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94237
 讀得懂請留言之Jacky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環保署撤銷中市對中火處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地緣政治衰退時代的全球新冠危機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地緣政治衰退時代的全球新冠危機
作者: 讀得懂請留言之Jacky 日期: 2020.03.19  天氣:  心情:
時代週刊

地緣政治衰退時代的全球新冠危機 伊恩·佈雷默(Ian Bremmer)

作者簡介
TIME雜誌的外交事務專欄作家兼特約編輯Bremmer,於1998年創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目前擔任總裁。
GZERO Media創立於2017年,為其媒體子公司,致力為提供相關國際事務智能及報導。
本文作者現任教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應用地緣政治,最近著有《Us vs. Them: The Failure of Globalism (美國 vs. 他們:全球化的失敗)》。

*****

傳統衰退的首要法則是,不要談論衰退。
這其中有某種邏輯在;經濟衰退不只基於潛在的經濟數字,還包括消費情緒。
僅僅是講到衰退,就令人趨於慌張,反使衰退的打擊更可能成真。
但另有其他類型的衰退,我們談得非常不夠,同樣的法則也無法套用。

每隔七八年,經濟就會經歷一次榮枯循環週期。
這種情況是以規則的頻率發生,所以我們已為景氣循環的出現確立了一個技術定義——
連兩季負成長。
一次經濟衰退的嚴重程度可以各不相同(參見2008年金融危機),
但涉及金融市場時,存在一個易於識別的模式,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可利用該模式指導他們的決策。
經濟衰退的頻率和規律性還使得專業人士可以開發出工具,用來應對隨之而來的難免後果。

全球政治的運行也是有週期的,但其歷程可不止持續七八年,而是好幾個世代的開展。
關於某次地緣政治的式微,並無技術上的定義,
因為發生的頻率極低,以至沒有既定的規則可預示低迷的降臨。
每個地緣政治跌宕谷底時,必須有獨立的應對方式,此乃特定時代和特定挑戰的產物。
我們今天面對的挑戰是,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正走向解體,又缺乏全球領導力量可資取代。

我們生活在零重力(G-Zero)的世界……其後果是地緣政治的衰退。
在此過程中,全球政治的分崩離析會激化而非緩解其風險。
(零重力世界,是指由於西方影響力衰退和發展中國家政府專注於國內,而在國際政治中出現的力量真空狀態。——譯注)

大眾多以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和英國票決脫歐,是促使世界步入全球政治新時代的引爆點。
但與其將之視為全球政治衰退的肇端,毋寧說是合邏輯的產出結果。
一段時間以來,世界持續往全球政治功能失調的時代疾馳,過程中不乏促成要素。
其間有四個因素尤為凸顯,在世界能邁出零重力前,每一個要素最終都必須加以解決 :

國內政治

伴隨當今世界先進工業化民主國家中“我國優先”政治的興起,
國內政治機構合法性的喪失,其效應甚至瀰漫至國際間氛圍。
就民族主義何以在全世界興起,已有很多著作闡述(包括我自己的)。
簡短的答案是不平等不斷加劇,較長的答案則更為複雜。
有些人指責全球化及其造成的經濟失調;
也有人指責移民、難民和人口的自由流動;
或是指責社群媒體的興起和隨之而來的政治混亂。
不論原因為何,或者更準確地說,不論是哪些原因的共同運作,
最終結果都是,許多曾領導全球的國家都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兩極對立。
這些國家現在產生的領導人,不僅公開批評整個自由民主模式,和基於此規則的多邊主義,
甚而積極設法削弱上述體制。

國際政治

當上個世紀最先進、經濟上最成功的民主國家,竭力應付二十一世紀面臨的生死存亡之秋,
有些國家積極地大扯後腿,俄羅斯充當破壞勢力的領頭羊。
冷戰結束三十年後,俄羅斯正尋求各種破壞西方穩定的方式,並增進自身地緣政治的財富。
儘管過去幾年俄羅斯的破壞性顯而易見,但中國崛起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
才真正為世界局勢投下變數。

屈就於美國領導的戰後世界秩序中繁盛,並不能令中國滿足;
中國想重塑世界秩序,冀求更佳地反映出自己應有的位置,並朝此目標邁進,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創立,即欲與西方支持的世界銀行(WB)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FMI)一較長短。
亞投行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資金,實施了歷史上最具雄心的國際計畫。
一帶一路係龐大的基礎設施專案網路,旨在將貨物和商品高效運輸至北京,
同時將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的政經命運,與中國的持續崛起綁定成為共同體。
但中國不是自由市場的民主國家;
其經濟和政治影響力方面的崛起,從根本上講,
令全球自由市場以及處理無政府狀態的原有國際政治組織機構複雜化了。
中國的崛起,無論是否有意為之,都從根本上動搖了當今世界的地緣政治。

