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026
 狐狸躲起來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slow tech----前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情話練習三--港灣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震撼演出,慢‧SlowTech
作者: 狐狸躲起來 日期: 2006.06.28  天氣:  心情:

上星期天,去看了當代美術館的『慢‧SlowTech』展覽,這次展覽集結多位國際級藝術大師及來自日、美、德、韓、台等地共16位藝術家,以攝影、雕塑、錄像、互動及光學動力裝置等各式作品類型共同呈現「慢SlowTech」展覽。雖以「慢」為名,卻不以「頌揚慢」為主題,「慢SlowTech」展對當代速度的進程提出反問,也自更多元的角度,探索當代生活中另一種速度美學的可能。

另一種速度?是的。在這狂戀『極速美學』的時代,大家都習慣了「快就是好」的觀念,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空間,不同的地點出現於世,但卻隨著智能的增長被「快」統一了!

走路,要快;吃飯,要快;睡覺,要快;所有的一切生活不論公事私事,大家都在比快,即使不趕時間。

這不是很詭異嗎?

我們以不同的節奏誕生於世,理應順著自己生命的步伐朝死亡走去,為什麼會變成什麼都要快?這樣合乎人性嗎?所以,你發現了嗎?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步調與生命的節奏,早就在這一切快速運轉的世界被吞噬了....看完展覽後,對我而言這樣的反思,只是為了找回一切所有屬於身為"人"的感知與觸覺而已。以下是我參考當代美術館的導覽手冊再加上我自己看完每個作品展覽後的心得,針對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作品跟大家分享一下.....

 

 

 

慢SlowTech  展覽說明

「此地不再,一切都是此時此刻。」

我們古老的身體似乎跟不上這日進千里的「速度生活」,身處在這大量快速的資訊電擊下,一種持續的身體短路現象讓我們產生了一種不舒適感,身體的感知越發遲鈍,排山倒海接踵而來的影音訊息才現即逝,這猶如布希亞所言:「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資訊愈來愈多,意義愈來愈少。」於是我們逐漸失去了深入的看、細膩感知的能力,當代所不具容的耐心,我們習慣於迅捷、提綱、淺表性的閱讀,進而導致文化需巧裝成商品,藝術被要求快感、流行化,在這超速的同時也抹去了觀想的時間及凝視的距離,觀看顯得模糊或無法聚焦,這現象又有點像是我們的眼睛貼近一張平面,觀看距離的消除,我們無法掌握事實也難以產生全視與觀想。

於是除了生活頻率調整的必要之外,藝術上也應以一種「相對速度」或「緩慢美學」與之抗衡及牽制,從消費的高速世界中試圖脫軌,回復到古典、長時的投入、微觀的世界、創作者耐心修為,甚至是觀賞的「放慢姿態」。如無法與快速的世界達成諒解,就以「失速」及「另一種速度」的姿態來傳達對當代「超速」的反撲。──袁廣鳴

 


入口穿廊
藝術家:李庸白,韓國
作品名稱:天柉士兵

李庸白自九○年代初開始發展以數位科技創作的作品,多元的表現形式包括動力裝置、錄影、互動聲音裝置等,逐漸在韓國受到矚目,成為新媒體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品【天使─士兵】,在長達二十分鐘的單頻道錄影中,鏡頭固定在一個以五彩人造花佈置出來的繽紛場景,手持槍枝、身著花朵迷彩裝的士兵緩緩前進,同時,諸如「波伊斯」(1912-1986)、「達文西」(1452-1519)、「約翰‧凱吉」(1912-1992)等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名字,與電腦科技的指標性名詞如Window Media Player、Internet Explore等各佩帶在六個士兵的迷彩服兩肩,逼真的迷彩服與極慢速的行進動作,讓士兵宛如場景的一部份。


看到這個作品,我第一個反應是呼吸近乎停止,因為她們正以一種幾乎難以查覺的方式,緩慢的移動。我知道士兵緩慢的在前進,前方等著他的可能是危機重重的陷阱,也可能是一觸即發的戰役,可是色彩繽紛的螢幕,倒映在我心裡的,卻是一種和畫面完全不符合的黑白與平靜。一種詭異的祥和。

 

