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續 在我捍衛媽媽更早之前,我常常生氣媽媽為什麼不離婚,離開這恐怖暴戾的家,但媽媽總回說:年老多病的父親沒人照顧很可憐,沒媽媽的孩子很可憐,若是離婚了,這家就四分五裂了. 當時年輕不懂事,總埋怨媽媽不離開這破碎的婚姻,害我們也處於被虐待的環境下,終日生活於暴力陰影中.爾後年齡稍長,在不得挺身對抗父親的威嚴有段期間後,父親慢慢也感到年老力不從心,也意識到我不畏懼他的暴戾威嚇和不屈服後,漸漸不敢過份造次,只是在言語的謾罵詆譭,或故意說媽媽的壞話,而我也因面對這困境,從中慢慢了解看似暴戾恐怖的父親,心的可怕與可憐之處,進而嘗試接受這樣個性的父親,學著包容學習如何與父親相處. 而媽媽看似柔弱可憐,但內心擁有的溫柔與寬容,個性樂觀又善良的特質,讓媽媽的生命經歷更難能可貴,生命本質更形不凡?而若沒有媽媽的柔順樂觀,善良的心,又怎會讓父母親的婚姻能圓滿完成呢? 從母親的婚姻裡,認命認份又不屈服於命運的人生哲學裡,看到我無法選擇怎樣的人做我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