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惠帝司馬衷(259年-307年1月8日),字正度,是晉武帝司馬炎的次子,西晉的第二位皇帝,290年至306年在位。在他的統治期間發生了八王之亂,西晉走向滅亡。 晉惠帝於泰始三年(267年)被立為太子,他的母親是晉武帝的皇后楊艷。作為次子他被立為太子是因為他的哥哥司馬軌很早就死了,也有說是晉武帝為了將來傳位給他寵愛的聰明孫子湣懷太子司馬遹。晉惠帝一般被評價為「甚愚」,《晉書》中記載武帝擔憂晉惠帝的能力,多次對他進行考驗,而惠帝則在太子妃賈南風及謀臣的獻策下通過了這些考驗。即位後,他顯然無法解決他統治時期的政治困難,造成了八王之亂,他本人成為傀儡,最後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
不過,有研究認為,雖然惠帝無法對付當時的政局,但從今天的醫學概念來說他不能算作是智能障礙 晉惠帝著名事蹟: 有人向晉惠帝報告老百姓無食物吃「天下荒飢,百姓餓死」,他反問:「何不食肉糜?」 (沒飯吃為什麼不吃肉糜呢?) 還有一次,晉惠帝游上林苑,聽到蛤蟆叫,問身旁的人:「此鳴者,為官乎,為私乎」 (蛤蟆這麼叫法,是為公而叫呢?還是為私而叫?) 本文編註:這跟馬英九實在太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