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276254
 我想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愛喝咖啡的人要多吃洋蔥唷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給十二星座的3個人生小叮嚀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減肥新知13式
作者: 我想 日期: 2009.04.30  天氣:  心情:

減肥新知13式  讀者文摘 Joanne Chen   新的減肥科學背後,存在着有趣的事實。

史蒂芬布萊爾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一個「又矮又胖,還禿頭的人」。但是身高一百六十八公分、體重二百磅的他,可能比那些較高、較瘦的男人還健康得多。他每週跑四十公里,每天吃六到八份水果和蔬菜,從不吃加工過的食物和脂肪性食物。布萊爾是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運動科學和流行病學教授,他本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證明了肥胖並不一定不健康。由於自己的研究領域獲得了進展,他開始明白其中的奧祕。

 

目前,人們認為基因、荷爾蒙失調,甚至病毒,都可能引致肥胖。少吃和多鍛鍊,其實並非如人們所想像的那樣能夠減肥。布萊爾說:「這與人們自以為是的情形正好相反,身體肥胖一看即知,所以人們很容易說:『你看,那個人肯定沒努力,他一定很懶。』但事情往往並非如此。」

 

我們的研究團隊認真查閱了最新的研究結果,訪問了治療肥胖症方面頂尖的臨床醫師,並傾聽那些竭力維持體重的男女所講述的親身經歷。以下就是我們在身材、肥胖和健康背後所得出的出人意料的最新看法。

 

 

1 確實與基因有關

 

科學家首次在胖老鼠身上發現這種基因時,就將其命名為胖子基因。數年後,當他們在人類基因組中,尋找易罹患二型糖尿病的分子標記時,又再次發現了胖子基因(如今人們禮貌地稱之為FTO)。科學家發現,有兩對FTO基因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沒有這種基因的人高出百分之四十;罹患肥胖症的可能性則高出百分之六十。那些有一對FTO基因的人,體重也會較重。

 

科學家推測有很多種肥胖基因存在,「可能多達一百種。」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佩寧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克勞德鮑查德博士說:「每一種肥胖基因,都可能讓身體的這裏或那裏多長出幾磅肉來。」高達百分之十六的人口有兩對FTO基因,一半的人有一對FTO基因。到目前為止,科學家推測其他可能導致肥胖症發生的基因與FTO基因相比,影響力無異相對變小。這算好消息嗎?

 

「有肥胖基因體質的人並不一定是被判了無期徒刑。」鮑查德說,定期進行體育鍛錬,可以減少肥胖的風險。

 

 

 

2 有些人的脂肪細胞數量較多

 

有些人的脂肪細胞數量是其他人的兩倍,差異非常大。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科斯蒂波爾丁博士說,即使你減了幾磅體重(或者多增加了幾磅),你的脂肪細胞數量仍然沒變,它們緊緊地貼着已存於體內的脂肪,永遠渴望更多的脂肪能填充進來(更糟糕的是,超重者或肥胖症患者的脂肪細胞,也比常人能儲存的脂肪要多)。

 

新的脂肪細胞在童年時期出現,但是到了青春期似乎就停止了。那些注定有很多脂肪細胞的人,可能早在兩歲時,體內就開始滋生這種細胞,其滋長速度可能較快,即使減少了卡路里的攝取也無濟於事。

 

有些陌生人寫信給波爾丁,訴說這項調查結果讓他們感到沮喪。但是,波爾丁說她的成果並非教人絕望。她說脂肪細胞多,總比脂肪細胞少,卻大腹便便、身材臃腫要好。(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身材臃腫的人,較容易罹患與肥胖相關的併發症)所以,當你無法減少脂肪細胞總量時,不妨做些什麼,使之保持較小的體積(詳見下文)。

 

 

 

3 改變自己的新陳代謝

 

另一支北歐的研究小組則研究了人體重量增加時,細胞水平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芬蘭赫爾辛基大學中心醫院營養學助理教授格斯派狄倫拿博士研究了幾對一胖一瘦的雙胞胎,結果發現,體重較重的孩子,其脂肪細胞在經歷了新陳代謝的變化之後,就更難消耗脂肪了。研究小組推測,只要增加十一磅的體重,就會減緩新陳代謝,並讓人陷入惡性循環之中:增加的脂肪越多,減肥就越困難。怎樣才能回歸正軌呢?「我從這項工作中了解得越多,就越肯定我們需要多做運動。」派狄倫拿博士說。她本人曾經擁有胖乎乎的身材,如今她經常跑步,擁有健康的體重。

 

 

 

4 壓力使人發胖

 