105室
藝術家:陶亞倫
作品名稱:零度意識-漂浮速度每秒三十萬公里

陶亞倫經常使用隱藏的動力機械與緩慢的電子影像,藉由穩定而循環的頻率呈現生命中幽微的脈動。近年他選擇「光」為主要創作元素,並從早期的裝置轉變為以場域及空間氛圍為主的形態,觀眾必須以身體直接浸淫在他的作品中,以直覺來感受「存在狀態的模擬」。作品【零度意識】在兩面皆為鏡子的全黑空間裡,以強光照亮空氣中的懸浮微粒,並藉由無線延伸的鏡射形成一道光牆,這道上下緩慢移動的光牆直接穿越身體,在無目的、無任何指涉及無限延展的空間向度中,喚起屬於身體最原初的感知經驗。


這個很讚,感覺很新奇,讓觀賞者走入作者的作品之中,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進而去體驗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涵。全黑的房間內,感覺快要被吸納,但卻又有一到強光,稍稍破解心裡的不安。鏡子裡折射出來的是有點幽暗不清的倒影,裊裊的煙霧更讓人感受到光線的厚度.....

 

106室
藝術家:榮‧穆克 Ron MUECK,澳洲
作品名稱:長眠的父親

澳洲籍藝術家榮‧穆克原本從事模型製作,在美國任職於電視兒童節目將近十五年,後投身好萊塢電影特效工業,自九○年開始接受委託製作擬真物件,並在倫敦成立自己的公司。
長時的投入再加上累積多年的專業技術,使得榮‧穆克的作品件件細膩逼真,以自己父親為模型製作的【長眠的父親】,赤裸、蒼白的身軀,無力而微微外張的細瘦雙腿,盤錯的暗藍靜脈隱約浮現,髮際毛孔細緻可見;四呎長的【長眠的父親】,勾勒出一個脆弱、無防禦的父親形象,瓦解了「父親」這個威權符號,牽引出更深的人類情感。

看完這個作品以後,我發現死亡其實並不可怕,如果意識可以用另一種型態存在的話,生和死又有什麼差別?。長眠,代表死亡,死亡真正可怕的是,人被迫進入一種永恆的靜止,不能再隨心所欲.......

 


201室
顆粒合成:庫爾特‧漢特胥拉格 (奧地利/美國)& 吳爾夫‧朗海利希 (德國/奧地利)
作品名稱:模特兒五號

來自奧地利的「顆粒合成」二人組,是視覺領域中率先運用微粒合成技術創作出成功作品的藝術家。顆粒合成本質上是一種採樣處理技術,將不論是聲音或影像的原採樣,切割成無數極小顆粒,而關鍵就在於這每一顆粒皆為原聲原貌,將這些顆粒經過時間軸上的重組,一個新的、非真實的現實就出現了!
它涉及了人類生命中最不可解的一個維度──時間,在此,肉眼所見的表面視覺驚駭其實並非視覺的扭曲,因為所有畫面皆為原貌,被扭曲的,僅僅是時間而已,而這遠遠超越傳統敍事方法如正敍、倒敍、跳敍等巨幅時間參數操控的特質,便奇妙地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四維非現實世界。


這個是讓我印象最最深刻,感受也最為強烈的一個作品,從我一走入展覽間觀賞到我走出去,我的眉頭沒有鬆開過。並不是它可怕,也不是它噁心,而是它從頭到尾給我的感覺就只有兩個字:詭異。極端的詭異。我找不出任何一個字眼來形容心裡的感覺,它利用快、慢、定格三種不一樣的速度,搭配聲音,製造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同時,在這個作品之中,我看到了在極快的速度下,產生了一種憤怒而醜陋的宣示,這跟所謂「快就是好」的理論是完全矛盾的!再加上定格與慢速的元素,整個作品呈現了三種對立的極端,卻和諧共存的去表達一個意念。

 

 











 

這次參展的有15個作品,若要一個一個介紹並詳述其感想,我想看的人會頭昏眼花。這次的展覽從6/24~9/3,展期不短,有時間的話真的可以去看看,感受一下不一樣的速度美學。我想,經過這樣的洗禮,可以提供自己去思考、去掌控真正屬於自己的,生命的節奏與律動。

有興趣的人,只要在搜尋引擎打上"當代美術館",就有詳細的介紹喔!!也希望看過的人可以一起分享感受到的撼動與美好.......(門票超便宜,才50元,就可以買到滿滿的新奇體驗.....)
標籤:
瀏覽次數:129    人氣指數:3889    累積鼓勵:188
 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slow tech----前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情話練習三--港灣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