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之裹腹以氣
問:通常世人每年在清明節才至墳前祭拜亡靈一次,今依附於墓厝之生魂平常如何取得食物?
一未受陽上家人供養之生覺魂,將如何取得平日食物以維持其能量?
此期間通常是以那些食物來裹腹呢?
示:不能用「食物」來形容,靈之裹腹以氣,而在天地間,物有其氣,
故不虞匱乏。諸如附近植物。
問:一、承上問。既然靈之裹腹以氣,而在天地間,物有其氣,故不虞匱乏,
今領旨出地府之冤親債主,或未受祀之門神又何必到城隍處飽食呢?
二、有靈異節目中述說,有些亡魂(應該是屬生覺魂)會藏在公共廁所,如此可吸取世人剛排便、排尿中的食物餘氣,這應該是屬一派胡言吧?
三、若如是,生覺魂實無理由去躲在公共廁所或地下道等建物內吧?
示:一、正如人在山郊覓食,雖隨處可裏腹,但有飯店為何不去,除非身無分文。
既領旨,當然不必要自行覓食。
二、是胡言。
三、若有依止該處,則必屬身亡之地。
問:昔示,依附於墓厝之生魂,平常便可由吸取天地間物之氣而取得食物。
一、今墳前以食物祭祀亡者,除慎終追遠的意義外,似乎以食物供養之意義不大,是否如此呢?
二、生魂希望子孫墳前以食物供養,這是否為生前執識使然?
示:一、然也。
二、執識之關。
問:一、承上問。一般人歸空後,大概多久後便知道吸取物之氣以裹腹?
二、世人在墳前祭祀時,一者以葷食,一者以素食,兩者作法對亡魂吸取食物之氣後,分別會有何等不同的影響?
示:一、需到執識去盡,故時間可長可短。
二、素食者會靈清,葷食者會加重冤怨、恨執等不善能量。
乃因葷食祭物中有動物怨靈之殘留能量存在故。
問:依昔叩問所識,生覺魂僅為靈魂視聽的延伸,並無思維的能力。
一、今亡者出殯前,彼靈魂早已返冥,今對亡者生覺魂祭拜時,一者使用葷食,一者使用素食,分別會有何等差別呢?
二、對那無法直接吸取祭拜食物之氣,且已在地府之靈魂又有何影響或差別呢?
三、又,世人在中元節祭祀由地府來人間的善魂(俗稱「好兄弟」)時,因彼等為靈魂故,
今一者使用葷食,一者使用素食,分別會有何等差別呢?
示:一、於因業上,均對亡者無差別,是生者自身造作之業。
惟,葷物有加夾怨戾,故其能量對亡者有影響。
二、當然也,間接其靈亦要擔業。
吾有云「間接」,亦即受害之靈怨,其為受者故擔業。
三、差別在彼等會執於豐盛之餐,影響則同上。
(註:此示中,「影響」者,是針對亡者吸取葷素後有否利害之影響;
「差別」者,是針對亡者受葷素祭拜後有否獲罪之差別。)
問:依昔叩問所識,祭拜葷物有加夾怨戾,故其能量對亡者有影響。
一、此是否指以葷物祭祀靈魂(譬如中元節出冥的善魂)時,才會有因葷物加夾怨戾能量而對亡者靈魂之影響?
二、若如是,若以葷物祭祀墓祿之生覺魂時,是否就不會會有因葷物加夾怨戾能量而對亡者生覺之影響?
以生覺魂僅為靈魂視聽的延伸,並無思維的能力故。
示:一、可以如是解。
二、不盡然,靈魂鑒知,生覺亦能鑒知。
問:一、承上問。生覺是直接吸取葷物之氣的一方,既然生覺僅為靈魂視聽的延伸,並無思維的能力故,
就算生覺亦能鑒知,葷物加夾怨戾能量怎會對生覺亦會有所影響呢?
二、會產生那些影響呢?
三、靈魂並無吸取葷物之氣,而是由生覺直接吸取葷物之氣,就算靈魂鑒知,這葷物加夾怨戾能量難道也會對遠在地府的靈魂有所影響嗎?
四、會產生那些影響呢?
示:一、火燃,在旁亦可感其熱,同是理。
二、因其氣不善,對靈體有侵蝕作用,就如混凝土之砂,若用海砂,成品就不好。
三、當然。
四、同前示,有侵蝕作用。
問:一、今以葷食祭拜由靈魂敘錄之地基主時,是否也會有因葷物加夾怨戾能量而對地基主靈體之影響呢?
二、今以葷食祭拜證道之福神時,是否也會有因葷物加夾怨戾能量而對神明靈體之影響呢?
示:一、理論上如此,但也可篩選挑揀。
二、同前示。
問:一、一般鄉里間的福神,其旁會有那些幫辦輔神呢?
二、在鄉下常見有善信以葷食祭拜福神者,那麼,對其旁幫辦輔神而言,是否也會有因葷物加夾怨戾能量而對彼等靈體之影響呢?
示:一、當然有,但沒有特定。
有者有土地婆,有者有大二三等,若都無,也會有低階神司。
二、也可篩選挑揀。
問:一、今生覺的離開其位而遊走,除生前的殘留習慣不計外,主要還是為了尋找物之氣來裹腹,是否如此呢?
二、生覺魂為吸取水果花草之氣,是否可自由進出世人的果園或花園中呢?
示:一、是也。
二、無法自由,因其耗弱,容易受傷。
生覺本體不似靈魂有其力場可以護己祟他,
而果園、花園,乃至山川大地、建築物體等亦會因地球自轉產生磁場,若強烈之際生覺則會受傷。
可將生覺比喻負子,生性膽小,但嗅敏行捷,能趨吉避凶。
問:一、人歸空後,三魂仍須要吸取萬物之香、氣以維持能量;
今在生時,三魂在身軀中尚且須支配、駕馭身軀,是否也須要吸食一些「食物」來維持其應有的能量呢?
二、若如是,在身中,三魂須要吸食那一些「食物」呢?
易言之,此身是經那些管道、途徑來供應這些「食物」呢?
三、若非是,人歸空後,三魂既已無身軀之包袱,何以還須要香、氣等「食物」來維持能量呢?
示:一、在身中不必要,因為此身已可供應。
二、這說起來太繁複。簡言之,即氣海丹田之能量。
三、就是無此身之供應。
(摘錄:拱衡寶庫之濟世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