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心得是學校作業...人生哲學※
創造自己、活出自己
人就像一滴水,一滴水如果落到大海裡,渺小得無人察覺它的存在。可是大海,就是由這每一滴水組成的。人也是一樣。現的你,或許覺得少一個人,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然而,這個世界就是由每一個人組成的。如果這麼想,你就會覺得每個人都有它的價值,是寶貴的生命。
在今日相信你曾經聽過許多小孩或青少年說:「白做工的,反正我也做不好」「做了也沒用,反正我都那麼笨了」等諸如此類的話,也相信你曾經在電視報導中看到一些飆車的青少年說「我無聊啊!除了飆車我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其實不管你是個四肢健全或身心殘障者,在這個社會裡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個體,只是你必須知道自己在人群中扮演的是什麼角色,而且不管這個角色是紅花、還是綠葉,都必須好好詮釋這角色,所以無論你是怎樣的一個人,最重要的必須要超越自己肯定自己創造自己。
我的成長過程中讓我有印像的是在國中,這也是改變我未來的一個階段,我因為被誤會而造成我整個三年來處在於憂鬱的階段,因為被說沒去上課而讓大家對我誤會,而真正的原因並不是這樣,三來來我被汙辱被排擠甚至於對我人生攻擊,讓我變得自閉,直到有一天,我發火變得無法控制自己,輔導老師發現我的情況才開導我,我一方面是氣自己的班導師,因為這樣而去袒護壞學生,我很不服氣,而輔導老師為我開設了課程是「挫折」,
人生過程中,會有一段不如意的時候,我也是,但是我走出來了,我把我三年來心中想說的說出來了,我獲得了掌聲,但卻沒有感動,我能不去恨當時陷害我的同學嗎?
那時候他來跟我嗆聲,不爽就打他,我打了我也不後悔我當時是否對錯,因為三年來所承受的是一種折磨,但是現在我想想,當時或許衝動,但是做了之後,我得到的只是一時的發洩,活出自己或許才是真正的自己。
當你透徹死亡的盡頭;你會瞭解生命存在的價值。如果生命只剩14個禮拜,該如何去面對?死亡,並非是人生終點,生命的真諦是存在自然宇宙之中,循環不息,人出於自然,最後亦會回歸原點。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生命存在的價值,一無所知。
近年,學界專家學者,積極推動「生涯規劃」我想這便是我們對生命交代之一。現今,大多數的人都已經開始關心自己的生活品質,和時間利用觀念。生命,要對自己負責,瞭解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圖什麼?等待什麼?問自己是否浪費時間在一些無關小事上,而失去人生的生存真諦。我們應懂得如何去分配時間,去規劃我們的未來和前景。先從自己開始,觀察自己及周遭的人、事、物,以開闊的心靈去接納事實,懂得用愛用真心來對待你的家人、朋友和關心你的人,不要吝捨把愛說出口,發自內心,看待人世,投入關懷別人和關心自己,不再浪費時間。
以理智來面對世界。我們學習用勇氣、幽默、耐心和開放的胸襟,用另一個不同角度來看待生命,及健康的、合理的方式來面對我們的人生。我們沒有時間在向別人抱怨什麼,誨恨什麼,可惜什麼,即然知道失去了,為什麼現在不積極地補足過去,和計畫未來,一味地怨天尤人,四處抱怨!這是不了解生命涵義類型的人。真正了解生命涵義的人,會把握時間,提昇生存價值品質,關心自己關心別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目的為何?動機為何?結為何?聰明人他會一再檢討自己的過去,把過去和現在相比,求的是進步,而非是退步。腳踏實地,策劃人生道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理想夢。
生命是極為可貴的機會,我們應該珍惜、把握,生在世上應該積極,人生短短數十年,我們沒有太多時間,自艾自憐,應該堅強、勇敢站起來,對人認真;對事執著,對自己自信,看重自己,多給自己機會,去嘗試人間百態,去扮演人生各個角色,讓生活品質提昇,讓生命找到燦爛。讓生命有價值,不再去幻想多美好事物,應認清事實,勉勵自己,告訴自己要的是什麼,對自己要有責任感,生活不能是行屍走肉,要找出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日子不再模糊而是清楚,找到理想就要把握時間和機會,去實現它。不再為人生小事斤斤計較,浮沈在人世海面,在人密的藍圖裡去勾畫出理想和作為,再一步步的去真滿人生光鮮亮麗的色彩,在捫心自問:是否白走人生這一遭?
