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6706
 執誠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學照片拷貝複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感賞球賽和洋蔥功效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小學生常看電視問題
作者: 執誠客 日期: 2011.10.16  天氣:  心情:
民國四至六十年代,生活環境條件比現在差很多,小學生下課後都是在室外嬉戲;現在的小學生下課後,則多數握在室內玩電腦或看電視,因此在一段時間後,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上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以下就是昨天媒體的相關報導。
我多年好友-寶忠,他是一位待人誠懇、品德高尚有正義的朋友,更是一位對小孩教育很重視的好父親,他有一個令我佩服的家規,那就是每週假日一定會開車帶小孩出遊。

國健局每五年進行「六至十八歲學生近視及其他屈光狀況調查」:
●79年時,小一學童近視盛行率6.5%,但99年大幅上升至21.5%,等於每五個小一學童就有一人近視!
●98年的國民健康調查,全國三到六歲的學齡前兒童非假日每日看電視、打電腦時數超過2小時,假日更增加到3.5小時;七到十一歲學齡兒童假日更多,平均有五小時窩在電視機或電腦螢幕前度過。

台大眼科醫師林隆光說:
●國內學童近視有盛行率高、近視度數深、近視年齡早三大特色,小小年紀就近視,度數增加幅度快,很容易成為高度近視。且眼軸一旦不正長增長,未來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出血機率增加,更可能有失明疑慮。
●即使日後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因眼球組織病變問題仍存在,還是無法預防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眼部疾病。避免過早近視、防止眼睛度數持續增加,是近視防治重點。
●許多父母工作忙碌,認為把孩子丟著看電視、打電腦「最省事」;或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提早用電子產品學習才藝,讓孩子過早近距離用眼。建議父母不妨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不僅預防近視,同時促進親子關係。

台灣大學、中山醫學大學、開南大學幾位教授在「建國百年國民健康回顧與前瞻研討會」上共同發表「國中學生看電視頻率與打人行為變化之關係」。這份研究始於2001年針對台北與新竹2200名學生,其中有效樣本1885份,在2001年開始針對當時的國小一年級學生長期追蹤,分析2007、2008年時他們在國中時期的看電視頻率是否與打人行為有直接影響。調查研究表示:
●常看電視的國中生發生打人的行為是偶爾看電視學生的1.4倍。經常看電視是指1週看電視超過3次,且每次都超過2小時以上,偶爾看電視是指3次以下及沒有看電視的習慣。
●打人定義包括,沒有惡意的打人、具有暴力性質的打人及運用權力的霸凌行為,再以打人1個月內打人的次數0、1至2次、3次(含)以上分析。
標籤:
瀏覽次數:23    人氣指數:223    累積鼓勵:1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學照片拷貝複製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感賞球賽和洋蔥功效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