國際體系的結構

現況導向一個相關問題——
世界上諸多幫助綜理全球政治、協助全球協調的多邊機構,已不再合乎當下需要。
這些機構在二戰後應運而生,一度非常適用,且準確反映了當時的權力結構。
但七十五年過去了,世界在往前走,但機構卻沒有相對地調整。
以德、日為例,這兩個二戰的戰敗國,當然沒有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
相較于其他常任理事國,如今看起來,以德、日相對的穩定性和其政治領導力,想必大受歡迎。
北約的創立是為反制蘇聯的威脅; 蘇聯已不復存在,
且相較於崛起的中國和網路恐怖主義的潛在破壞力,俄羅斯的核武威脅,已屬微不足道。
還有無數其他的例子,都指向同一個結論:
今天的多邊機構無法靈活應對二十一世紀的挑戰。
倘若缺乏重大的結構性改革,這種情形只會越演越。

美國的冷漠

最後,不應誇大美國主動退出全球領導地位的決定。
回顧過去可知,此舉醞釀已久:
隨著戰爭失敗的政經成本不斷上升,美國人越來越覺得,
美國在軍事和其他方面為其他國家承擔了太多責任。
此觀點雖具爭議性,也一直頗具說服力。
誠然,美國為維持國際體系的運轉多所付出,
但此體系乃旨在使美國蒙受其利,且以美國利益為優先考量。
現實狀況是,在歐巴馬時代,美國早就開始讓出全球領導地位,到了川普手裡再加快進程。
不過,別搞錯了:
美國人完全可以不去充當應對全球問題的急先鋒,
但憑金錢、食品和能源的獨立性,及其科技實力,
他們是最不受全球問題影響的國民(與加拿大、墨西哥和兩個大洋為鄰,也對其有所裨益)。

***

至少在新冠病毒登陸之前,美國人是打這把算盤。
只要美國依舊與全球問題相對隔絕,美國人及其選出的領導人就可辯稱,對世界有利的東西未必對美國有利。
眼下,美國和世界各國正同乘一條船。
對美國而言,這是展示真正全球領導力的機會,
美國仍有最優秀的科學家和最多的資源可支配。
遺憾的是,迄今為止的跡象顯示,事情正往相反的方向發展。
而且,地緣政治的衰退更形嚴重。
至少現在我們可以談談了。

(作者是美國專欄作家、政治風險諮詢機構歐亞集團總裁,同時任教于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本文由《時代》雜誌網站3月13日發佈,原題“We Are in a Geopolitical Recession. That’s a Bad Time for the Global Coronavirus Crisis”)

Note

歐亞集團(英語:Eurasia Group)是全球最大的政治風險諮詢公司。自主席伊恩·布藍默於1998年創立以來,公司先後在紐約、華盛頓、倫敦、東京、聖保羅和舊金山設立了辦公室,擁有超過150位雇員[1]。
與此同時,集團和全球歐、亞、非、中東、拉丁美洲90多個國家的超過500位專家建立了合作網——
對此,《經濟學人》雜誌稱「鼓舞了任何擁有看似無用的政治學位的學者」[2]。

歐亞集團普遍被認為是系統地把政治學引入華爾街的領航者[3]。
集團的旗艦產品「全球政治風險指數(英語:Global Political Risk Index, GPRI)」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為比較新興市場而設計的政治和經濟風險指數。
經過轉型政治領域和經濟領域專家超過十年的開發,這一指數可以提供一整套能預見決定性趨勢和衡量各國承受政治、經濟、安全、社會衝擊能力的預警系統。
歐亞集團的業務還包括分析研究、定製諮詢服務、以及各領域分析師關於政治趨勢、對商業影響、金融市場和境外投資形勢的分析。
歐亞集團的客戶包括大型投資銀行、機構投資者、政府部門和各行業的跨國公司。

2011年,歐亞集團提出最大風險是「G-0世界」,
大國或單邊、或協作地擱置成為全球領導的追求,將政策著眼點放在內部事務中。
提供全球治理的重要機構變成了對抗而非合作的競技場。
在G-0世界裡,「美國缺乏繼續作為公共產品提供者所需的資源,
同時崛起大國亟需為解決國內的問題集中精力而無法歡迎即將作為國際領袖的重擔」。
標籤:
瀏覽次數:334    人氣指數:934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環保署撤銷中市對中火處分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地緣政治衰退時代的全球新冠危機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