壓力大的環境,會激起人們對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點心的渴望,這類食物有助於降低應激激素水平(研究人員在一次實驗中,從情緒緊張的老鼠身邊取走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時,牠們的應激激素水平急遽上升)。應激激素也會導致脂肪儲存量的增加。對於我們史前的祖先而言,乾旱的季節或者有老虎靠近時,都會令他們產生壓力,必須快速儲存脂肪,因為他們需要額外的能量在食物短缺時生存下來,或者支持其準備戰鬥。如今,我們靠坐下吃東西來消除壓力,過剩的卡路里便堆積在腰部。要使身材變苗條,除了平時參加體育鍛鍊之外,還應該學習釋放壓力——可以去上瑜伽課,或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

 

 

 

5 懷孕期決定命運

 

懷孕媽咪吸煙會增加嬰兒體重過輕的危險,而酒精則會損害嬰兒的大腦。同時,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機構指出,母親在嬰兒出生之前,食用糖類和脂肪類食品,也可能對嬰兒造成傷害。

 

佩寧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一項針對齧齒類動物的研究顯示,超重的雌鼠子宮裏,四處漂浮的葡萄糖和自由脂肪酸水平比正常體重的雌鼠高;這些物質的分子所催生的蛋白質,會影響到幼鼠胚胎正在發育的大腦,干擾其控制食慾和新陳代謝的系統。

 

在老鼠身上所發生的事情通常也適用於人類。紐約州立大學南區醫學中心的醫生將母親接受胃繞道手術之前所生的孩子,與之後所生的孩子進行比較。婦女在術後體重變輕,雖然結果顯示所生的孩子中仍有一半是肥胖的(因為這些兄弟姊妹有着相似的基因),但研究者將體重出現的差異歸結為子宮環境的改變。所以準媽媽們請注意了:孩子出生前,你要吃得健康,這樣孩子就能贏在起跑點上。

 

 

 

6 睡得多,減得多

 

醫學博士路易斯阿羅尼曾擔任過肥胖症學會主席,還寫了一本名為《骨感》(The Skinny)的書。他在面對病人時,不僅會了解他們的飲食習慣,還會評估他們的睡眠品質。如果病人每天睡眠不足七至八個小時,他會囑咐病人多睡覺,而不是給他們最新的節食方法或藥物。他說,睡得越多,「他們就越會有一種飽足感,自然就減肥了。」這是為什麼呢?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如果睡眠不足,就會打亂我們體內的激素平衡,造成瘦素(給人飽足感)含量減少和飢餓激素(讓人覺得餓)增加。結果,即使不餓,我們也會認為自己餓了,於是就會吃東西。所以,睡眠可能是最便宜、最容易的減肥方法。

 

 

 

7 配偶的體重很重要

 

當喬迪迪克森的丈夫從三百六十磅體重減至二百三十五磅時,她真是百感交集。她很在意自己的體重並注意鍛鍊,而且總是試圖讓自己的丈夫多做活動。她的丈夫莫特是醫藥推銷員,兩人育有兩子,一家人住在新澤西州。這位四十三歲的妻子說,丈夫總是派對的焦點人物。

 

「男男女女都被他的魅力所吸引,圍繞在他的四周,這讓我感到嫉妒。」她回憶說。於是,迪克森就用吃來安慰自己,結果體重增加了二十磅。然後她決定採取行動減肥。她與丈夫一起騎自行車鍛錬,還報名參加節食課程。最後,她終於瘦下來,減掉了三十磅,並計畫再減一些。

 

迪克森認為她體重增加和減少的原因是自己的嫉妒心。但有調查顯示,體重的增加和減少是會傳染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配偶中的一方肥胖,那麼另一方也肥胖的可能性為百分之三十七。研究人員最後得出結論,肥胖可能是透過社會關係網絡傳染的。拿迪克森的情況來說,減肥似乎是互相傳染的,至少在他們家是如此。當迪克森開始減肥計畫時,體重超重的大女兒也仿傚母親,減掉了四十磅。

 

 

 

8 病毒能導致肥胖

 

腺病毒能導致許多疾病,從上呼吸道疾病到腸胃疾病,不一而足。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人員將病毒注入雞的體內,結果發現某些種類的病毒能讓雞胖起來,病毒與脂肪的聯繫由此顯而易見。幹細胞像變色龍一樣變化多端,它們在感染病毒之後,也變成了脂肪細胞。佩寧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感染與肥胖症研究副教授尼喬杜雲夏博士說:「病毒似乎增加了體內脂肪細胞的數量,以及這些細胞內的脂肪含量。」對於在人類身上的研究,包括雙胞胎的比較,都顯示肥胖的人的確有可能攜帶某種病毒的抗體,該病毒被稱為「腺病毒-36」。我們有了流感疫苗,接下來是否會有抗肥胖疫苗出現呢?