堅持。對生命的看透,不要執著於萬事萬物,因為萬物是為常的,不執著的意思,並非是你不讓感情、過去種種牽拌你,事實上,你應要讓它完全穿透你,你完全接受它、清楚瞭解那已是過往。這樣你才能將它放下,不那麼執著。如果現在所遭受的,因病因死而帶來的恐懼與通苦,可果你壓抑情緒,不讓自己完全體他驗他,你就無法不執著,因為你會一直忙於害怕和恐懼。假若沈入這不達觀的看法之中,將自己完全沒入其中,你就無法跳脫出死亡的恐懼,一旦你瞭解了死亡的意義,你就會學到如何活著。不再執著過往,那已是過去了,現今的是你應該如何面對你所剩的人生,用何心情:是樂觀還是悲觀?用何行動?用何行動:是積極還是被動?等你透徹人生事實,你便會帶著樂觀的心情和積極的行動來走完人生,那時,你便不再執著生與死的重要性。
沒有絕對。生命步驟和過程沒有絕對,完完全全都是由自己主掌決定,讓自己分配時間,自行安排行程,自個悟出生命真理,為自己而活,為自己出征,做自己想做的事,勇敢一點,放開一點,活出你自己,撇開心胸,用心去接納這個宇宙,接受別人的鼓勵、讚美、批評、指責。生命一開始時,我們是嬰兒,得靠他人才能存活,如今到生命盡頭,你老了、病了、相同的你也是需要別人照顧,我們的開始都一樣──出生;我們的結束也都是一樣──死死。那麼我們又有多大不同呢?所以生與死並沒有絕對。
得、失。過去已經無法改變,也沒有人能夠彌補過去,或在生命之中再重頭來過。生命中沒有什麼「太遲了」的事。生命直到最後一刻都是變動不居。得與失之間,就像是生與死;當你得到之後,總有一天,你還是會失去它。相同的,在你失去之後,還會有一天,你終究有機會再得到它。差別是在於中間的過程,你如何去規劃、如何去面對,以何種態度、以何種角色去粉演這段人生大戲。
當你透徹亡的盡頭;你會瞭解到生命存在的價值。
後記:朋友心;師生情
十年年後偶然相遇,這段亦師亦友的深情,作者和老師的重逢,探討了人生存在的生命意義。教授對教育的認真、執著,對作者學生的付出和觀愛。雖空間拉遠了彼此距離,但每禮拜二的課堂,讓這個學生搭機到教授家,上這門課──人生、生命。教授對學生流露出如子的愛護,他們是師生,也是朋友,教授僅存的生命,傳道於他最摯愛的學生,是薪火相傳,也是百年樹人的執著吧!生命課,繼續再上,生命的歌,依舊高唱。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內容:主角是位老教授墨瑞.史瓦茲,此書是他的學生米奇,在老教授只剩幾個月生命時,與他相處學習生命之智慧的故事,墨瑞是A.L.S.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科學家,墨金也得了此症)的患者,初聞此噩訊,他與一般人一樣無法接受,不明白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走,整個人彷彿陷入深淵,但他沒有因此而一直消極下去,縱然他的病情愈來愈糟;而這場無藥可救的病疫,讓他學習到生命中最要緊的事:「付出愛以及接受愛。」墨瑞看清自己在死亡之前呈現的一切情緒,進一步洞澈人生,體悟到人在一生中真正重要的事,他不曾擔心自己會因去逝而遭人遺忘,因為,「愛讓他活在人間」。病後他是那麼頻繁地與人接觸,提供他的人生經驗,更是毫無保留的將愛施予需要他關心的人,因為他覺得當他對別人付出時,才讓他覺得自己活著。
難道人真的必須在瀕臨死亡的那一刻時才能體悟真理?很多人確實如此,因為要學會死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對於學會死亡我還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我總覺得要感受到死亡這種東西,除非自己親身體驗,要不然是很難了解的,「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本習的主角墨瑞也是因即將面臨死亡,才悟出此道理的。不過看完了這本書我發覺到學會「做自己」也是件很重要的事,必須要認清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活出自己來,因為很多人都是為別人而活,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下,認為如果這樣做的話別人一定會對自己有成見,於是就違背自己的心意去做另一件事情,如果凡事都那麼在意他人眼光的話,那麼活著實在太痛苦了,往往在這世上辛苦的營造所謂的成就、名利。而放任自己的心在這汲汲營營中死亡,一旦生命將結束時,才開始悔恨虛擲的人生,因此,好好的做自己人生的導演,演出一場屬於自己的戲吧!
人生中總是起伏不定,一但經過教訓才學乖,做任何事情也必須三思而後行,才不會為自己留下陰影,古人云:「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所以要冷靜思考,不要衝動,因為一句話便能造成一個人的一生,我就是當時那位被欺負不段才出陰影,但是也不要太壓抑自己的情緒,要找人抒發心情,免得得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