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佛給我們講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具體的說明。佛在大乘經典裡面常說小乘人(阿羅漢跟辟支佛)沒有菩提心。大乘菩薩是發了菩提心,要以四弘誓願的標準來看,就很容易明瞭。菩薩的心是普度一切眾生,不但知道自己苦,要度自己,要度自己的家人,要度自己的親戚朋友,還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平等普度,這是菩提心。小乘人有分別、有執著,他喜歡度的,他度;他不喜歡度的,他不度。而且小乘人,你求他,他高興,他教你;你不求他,他不主動來教你。大乘菩薩則不然,像《無量壽經》上所說的,「菩薩為眾生作不請之友」,你不找他,他來找你,這是把佛法主動介紹給你、推薦給你,這是菩薩。所以菩薩的心跟二乘人的心不一樣。
這是四願裡面第一個願,就是勸我們要「眾生無邊誓願度」。實際上四願就是這一願,後面三願是完成這一願的。我要想度眾生,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還能度什麼眾生!要度眾生應該怎麼修法?先斷煩惱,這就是修行的一個順序、一個次第,這不能不知道,你要不知道,搞亂了,你的佛法決定修不成功。先斷煩惱,再學法門。
現在人怎麼樣?他不斷煩惱,他一開始就學法門,四弘誓願,他要後頭兩條,前面兩個不要了,度眾生也不要談了,斷煩惱也不要談了。「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他搞這兩個。像四層樓一樣,他不要底下兩層,他要上面兩層,這怎麼能成功!所以我們這一代修行的人很多,成功的人一個沒見到,原因在哪裡?不知道從根本修。這個心一發,這個心是大慈悲心,這個心是一股無比的力量在推動你精進,你認真努力修學。我為什麼要斷煩惱?因為我要度很多眾生。為我一個人,馬虎一點算了,還有那麼多眾生要等我幫助,我要沒有學問、沒有能力,怎麼辦?所以今天我斷煩惱、我學法門、我成佛,為什麼?是為了一切眾生,不是為自己,這就是大慈悲的力量,像《地藏經》上,大圓滿後面接著就大慈悲,就是說的這個。所以我們學佛,先要斷煩惱。
親近一個好老師,老師一定是教你先斷煩惱。如果這個老師教你先學法門,這個老師有點問題,是真有問題。所以我當年親近李老師的時候,正式要拜他作老師,跟他學,他老人家首先提出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從今天起,只可以聽我一個人講經說法,其他的任何法師、居士大德講經說法,統統不准聽,聽他一個人的。第二個條件,你從今天起看書,不管是看佛經,還是看其他的一切書,不經過我同意,一律都不准看。你看頭一個不准聽,耳朵給你塞住了,第二不准看,眼晴給你遮住了。還有一條,你從前所學的,我統統不承認,一律作廢,從今天起跟著我從頭學起。這三個條件想想很苛刻,乍聽之下,這個老師專制、跋扈、不講理,好像貢高我慢得不得了,瞧不起人。最後想想,還是接受了,就拜他作老師。殊不知,這就是戒條,三條戒條。這戒條是什麼?就叫你斷煩惱的。你多聽多看就多煩惱,你少聽少看、不聽不看,就沒煩惱。原來是這個方法來教我們「煩惱無盡誓願斷」。遵守他這個方法,學了半年,果然妄念少了,心清淨了,智慧增長了,真得利益。老師的教誡,叫我遵守五年,要守他這個戒五年,我非常感激他,以後真正得受用,我是自動加了五年,我遵守他三條戒,守十年,這打根基,這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
心地清淨之後,老師就把你開放了,叫你出去參學。參學是什麼?什麼人講都可以聽,妖魔鬼怪講也可以聽,什麼書都可以看,為什麼?看到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你能夠辨別邪正,你有能力辨別是非,你不會被人牽著鼻子走,你有這個能力,老師把你放出去了。最初是你沒有能力,聽這個,這個好,跟他走了;聽那個,那個好,被他轉了,這不可以。這像小孩,父母要看得緊緊的,他無知。這老師真是大慈大悲,所以學佛要走這一條路,這叫師承,一定要有老師指導。
這老師很難找,好老師到哪裡去求?這是多生多劫有這個善根福德遇到了,遇不到的人太多了。所以有人說:法師,你很幸運,遇到好老師,我們到哪裡去找去?我們跟誰去學?這是真的,這師資之道真是可遇不可求,非常非常的難得,這是機緣。自己真的要種善根,培養善緣。實在遇不到,有方法,學古人。你看李老師教我,他老人家非常謙虛,他說他沒有能力教我,客氣!他叫我學什麼?叫我學印光法師,印光法師是他的老師,他叫我學印光法師,好像他還不夠教我的樣子,這樣鼓勵我。我那個時候初學,那時候沒有出家,做居士。做居士的時候,他就跟我講,古人不要學蘇東坡,今人不要學梁啟超,這兩個人都是大佛學家,沒有修行,佛學上沒有成就,不能學這兩個人。所以他就叫我學印光大師,這是今日之下,最好的模範、最好的典型。這也就是說明,找不到真正善知識,找古人。做古人的私淑弟子,這樣成就的人很多。