 

 

 

9 小餅乾真讓人上癮

 

儘管食物不會像可卡因或者酒精那樣讓人上癮,但最近幾年,科學家發現兩者之間有些不尋常的相似之處。在美國費城的蒙乃爾化學感官研究中心,當實驗對象看到他們所喜愛的食物名稱時,大腦旋即興奮起來,其興奮區和吸毒上癮者的興奮區是一致的。紐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說,這或許與多巴胺有關,這是一種能帶來刺激和愉悅感的激素。如果肥胖者的多巴胺接受體減少了,他們可能會需要吃更多的東西來獲得那種令人愉悅的身體反應。

 

 

 

10 耳部感染能破壞你的味蕾

 

多年來,佛羅里達大學蓮達巴托斯基味覺實驗室的研究小組一直都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不太熱衷於吃喝的人,會比其他人容易發胖。研究人員德里克斯奈德有這樣的理論:耳部感染令通過中耳的味覺神經受損,這會不會就是其中的原因呢?

 

研究小組統計過六千五百八十四份問卷的結果後,發現那些三十五歲以上、曾經有過幾次耳部感染的人,肥胖的機率幾乎是別人的兩倍。曾罹患過耳部感染的人較喜歡甜食和脂肪性食物;這也許是因為受損的神經提高了他們對甜味和油膩食物的感受力。

 

如果你是體重超標的成年人,並且在童年時曾有過嚴重的耳部感染,就要留心食物的口味和飲食組合了,不妨尋找健康的替代品,比如用水果代替糖果,或者用橄欖油代替黃油。

 

 

 

11 抗氧化物也能抗肥胖

 

自由基不僅能讓人變老,而且還能讓人發胖。澳洲蒙那許大學神經內分泌學家贊恩安德魯斯博士說,這些有氧化作用的分子破壞了那些讓我們產生飽足感的細胞。我們吃東西時,自由基便產生了。當我們大嚼糖果、薯片和其他糖類食物時,自由基就特別活躍。年復一年,這些帶來飽足感的細胞被損耗掉,發送出來的「別再吃了」信號也變得越來越微弱,我們的胃口卻變得越來越大。什麼是最好的挽救方法呢?遠離垃圾食品,多吃些色彩鮮艷、富含抗氧化物的水果和蔬菜。

 

 

 

12 節食法通則

 

關於節食方法的書籍不斷推陳出新,以獲得更多的銷量和擁護。無論是歐尼許節食法 (Ornish)或是艾金斯節食法(Atkins),還是介乎兩者之間的減肥方法,聽起來都非常神似。至於倡導低脂飲食的專家如今都強調攝入某些脂肪是沒問題的,而低碳水化合物的支持者卻開始贊成吃全麥食品了。儘管新的指導原則和賣點各不相同,但是每種節食方法都肯定以下四條健康飲食基本原則:



*

 

 

 

13 肥胖與健康並存

 

越來越多的文獻資料指出,身材胖瘦與健康無關。刊登在《內科醫學檔案》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一項研究,針對五千四百四十名美國成年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百分之五十一的體重超標者和大約百分之三十二的肥胖者,其膽固醇、血糖、血壓及其他健康指標大多都正常。進一步挑戰傳統智慧的是,該文還指出百分之二十三點五體形苗條的成年人,其實都有新陳代謝紊亂的問題,這讓他們比超重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臟病。

 

還記得文章開頭那位自稱又矮又胖,還禿頭的史蒂芬布萊爾嗎?他六十九歲了,血壓還控制得很好,膽固醇水平正常,心臟也很強健。根據他刊登在《肥胖》(Obesity)雜誌上的研究說,無論腰圍尺寸是多少,或者身體脂肪含量是多少,身體健康的人死於癌症的風險,要比身體不健康的人來得低。布萊爾說,這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們沒什麼了不起的工具來改變人們的體重,但是我們可以改善他們的健康水平。」

 

以全麥和纖維的形式攝入碳水化合物。
*
遠離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
*
食用瘦蛋白(lean protein),例如瘦肉或去掉皮的雞肉。
*
多吃水果和蔬菜。
標籤:
瀏覽次數:112    人氣指數:6712    累積鼓勵:3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愛喝咖啡的人要多吃洋蔥唷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給十二星座的3個人生小叮嚀
 
住戶回應
 
時間:2009-04-30 12:20
她, 46歲,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