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十善業道經(115)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恭敬整理 有情眾生稱為佛性,無情眾生稱為法性,佛性與法性是一個性。所以,從性上看,你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自然就生出來了,這是性德。若落在分別、執著上,你就迷失了自性,性德顯現不出來,生起是非、邪正、善惡,這些全是妄想、分別、執著。 能「不起身見,捨諸惡業」,最低限度的地位,是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小乘須陀洹果。我們要不在這上真正用功夫怎麼行?這才體會到十善業多麼重要!必須認真修十善業道,念佛才能往生。若捨棄十善業道,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功夫都不得力,就像蓋房子沒有地基。修十善業道,才能捨諸惡業;惡業不捨,生生世世就在六道輪迴隨業受報。善業生三善道,惡業生三惡道,隨業流轉,苦不堪言,這是六道眾生的真相。 「九、住無礙見。」這是屬於智慧。『見』是見解,見解無障礙;換言之,對世出世間法,都能通達無礙。這個利益是一切眾生共同的願望,而佛說:這實際上是一切眾生本有的能力,是本能。清涼大師在《華嚴疏鈔》講的四種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現在我們的見解、思想有障礙,障礙從哪裡來的?十惡業造成的。十惡具足了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性德不能現前。經上講的種種不思議的果報,都是屬於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只要離開十惡,性德就能恢復。至於恢復到什麼程度,這是功夫問題。 由此可知,有智慧福德之人,一定懂得「離一切惡,修一切善」;「一切」就是此地的十條綱領,十惡展開是無量無邊的罪業,十善展開是無量無邊的善福。學佛從這裡學起,希望在一生當中修到純善。儒家講「止於至善」,這是世出世間聖人修心養性的最高目標。儒家教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佛教人「孝親尊師,修十善業道」,世出世間的大聖大賢,正所謂是「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值得我們相信。 真正相信就要認真努力學習,徹底改正過去不善的行為、習氣。改正就是修行,把錯誤加以修正。凡夫不易發現自己的過失,反而容易見別人過,所以古德教我們見別人過,立刻要回頭觀照自己,是否也犯同樣的過失。知道自己的過失,佛法稱為「開悟」。凡夫不曉得自己過失,就無法改正過失,這是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原因。觀察別人,立刻返照自己,這是智慧。將他人之過放在心中,自己是罪上加罪,那就錯了。 再者,讀聖賢書也容易發現自己的過失。這也就是印光大師苦口婆心勸人讀《太上感應篇》、《了凡四訓》和《安士全書》的道理所在。將自己的心行,與這些經文細心對照,哪些念頭是善的、哪些行為是惡的,善心善行要保持,惡念惡行要改過。大乘經教念多了,我們的見解、思想就與佛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