有百宜而無一害
標籤:
瀏覽次數:38    人氣指數:838    累積鼓勵:4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美人功課❤~人生就是要這樣~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 平靜~ 】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