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160659
 自性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無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失落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六(福報與功德)
作者: 自性 日期: 2011.08.22  天氣:  心情:
六祖慧能答覆韋刺史問有關達摩大師說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實無功德乙案時說:<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以前唐代人就把造寺度僧.布施設齋誤認為功德,而不是在心性中努力修行.梁武帝是最有名的例子.看看現在我們地社會不是依然如此無知嗎?我們可愛的"阿美姐"還可以請外傭帶念佛號迴向給自己.滿嘴阿彌陀佛但做出來的行為完全不符佛的教法.現今許多人都以為捐錢建廟當個功德主.就真以為自己很有功德.在慈善團體中爭名爭利.還以為自己功德無量.真是可笑.什麼叫功德都不知道.
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運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六祖說我們能清楚照見自己本性是功,能將一切眾生都平等對待就是德;時時刻刻心念中不受外在環境障礙,經常照見本有的佛性,在生活中每一念一行都是自性的真實妙用,如此才稱為功德.自己的內心常謙虛卑下就是功,外在的行為均符合禮就是德;自己的本性中能建立外在一切所有境界現象是功(心識生萬法),內心能時時刻刻離開妄念就是德;時時刻刻不離開自性本體就是功,外在行為表現不受物慾環境影響就是德;功德在清淨法身中是身口意一致的表現.只要依照前訴方法修行.就是真正的功德.
所以功德是需要真正修行才能獲得的.是身口意都符合清淨自性的表現.不是燒香許願.更不是布施建寺或設齋供僧那是福報.所以必須清楚福報與功德的不同.才不會浪費生命與時間在錯誤的方向.
標籤:
瀏覽次數:114    人氣指數:1694    累積鼓勵:7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無緣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失落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